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价异军突起,小品种大行情?

智通财经
18 Jul

今年以来,“金价上涨”频繁占据各大平台热搜。然而事实上,白银的涨幅已悄然超越黄金。根据最新市场数据,伦敦白银现货年内累计上涨30.85%,显著高于伦敦金现货26.91%的同期涨幅,成为贵金属赛道中表现更强势的资产。

6月5日以来,白银强势突破,银价在小幅盘整后再创新高。7月14日,伦敦银现货一度站上39美元/盎司,创2011年9月以来近13年新高。

短期来看,白银的大涨,主要归于以下三点。1)美元指数回落:6月5日至今,美元指数走势偏弱,利好白银的货币属性;

2)风险偏好提升:4-5月美国新增就业均超预期,经济显示出一定韧性,资金风险偏好提升,白银相对于黄金更为受益,金银比回落;

3)白银交易量较小,容易受到资金驱动,根据LBMA,2024年黄金日均交易量1119.9亿美元,而白银日均交易量仅119.5亿美元,白银交易量仅占黄金的10.7%。白银作为较好的“黄金平替”,资金的高切低将对白银存在较大影响。

在此三重背景下,短期内白银上涨动能强。而从中长期角度来看,白银仍有上涨的空间。

供给主要源于伴生矿,原生银矿供给或仍为刚性

2024年全球白银供给总量约3.16万吨,同比增加1.7%。白银矿端供给区域集中度较高。2024年,全球白银矿端供给总计25497吨,白银矿端供给CR5为60%。其中墨西哥(5775吨,占比23%)、中国(3426吨,占比13%)、秘鲁(3359吨,占比13%)、玻利维亚(1486吨,占比6%)和智利(1342吨,占比5%)为全球前5大银矿供给国。

近年来,由于矿石品位下跌、矿端扰动频发,导致原生白银矿端供给呈现刚性特征,历史表现来看,2016-2024年供应总量CAGR为-0.5%。值得一提的是,白银原、再生占比稳定,2024年全球白银供给矿产银占比达80.8%,再生产量占比约19.1%。

新发现的白银资源多以黄金伴生矿形式存在,铜和铅锌的伴生白银矿同样占据重要地位,白银储量的增长弹性将从伴生矿开发中释放。

除此之外,由于矿石品位持续下降叠加全球通胀推升白银生产成本。据IMF数据,全球通货膨胀率自2021年以来开始攀升,2022年达到峰值8.6%,近两年虽有所缓和(2023年为 6.7%,2024年为 5.8%),但仍处于十年间高位。根据年平均全球总体通胀率计算,2010-2020年间该数值为3.5%,而2021-2024年间该数值已升至6.5%,显示全球通胀中枢上移。

高通胀带动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部分矿企陷入劳动力短缺与罢工扰动频发的困境中。此外,高通胀叠加俄乌冲突,使得电力、柴油等能源成本不断上升,白银矿企生产成本亦连续攀升。

不过由于多数银矿位于伴生矿中,因此其他金属产生的收入可以降低银矿的生产成本。从伴生矿种类来看,2024年全球有29.4%的白银产出来自铅锌银伴生矿,27.8%的白银产出来自独立银矿,26.8%来自铜银伴生矿,15.5%来自金银伴生矿,0.5%来自其他伴生矿。

作为白银的常见伴生金属,铜、黄金、铅、锌的现货价格2024年内分别增长7%、28%、7%和20%,因此2024年白银生产成本呈现下滑,但仍处于近十年中的高位。

综合来看,白银矿端供应或仍将延续刚性特征。一方面由于矿石品位下跌与通胀中枢上行带动白银生产成本提升,矿企需持续加大投资才能维持当前的生产水平,因此白银价格端的涨幅并未在矿企利润端完全反映,将白银作为重点业务的公司经营现金流未见改善,甚至近年来许多白银矿商自由现金流维持在负数水平,扩产意愿降低。

另一方面,独立银矿白银产量占比仅为28%左右,而伴生矿产量占比则超过70%,约55%的白银产出为基本金属的副产品,这导致矿企关于白银的经济效益和开采计划受铜、铅、锌等市场影响严重,大大降低了白银矿端供应的供给价格弹性。

此外,银矿项目运作周期较长,平均在十年左右,其中勘探周期约为5-6年,而建设周期亦有4-5年。从现阶段的白银矿企资本开支计划观察,并未有大量级的矿山投产可改变白银矿端供应格局。

全球白银需求已进入结构性扩张阶段

而从需求角度来看,全球白银需求已经进入结构性扩张阶段。全球白银需求2020年后呈现中枢性抬升,2021年以来整体需求规模维持在3.4万吨以上,趋势上来看,近年来白银需求规模呈现边际下降,2024年全球白银总需求同比下降2.9%至3.62万吨,主要受白银实物投资需求规模下降拖累。

从结构来看,白银的下游需求主要由工业需求、首饰业需求、实物投资需求、银器需求和摄影业需求构成,分别占总需求比重的58.5%、17.9%、16.4%、4.7%及2.2%。

