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范式再融资13.08亿港元,折价8.93%
2025年7月17日,第四范式(6682.HK)与无极资本旗下基金Infini Global Master Fund签订认购协议,以每股50.50港元的价格(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折价约8.93%)向其配售2590万股新H股,总代价高达约13.08亿港元。国泰君安国际为此次的配售代理。
此次发行的认购股份数目相当于公告发布日已发行H股总数的约8.78%以及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5.25%;经配发及发行认购股份后,占扩大后的已发行H股数目将约占8.07%以及已发行股份总数则将约占4.98%。
此前,第四范式已于2023年9月在港上市,IPO募资10.3亿港元,并在2025年2月完成了约14亿港元H股新股的配售。连同此次配售后,公司自上市以来已累计募资达37.4亿港元。
第四范式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公司,提供以平台为中心的企业级人工智能产品,主要包括先知AI平台、自动机器学习平台和SHIFT智能解决方案等,广泛应用于金融、零售、制造、医疗等多个行业。根据公告,配售所得资金净额主要投向于:
(1)50%用于在具身智能、智能设备、区块链、真实世界资产(RWA)及稳定币等新兴领域,开展具备全方位人工智能能力的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相关研发投资;
(2)40%用于全球业务拓展及具身智能、智能设备、区块链、真实世界资产(RWA)及稳定币等新兴领域的潜在并购;
及(3)10%用于一般企业用途。
认购人无极资本的总部设于中国香港及阿布扎比,并分别获得了证监会及阿布扎比全球市场金融服务监管局的牌照。无极资本由Infini Capital Global全资拥有,其最终实益拥有人为无极资本的创办人兼投资总监Tony Chin。
AI企业再融资不断,超IPO募资额成为常态
近两年,越来越多AI公司选择港股上市,且上市后再融资不断。
根据LiveReport大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7月17日,近两年在港上市的11家AI公司再融资总额高达185亿港元,超过这些公司合计的IPO募资额139亿港元。
11家AI公司中,有8家公司的再融资金额超过IPO募资额,包括迈富时、晶泰控股、第四范式、优必选等。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港股再融资非常便利,相较于A股严格的再融资限制,港股市场允许频繁再融资,成为未盈利或低盈利科技公司的重要资金补充方式。
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大多在2023-2024年上市,当时港股市场整体处于较低位,新股IPO募资规模较小,除地平线机器人(IPO募资60.87亿)外,其余公司IPO募资均低于12亿港元(平均约9亿)。AI公司普遍面临长研发周期、高资本开支的挑战,后续持续融资的需求较为旺盛。
因此,AI企业倾向“小步快跑”——先以较低估值IPO抢占上市地位,再借助港股便利的制度进行二级市场持续融资,以增强行业竞争优势。
文章来源:活报告公众号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