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CMO闪电调任背后,是快递帝国的信任危机?

蓝鲸财经
18 Jul

文|递运指南

7月14日,有消息称,顺丰CMO(首席市场官)徐本松因“重大异常事件”被降级调离,新任CMO由顺丰集团原CIO(首席信息官)耿艳坤接任。对此,新浪财经向顺丰求证,顺丰回应称,CMO调职属于正常的调岗。

从时间线来看,此次调动显得颇为突然。据公开消息,徐本松于2024年5月担任顺丰首席市场官,至今年7月调任,任职时间仅一年多一点。

因此,外界纷纷猜测,此次人事变动或许并非简单的组织架构调整,可能与顺丰近期面临的合作波动、外部争议有关。

一、顺丰连环暴雷

过去的一两个多月,顺丰在多个事件中频频“中枪”。

据新浪财经报道,7月2日凌晨,香港顺丰正式确认已于6月30日终止与拼多多合作,拼多多官方客服随机向用户发出通知,其与香港地区的集运物流服务合同已经到期,不再续约。

有消息称,此次分歧主要在于运费方面,拼多多希望顺丰继续承担跨境运费,而顺丰则要求拼多多平台支付更多中转费用。

拼多多与顺丰的“分手”事件,无疑给顺丰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一变动不仅会影响顺丰在香港地区的业务量与收入,也会在运营层面考验其应变能力。

不过,拼多多在中国大陆的部分业务仍由顺丰承接,并没有什么变化,有人猜测,不排除后面拼多多在大陆收缩顺丰业务,转向性价比更高的快递服务商,比如极兔。

此外,“荔枝运费”事件也让顺丰颇受争议。

今年,荔枝主产区迎来大丰收,导致荔枝市场价格走低,本是果农盼来的丰收季,却被运费泼了一盆冷水。

新华网报道,“‘果子还没有运费贵,荔枝鲜果和快递运费倒挂’成为普遍现象,个别快递企业寄递费用过高、强制加收‘保鲜费’。”

极点商业在《运费贵过荔枝?果农商户呼吁快递企业取消“保鲜费”》一文中指出,这一印象主要来源于顺丰,顺丰不仅基础运费较高,还加收额外的保鲜费,被诸多果农质疑,同时引发网友的强烈不满。

尽管顺丰方面称,这些费用源于部分环节的硬性成本,但对比同行不难发现,在提供同等服务的前提下,其收费标准明显偏高。

在此之前,顺丰曾因“寄丢价值约5万的手镯仅赔67.5元”一事,同样将自己推至舆论风口浪尖上。

这一系列事件,直指顺丰两个核心关键词:高价与服务。

长期以来,顺丰凭借“速度快、服务好”的标签建立起差异化竞争,其定价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提供高于行业标准的服务,在市场上形成“高价高服务品质”的品牌认知。

然而,这一品牌形象如今正遭遇严峻挑战,消费者对其“高价换高服务”的价值逻辑似乎已渐渐失去认同。

二、顺丰信任崩塌?

信任危机的蔓延,往往始于一个个具体的消费场景,最终慢慢渗透到品牌价值的根基。顺丰当前面临的困境,正沿着这条轨迹不断深化,消费者已然用脚投出最真实的一票。

黑猫投诉平台上,输入“顺丰快递”,相关投诉多达14万多条。同样,在小红书平台,也充斥着消费者对顺丰快递的不满。

7月7日,有网友发帖称,顺丰寄丢了毕业证和学位证,从发现问题到发帖,一直在和客服拉扯之中,无数个电话得到的永远是“正在核实”“尽快处理”的套话回复,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

网友Iraqis在小红书分享了类似的经历,自己从上海通过顺丰邮寄一部全新的手机,收货时发现快递箱挤压变形,手机四周全是磨伤和划痕,该网友第一时间进行拍照理赔,至今没有得到合理的赔偿答复。

深究这些乱象的根源,内部管理的失效是难以回避的核心灶病。

近年来,为了控制成本,顺丰持续扩大外包规模。

顺丰在财报中称,公司将其中的外包成本主要拆分为人工和运力两类,并分别与职工薪酬、运输成本合并统计为人工成本和运力成本。

据资料显示,2020年,顺丰的人力外包成本为547.45亿元,运力外包成本为271.94亿元;2023年,人力外包成本为886.16亿元,运力外包成本为383.52亿元;而到了2024年,人力外包成本达到974.45亿元,运力外包成本为391.97亿元。

在社交平台上,顺丰外包人员的权益受损问题已不是新鲜话题,没有任何福利,没有休息,没有保险,却承担超负荷的工作量,生存压力与职业尊严的双重缺失,传导至服务终端,必定是服务质量的下滑,丢件、延误、暴力分拣现象时常出现,甚至出现偷件的极端案例。

环球网7月15日报道,近日,扬州梁先生通过顺丰邮寄的价值百万元的加油卡在运输途中消失后出现在二手平台上,售卖人提供的联系方式和负责包裹的快递员的联系方式一样。这与顺丰的“高品质服务”严重背离。

有观点指出,顺丰当前的困局,本质上是外部竞争压力倒逼下的战略失焦。京东物流凭借供应链优势强势扩张,极兔等企业以低价策略搅动市场,快递行业的价格战硝烟弥漫。为守住市场份额,顺丰被迫卷入这场成本博弈,战略方向逐渐向“以价换量”倾斜,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但必须明确的是,行业竞争从未豁免企业对服务底线的坚守。顺丰的问题不在于“是否该应对竞争”,而在于应对过程中丢掉了“高价高服务”的核心承诺,高价买不来高服务,为什么要付高价呢?

市场从不相信借口,消费者只认结果。顺丰的困局警示所有企业:唯有坚守服务本质才能赢得持久信任。当“高价”不再等同于“高品质服务”,品牌护城河便已决堤。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