来源:国际金融报
记者 李若菡
随着人民币存款利率持续下行,不少投资者将目光转向外币存款和理财产品。
近日,一则美元理财产品提前止盈的消息再度引发市场关注。“美元理财现在还值得入吗?”《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不少投资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出类似的疑问。普益标准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美元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呈逐月下降趋势,但整体仍维持在4%左右。与此同时,理财机构新发美元理财产品热度不减。
受访专家指出,“提前止盈”并非是鼓励投资者做多美元理财的信号,而是启动了减少波动、避免风险的“泄压阀”。建议投资者充分考虑汇率风险,合理决策美元理财投资。
达到止盈条件提前终止
日前,招银理财发布的一则公告称,一款名为“招银理财招睿美元海外QDII(存款存单及国债)尊享目标盈6号固收类理财”的美元理财产品,因达到止盈条件而提前终止。
公告内容显示,该产品原预计到期日为2026年12月15日,实际结束日期提前近一年半。记者查询产品说明书发现,该产品主要投资于以银行存款、存单及美国国债为主的固收类资产,风险等级为中低风险(PR2),止盈目标收益率为4.20%(年化)。
此外,7月17日,招银理财官网发布一则公告称,对旗下7款美元目标盈理财产品《产品说明书》中涉及止盈终止时效的合同条款进行优化。相关理财产品原定条款显示:“止盈观察期内,如本理财计划连续两个估值日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均不低于止盈目标收益率,则本理财计划在前述第2个估值日后的第5个工作日提前终止。”调整后,止盈时效由5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1年期美国国债到期收益率为4.08%,同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仅为1.3542%,利差约为272BP(基点)。此外,据普益标准数据,2025年上半年,尽管美元理财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呈逐月下降的趋势,今年同期收益水平全面低于去年,但从收益表现来看,6月末存续美元理财产品的近1月、近3月、近6月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9647%、3.9641%、4.1237%,整体仍维持在4%左右。
与此同时,美元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仍在上行。据普益标准统计,2015年1月至4月数量总体稳步增长,5月虽短暂回落,但6月迅速反弹至161只,创下上半年新高。进入7月后,市场热度未减,截至7月15日,全市场新发美元理财产品已达68只。与去年同期相比,2024年6月全市场新发美元理财产品仅122款,而2025年6月同比增加39只,增幅达31.97%,反映出理财机构对“降息前高息窗口”的快速响应。
“按此节奏推算,7月发行量有望继续维持高位,进一步印证了理财机构对美元理财市场的积极布局。”普益标准研究员何雨芮指出。
须充分考虑汇率风险
检索中国理财网信息可以发现,目前处于募集期的美元理财产品仍有23只,分别来自杭银理财、光大理财、招银理财等13家银行理财机构。从产品类型和期限来看,大多为封闭式净值型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期限以中短期为主,风险等级也多为中低风险。
相对较高的产品收益率、提前止盈的产品表现,让许多投资者在社交媒体发问,现在还能“上车”美元理财吗?
复旦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复旦平安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石烁指出,国内银行美元理财产品仍有高收益表现是因为美国的基础利率仍然较高,问题在于国内美元理财产品的高收益率很难长期持续。
“2025年6月,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宣布,维持基准利率保持在4.25%至4.50%之间。这是1月以来美联储连续第四次决定维持利率不变。受此影响,国内固定收益类的美元理财产品可以将业绩比较基准做到4%,甚至5%。”石烁分析指出,“但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高位运行正面临特朗普政府的巨大压力。考虑到现任美联储主席将于2026年5月任期结束,特朗普大概率会通过任命新主席,催促美联储加快降低基准利率。这势必冲击国内美元理财产品的短期收益能力,引发业绩回调风险。”
石烁认为,提前止盈有助于投资者将收益“落袋为安”,也有助于银行在美联储利率降息前重新设计风险参数。因此,这并不是鼓励投资者做多美元理财的信号,而是启动了减少波动、避免风险的“泄压阀”。
“此外,投资者在斟酌美元理财产品投资时不能只看高利率,还要充分考虑汇率风险。”石烁直言,“2025年上半年,美元指数下跌10.8%,创下近52年以来最差表现。综合来看,当前美元汇率的下跌幅度远超美元理财产品的利率。反观同期的人民币韧性持续增强,中国资产表现抢眼。因此,投资者应当平衡好货币、汇率、利率的组合配比,有效对冲风险,才能获得稳定持续的回报。”
当前背景下,投资者应当如何合理作出美元产品投资决策?
何雨芮建议投资者,首先,投资者应明确投资目标与风险承受能力,若有留学、跨境支付等美元用汇需求,可适当配置美元资产;若无实际需求,则需谨慎评估汇率波动对整体资产的冲击。此外,须警惕市场噪音,理性决策,避免盲目追逐高收益或跟风选择产品,同时要关注政策变化。在产品选择上,应优选产品设计与底层资产,在期限策略上,考虑到美联储的降息预期,或可选择短期产品,坚持分散配置思维,规避未来降息对产品产生的影响。同时,可采用分批配置的方式,避免在汇率高点集中购汇。
责任编辑:李琳琳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