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张瑜:中国股票配置价值已打开

一瑜中的
Jul 22

文: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首席宏观分析师 张瑜(执业证号:S0360518090001)

联系人:文若愚(微信 LRsuperdope) 李星宇(18810112501)

核心观点

1.核心指标而言:

股债夏普比率差值已与股债价格走势出现十年级别的大背离,意味着股票相比债券的性价比、配置吸引力都已显著回升,但股债价格的反应偏滞后。

2、背后逻辑而言:

1)政策主动分摊风险提供了稀缺的确定性。限制了市场的风险向下表达,大幅降低股票的下行波动,从而降低了波动率与回撤。

2)经济领先指标见底,企业居民存款剪刀差自2024年9月以来持续向上修复,参照历史经验来看,在不考虑外部冲击或政策转向的背景下,我们推测利润增速可能已经接近底部位置,未来进一步向下突破的概率不高。

3、投资启发而言:

1)权益“高光时刻”客观会提前。

以往股债夏普之差回升往往与经济向上弹性同步。但本次由于政策介入降低波动率,在经济磨底期即出现了股票夏普比率的明显提升。

2)美日也有同等规律。且QE期间,流动性超级充裕,但并不是股债双牛,是股牛债偏熊。当下,叠加中国居民存款搬家是非银流动性的主导力量,中国股债关系更倾向于看股做债,而非股债双牛,即股牛,债大概率要转跌。

3)我们认为叠加宏观条件(中美经贸博弈逐渐脱敏、全球需求稳定、中国宏观风险大幅缓释、十五五产业主线释放在即、反内卷边际助力供需均衡)而言,需要开始重视权益相比债券的配置价值。

报告摘要

核心指标:资产好坏不止是回报,还要看波动和回撤,关注股债夏普比率差。

1、过去两年,权益资产明显跑输债券资产。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屡创新低,万得全A股息率则率创新高。在此情境下,债股收益差(十年期国债与权益资产股息率之差)持续回落,市场似乎更青睐于债券类资产,对每单位权益资产索求的股息回报则越来越高。

2、权益资产跑输债券的原因并非其股息率不够高,而是其资产的波动和回撤相对更大。我们通过夏普比率来衡量投资者承担每单位风险所获得的超额收益。历史经验来看,当权益资产的夏普比率较债券走低期间,权益资产的股息率与债券的收益率之差通常有所扩大,意味着投资者对债券资产的回报越来越低,且对权益资产需求更高的股息或更低价格。

3、因此,过去两年虽然权益资产的股息率逐步提升,但由于其回撤大波动大的影响,权益投资者赚取股息后要亏损更大的资本利得,因此投资者更青睐于波动小回撤小的债券资产。

4、但2025年,股债夏普比率差值已与股债价格走势出现十年级别的大背离,股债夏普比率差上行的过程中,债股收益率仍在回落。股票夏普比率较债券抬升的背景下,股票的股息率也高于十年期国债,这意味着需要开始重视权益相比债券的配置价值。

背后逻辑:什么是推动股债夏普比率差修复的因素?

1、通常情况下,经济基本面是影响权益资产和债券资产夏普比率的关键因素经济下行期间,企业盈利增长放缓,投资者预期悲观引至其抛售股票资产,权益资产回撤波动加大,持有股票承担每单位风险所获取的超额回报自然降低;但当经济预期改善期间,企业盈利预期修复,投资者预期乐观开始逐步增加权益产配置,权益资产的回撤和下行波动减小,持有股票不仅有利润分红,还可以获得资本利得,因此权益资产的夏普比率自然抬升。

2、但本轮与历史不同的是,本轮权益资产夏普比率较债券抬升发生在经济底部震荡期间,这意味着本轮推动股债夏普比率差的因素并非经济因素,我们对此有两点看法:

①本轮股债夏普比率差的修复主要源自政策分担了风险。结合我们前期报告《看股做债,不是看债做股》,自2024年9月以来,自上而下“稳股市”政策助力资本市场,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股票市场风险偏好向下表达的幅度。政策分担了风险的背景下,虽然经济预期尚未改善,但居民存款持续搬家(非银机构从实体部门融资抬升),权益市场的流动性相对充裕,权益资产大幅回撤和向下波动的概率客观降低。

②权益资产波动和回撤降低的背景下,经济最悲观的时刻可能也已经过去了。根据我们企业居民存款剪刀差来看,当下这一指标自2024年9月以来持续向上抬升,这意味着经济的循环正在逐步改善。参照历史经验来看,在不考虑外部冲击或政策转向的背景下,我们推测利润增速可能已经接近底部位置,未来进一步向下突破的概率不高。

投资启发:股债夏普比率差值已与股债价格走势出现十年级别的大背离

1、权益“高光时刻”客观会提前。

以往股债夏普之差回升往往与经济向上弹性同步。但本次由于政策介入降低波动率,在经济磨底期即出现了股票夏普比率的明显提升。

2、看股做债,并非股债双牛。

美国QE期间,流动性超级充裕,但并不是股债双牛,是股牛债偏熊。当下,叠加中国居民存款搬家是非银流动性的主导力量,中国股债关系更倾向于看股做债,而非股债双牛,即股牛,债大概率要转跌。具体参照前期报告《看股做债,不是看债做股》