就工业需求而言,2019-2024年间,白银市场需求持续扩容。全球工业用银由2019年的16281吨增长至2024年的21165吨,期间增长了4884吨,占2019-2024 年间白银需求总增长量比例高达98%。从年复合增速来看,工业白银需求期间CAGR为5.4%,增速亦高于白银总需求增速。

同期内,首饰业需求同期由6270吨增长至6491吨,期间增长了221吨,CAGR为0.7%;实物投资需求同期由5828吨增长至5939吨。而银器与摄影业需求在此期间下降,分别由2019年的1906吨降至2024年的1684吨,及从956吨降至792吨。

电子电气白银需求是工业用银主体。根据世界白银协会的统计口径,白银工业需求主要分为三大类,即电子电气、钎焊合金和焊料及其他工业。其中,电子电气白银需求占比最大,2024年该行业白银需求量为14323吨,占工业白银需求比例达67.7%。

电子电气领域主要由光伏、汽车与其他行业构成,其中光伏行业的白银需求量位居第一,2024年达到6147吨,占工业白银需求比例29%。

光伏用银需求量大主要源于N型电池替换叠加光伏装机持续上行。受益于白银优异的导电性、粘附性与高反射率,银浆成为了光伏电池制作中不可缺少的辅料。在光伏电池的成本结构中,银浆成本占比约10%,排名第二,仅次于硅片。2022年以后光伏行业进入了技术转型,由传统的P型电池,逐渐替换为效率更高的N型电池。2022年末P型电池的市场份额仍接近90%,2023年N型电池渗透率估计为30%,2024年该数据预计已达到75%。市场预计2025年N型电池将取代P型电池,成为光伏电池首选。

而N 型电池主要包括 TOPCon电池和HJT电池两种,其单位耗银量分别为14吨/GW和23吨/GW,相较P型电池的9吨/GW得到大幅提升。因此随着光伏装机量的提升,光伏对于银的需求量也在提升。

除了光伏以外,新能源汽车行业也是白银需求的增长点。由于白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在纯电汽车中,镀银导线、触点等部件均需消耗白银,因此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亦与白银需求增长共振。

根据世界白银协会2024年统计数据,传统内燃机汽车平均每万辆耗银量约为217.7 千克,而该数值在混动汽车与纯电汽车中分别是264.4千克和373.2千克,较传统汽车分别提升了21%和71%。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不断增长,新能源汽车行业将为白银需求持续提供新增量。

其他电子电气行业如电网改造扩容中开关、变压器等设备以及3C电子使用的电接触材料都对白银有一定的需求。2024年其他电子电气行业合计白银需求约为5942吨,占工业白银需求比例为28.1%。钎焊合金和焊料领域的白银需求约为1605吨,占工业白银需求比例为7.6%。而其他工业则包括了 AI(半导体与云数据中心等)、化学催化剂、净水、食品与医疗等用途,2024年相关白银需求量合计约5237吨,占比24.7%。

平衡方面来看,根据世界白银协会预测,预计2025年全球白银仍呈短缺格局,短缺幅度较2024年呈现一定收敛,约达3660吨。供给端预计全年增幅达1.5%,其中矿产银预计增长1.9%,再生白银产量降低0.4%。需求方面,以银器、摄影为代表的非工业需求一定程度上拖累总体需求增速,预计全年全球总体需求增速达-1.4%。在供增需减假设下,全球白银仍呈供需缺口,基本面或为银价提供较强支撑。

综合来看,短期内,在今年黄金持续创下历史新高的背景下,银价无论是绝对价格还是相对价格都处于低位,白银有望获得补涨,金银比价有望回归。中长期来看,白银作为工业金属属性,供需存在缺口,为银价提供较强的支撑。

银价的持续走强,相关公司有望从中受益。例如中国白银集团(00815),该公司是国家一家专业白银生产商及白银的综合经营商,业务覆盖白银制造、珠宝新零售及白银交易的全产业链。公司拥有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认证资质,生产的“银锭纯度达99.999%”,处于全球最高水平。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3.19亿元,同比下降20.97%;其中销售银锭收入41.56亿元,占总收入比重的96.3%。归母净利润996.6万元,同比下降31.5%。

紫金矿业 (02899):全球矿业巨头,白银伴生于铜、金矿开发,白银价格的上涨,紫金矿业有望从中受益。另外,作为一家综合性矿业巨头,紫金矿业抗周期能力较强,2025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9.28亿元,同比增长5.55%;归母净利润约101.67亿元,同比增长62.39%,稳居行业龙头。

江西铜业股份 (00358):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铜生产企业,已形成以黄金和铜的采矿、选矿、冶炼、加工以及硫化工、稀贵稀散金属提取与加工为核心业务的产业链。其“江铜牌”白银为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注册产品,具有国际认可度。公司白银业务虽然占比较小(约3.25%),但作为铜、黄金冶炼的副产品,其产量稳定且具备国际竞争力。若白银价格继续走强,或工业需求进一步增长,该业务可能为公司带来额外收益。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