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今天的人工智能泡沫真的比当年的互联网泡沫更大吗?

路透中文
23 Jul
《专栏》今天的人工智能泡沫真的比当年的互联网泡沫更大吗?

本文作者Jamie McGeever为路透专栏作家,以下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路透佛罗里达州奥兰多7月22日 - 从某些角度来看,华尔街对炙手可热的科技股集中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甚至让1990年代网络泡沫时期也相形见绌。但这是否意味着历史必将重演?

美国股市的集中程度越来越大,让人联想起1990年代末的互联网和通信狂潮。科技股权重颇高的纳斯达克指数在 2000 年 3 月触顶,在随后的12个月里狂泻65%。该指数花了14年时间才重新回到之前高点。

今天,我们似乎不太可能重蹈覆辙,是这样吗?也许吧。

如今市场的反应似乎不同于互联网盛衰时期。当前这波反弹是从4月初“解放日”关税消息引发暴跌后展开的,堪称有史以来最快的一次反弹,又或者看看疫情期间的市场反弹也可以明白。

尽管两次泡沫存在这些差异,但也有一些令人担忧的相似之处。投资者最好都记住。

图:科技股与标普500指数市值

**排名前十俱乐部**

这两个时期最明显的相似之处是科技及相关类股在美国股市的集中度。有数据显示,科技股目前占标普 500 指数市值的 34%,超过了 2000 年 3 月创下的 33%纪录。

在目前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中,有八家是科技或通信业巨头。它们是:苹果 AAPL.O亚马逊 AMZN.O 、Alphabet GOOGL.O 、Meta META.O微软 MSFT.ONvidia NVDA.O特斯拉 TSLA.O ,以及伯克希尔-哈撒韦 BRKa.N摩根大通 JPM.N,包括了所谓的 "七巨头"。

相比之下,1999 年时市值最大的 10 家公司中只有五家是科技公司。其他五家分别是通用电气 GE.N 、花旗银行、埃克森石油公司 XOM.N沃尔玛 WMT.N家得宝 HD.N

此外,如今前 10 大公司在标普500指数 .SPX 中的占比要比当时大得多。今天,前 10 强公司的市值总和接近 22 万亿美元,占指数总市值的 40%,大大高于 1999 年时的 25%。

这一切反映了一个事实:当今科技在美国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要比世纪之交时大得多。

图:今日的AI泡沫远大于1990年代时的IT泡沫

**人工智能泡沫?**

从某些角度看,当前的科技热潮部分是由人工智能狂热所推动,比 之1990年代末的IT泡沫更为极端。

正如Apollo Global Management首席经济学家Torsten Slok指出的,今天标普500指数前十大股票的 12 个月远期收益率要高于 25 年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泡沫时期的特点是上市狂潮,大量公司的股票估值与未来收益之比高达三位数。今天的情况并非如此。

虽然标普科技股板块目前的远期市盈率为29.5 倍,从历史角度看已经很高,但比之2000年时接近 50 倍的峰值还相差甚远。同样,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目前的远期收益率分别约为 22 倍和 28.5 倍,而互联网泡沫时期的峰值分别达到24.5倍和70多倍。

图:目前科技股确实很贵,但远未达峰值

**3万亿美元的投资**

话虽如此,不排除市场会出现长期的明显调整,尤其是如果靠人工智能驱动的经济增长未能像投资者预期的那样迅速兑现。

人工智能作为技术发展的新动力,将需要大量的资本支出,尤其是在数据中心方面,这可能意味着科技行业的盈利和股价上涨短时期内可能放缓。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数据,到 2028 年,要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变革潜力发挥出,将需要约 2.9 万亿美元的全球数据中心支出,其中 1.6 万亿美元用于芯片和服务器等硬件,1.3 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

他们认为,这意味着2028年的投资需求将超过9,000亿美元。而去年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企业资本支出总额约为 9,500 亿美元。

华尔街分析师很清楚这些数字的含义,这表明这些巨额投资中至少有一部分应该计入当前的股价和预期收益,但如果人工智能的好处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兑现呢?或者,如果突然崛起一个新贵(还记得中国的 DeepSeek)极大改变了指数中一家重要成分企业的增长预期,比如市值高达 40 亿美元的芯片制造商Nvidia(英伟达/辉达),这该怎么办?

当然,科技对当今社会和经济如此重要,很难想象其市值会缩水太多、太久,因为这不可避免会引起投资资金将流向何处的疑问。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今天科技股如果崩盘,是否需要十多年才能恢复。

但另一方面,这种想法也曾让投资者陷入迷惘。(完)

Tech now a record 34% of S&P 500 market cap https://tmsnrt.rs/4lZ88Pj

Top 10 US firms' P/E ratio higher than top 10 in 1999 https://tmsnrt.rs/44UgSi5

US tech is expensive, but nowhere near dotcom bubble expensive https://tmsnrt.rs/3GCcSef

(编审 郑茵)

((yin.zheng@thomsonreuters.com; 010-56692086;))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