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台小米YU7流入二手车市场 车商称现车当天提普遍加价1万多

蓝鲸新闻
20 Jul

  “发布会那天晚上拼手速抢的不是车,是钱啊。”一位二手车商说道。

  距离小米YU7发布已过去一个月,第一批准新车陆续交付,全国各地已有大量二手YU7流入市场,且普遍存在加价的情况。

近百台小米YU7流入二手车市场

比新车贵1万多,交钱后当天可提车

  蓝鲸记者查询发现,近期二手平台上出现众多小米YU7的车源信息。据懂车帝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在售的二手YU7车源已超过80台,挂牌价普遍在35万至39万元之间。

  顺着平台上的电话记者联系到一位二手车商,对方称:“这辆车是钛金属色MAX版本,选装了部分套件。我也是加价收来的,到手差不多36万,现在卖37万,加价大约1万元,我利润大概也就这么多。”

  另一位车商告诉记者:“鎏金粉比较稀有,我这款卖37.8万元,在原价基础上贵了1.6万元。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等,但现在定最快也要年前才能提上,有客户不想等大半年的交付周期,直接加1万多买现车,对他们来说时间比钱更重要。”

  可以看到的是,部分急于提车的消费者愿意为YU7支付更高溢价。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二手小米YU7大多为Max版本,虽然平台上二手车定价高低不同,但从全国各地车商的报价来看,基本是在原有配置上加价1万~2万,且车子都是在百公里以内的准新车。

  记者了解到,这些准新车的来源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部分专业车商在发布会当天就抢订了首批现车,待车辆交付后立即加价转手;另一类是二手车商从首批车主手中溢价收购后再次加价出售,形成“二次加价”现象,这种层层加价的模式直接推高了二手小米YU7的价格。

长交付周期催生加价现象

产能爬坡后二手溢价将收窄

  6月26日晚,小米正式发布首款SUV汽车小米YU7。该车型共推出三个版本:标准版售价25.35万元;Pro售价27.99万元;Max售价32.99万元。

  小米汽车官方微博显示,发布会后3分钟,小米YU7大定突破200000台,1小时大定突破289000台,开售18小时,小米YU7锁单量已突破240000台。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发布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说:“原本觉得YU7销量只要比SU7好就行,拿到这么多订单远超想象。”

  超高的销量给小米YU7的产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蓝鲸记者查询小米APP发现,YU7各个版本预计交付时间分别为,YU7标准版:预计57-60周;Pro版:预计49-52周;Max版:预计41-42周。这也意味着,现在下单需要一年左右时间才能交付。

  超长的交付周期直接推高了小米YU7在二手市场的价格。

  有车商告诉蓝鲸记者,小米YU7上市初期产能有限,Max版本交付周期仍长达10个月,供需失衡导致部分首批车主或黄牛转手套利。但随着产能爬坡,小米的交付压力会相对减少,二手车的溢价空间可能逐步收窄,时间越久车商的利润就越小。

  面对持续火爆的市场需求,小米汽车正在加速产能布局。今年6月,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网站披露,小米6.35亿北京拿地,拟用于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早在YU7上市之初,雷军就曾透露,正在全力为小米YU7大规模量产做准备,预计7月分量产。

  不止一位小米销售告诉记者,系统显示的交付周期其实是最保守的预估,小米的交付周期只会越来越快,很多车主会比预估日期更早提车。

  事实上,早在小米SU7刚刚上市时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例如加价转让订单,加价卖二手准新车。彼时,不少消费者为了能更快体验不惜花费几千上万元购买二手准新车,然而随着热度的降低,后续车子的价格也逐渐回归理性。

(文章来源:蓝鲸新闻)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