3、重视权益相比债券的配置价值。

我们认为叠加宏观条件(中美经贸博弈逐渐脱敏、全球需求稳定、中国宏观风险大幅缓释、十五五产业主线释放在即、反内卷边际助力供需均衡)而言,需要开始重视权益相比债券的配置价值。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超预期,关税政策超预期,全球经济或金融市场超预期。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过去两年,宏观交易逻辑下的大类资产配置较为极端。对于债券类资产而言,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分位数屡创新低,但对于权益类资产而言,万得全A的股息率则是屡创新高。在此情境下,债股收益差(十年期国债与权益资产股息率之差)持续回落,市场似乎更青睐于债券类资产,对每单位股票资产索求的股息则越来越高。

2024年9月以来,随着稳定股票市场政策的推动,市场对于权益类资产的认知似乎逐步改观,债券市场也在步入2025年后逐步开启震荡态势。未来市场是会延续“买债卖股”的思路,还是股票资产的“性价比”越来越明显,无疑是影响后续资产配置的重要因素。

一、决定股债性价比的因素是什么?

对于投资者而言,资产的好坏不止是比较资产的绝对回报,资产的回撤和波动同样是评估资产性价比的关键因素。从权益资产来看,过去几年权益资产股息率持续走高的背后,是股票的回撤和波动相对偏大。回撤视角下,2021年12月13日万得全A指冲击阶段性高点5999,此后趋势性回落,截止2024年9月23日,万得全A指数约为3922,较此前高点回落约35%左右,年化回撤约为14.7%。资产波动层面,2022年和2024年,万得全A指数回报的波动率明显处于历史偏高状态,这也意味着投资者的持股体验较差。因此,与低回撤低波动的债券类资产相比,权益资产的性价比自然偏弱。

考虑到回撤和波动对资产的影响,因此我们采用夏普比率来衡量资产的配置价值。夏普比率衡量的是每单位风险所获得的超额收益,计算公式为【(资产投资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资产投资收益率的标准差】。历史经验来看,股债夏普比率差与债股收益差基本一致

当股票的夏普比率较债券抬升期间,股票的性价比高于债券,债股收益差顺势抬升,对应国债收益率向上调整(债市走熊)或者股票股息率向下调整(股息回落或者股票价格抬升);

当股票的夏普比率较债券回落期间,股票的性价比低于债券,债股收益差顺势回落,对应国债收益率向下调整(债市走牛)或者股票股息率向上调整(股息抬升或者股票价格回落)。

不过2025年以来,股债夏普比率差值已与股债价格走势出现十年级别的大背离,股债夏普比率差上行的过程中,债股收益率仍在回落。股票夏普比率较债券抬升的背景下,股票的股息率也高于十年期国债,这可能意味着需要开始重视权益相比债券的配置价值

二、股债夏普比率差为何抬升?

过往经验来看,股债夏普比率差与经济基本面息息相关。经济预期改善期间,股债夏普比率差向上修复,权益资产性价比优于债券资产。

而本轮则与过往不同,当下PMI指标基本持平,但股债夏普比率差则持续修复。对于这一现象,我们有两点观察:

首先,本轮股债夏普比率差的修复主要源自政策分担了风险。结合我们前期报告《看股做债,不是看债做股》,自2024年9月以来,自上而下“稳股市”政策助力资本市场,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股票市场风险偏好向下表达的幅度。政策分担了风险的背景下,虽然经济预期尚未改善,但居民存款持续搬家(非银机构从实体部门融资抬升),权益市场的流动性相对充裕,权益资产大幅回撤和向下波动的概率客观降低。

其次,从经济循环视角来看,经济最悲观的时刻可能已经过去了。资本市场预期改善似乎对经济循环形成推动作用。根据我们企业居民存款剪刀差来看,当下这一指标自2024年9月以来持续向上抬升,这意味着经济的循环正在逐步改善。参照历史经验来看,在不考虑外部冲击的背景下,我们推测利润增速可能已经接近底部位置,未来进一步向下突破的概率不高。

事实上,不止是国内,美日经验来看股债夏普比率差也影响了债股收益差的趋势。特别是美国数据来看,次贷危机后,美国采取了量化宽松(QE)的货币政策形式。由于QE投放了大量的流动性,QE期间,美国股债夏普比率剪刀差向上修复,引至债股收益差跟随抬升。因此,虽然QE属于货币宽松政策,但由于权益资产的性价比凸显,QE期间十年期美债仍然呈现走熊的态势。当下,叠加中国居民存款搬家是非银流动性的主导力量,中国股债关系更倾向于看股做债,而非股债双牛,即股牛,债大概率要转跌。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7月21日发布的报告《【华创宏观】中国股票配置价值已打开》。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