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继2023年和2024年实现显著增长后,我们预计日本股市将进入波动期。这一前景源于两股相互对立的力量。从积极方面来看,日本不断改善的经济基本面正推动薪资增长和消费支出,进而提振企业盈利。但消极因素同样存在,日元的持续升值带来了挑战。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日本对汽车、电子和机械等行业依赖度较高,丰田、本田、索尼、松下等主要上市公司的业绩与国际市场紧密挂钩。而日元走强会削弱这些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在这两股相互抵消的力量作用下,日本股市短期内恐难呈现明确的上涨或下跌趋势。因此,就策略而言,短期交易者需密切关注这一轮的区间波动,着重留意日经225指数33,600点的低点和41,200点的高点。股指接近低点时,可能出现反弹行情;而靠近高点时,或许会开启回落走势。交易者可借助对应的金融产品(例如日经225指数ETF、期货、差价合约及点差交易等),运用低吸高抛的策略来把握市场机遇。此外,对于更为成熟的交易者而言,还能借助多种期权组合策略,利用市场波动获取收益。不过,对于长期投资者,建议在此阶段保持谨慎,暂避日本股市。
来源:Mitrade
*投资者可以通过被动基金(如ETF)、主动基金、金融衍生品(如期货、期权和掉期)、差价合约和点差交易直接或间接投资于股指市场。
在日本经济复苏、企业盈利改善以及重大股市改革的推动下,日本股市在2023年和2024年实现了大幅上涨。然而,进入2025年,这种单边上涨趋势陷入停滞。日经225指数呈现波动态势,先下跌后回升,这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美国关税政策变化、市场情绪转变、企业股票回购及资金流入(图1)。
图1:2023年以来的日经225指数走势
来源:路孚特,TradingKey
*相关资讯请参考2025年7月10日发布的《20年期日债拍卖“过关”,日本长债仍负重:财政扩张与经济技术性衰退》
展望未来,由于正反两方面力量的平衡作用,我们预计日本股市将维持当前的波动格局,不会出现明确的上涨或下跌趋势。支撑日本股市的一个主要积极因素是日本经济基本面的不断强化。
尽管日本目前正面临高通胀,且一季度实际GDP出现负增长,但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例如持续释放紧急大米储备)有望缓解通胀压力。与此同时,稳定的工资增长可能会提高家庭实际收入。收入的增加将支撑总需求上升,进而推动补库周期。通过这一积极的需求-库存循环,预计日本经济将在二季度恢复正增长。
积极的经济前景有望通过提升企业盈利和增强投资者信心,为日本股市提供上行动力。首先,不断改善的经济环境通常会推动工资增长,进而刺激私营部门消费和国内需求,形成支撑企业利润增长的经济良性循环。再加上持续推进的公司治理改革,这很可能会提高股本回报率(ROE),进一步推动股价上涨。其次,持续向好的经济数据将增强投资者对日本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信心。例如,沃伦・巴菲特曾公开表示,即便日本央行加息,他也不会考虑抛售日本股票。此外,信心的提升预计将吸引海外投资者增持日元资产,外资流入将进一步助推日本股市走高。
日本股市面临的一个关键利空因素是日元的持续走强。日元升值主要由两大核心因素驱动:其一,美日两国货币政策存在分歧,美联储将重启降息周期,而日本银行(日本央行)却在加息,这支撑了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其二,市场预期日本债券收益率将维持在相对高位,这进一步强化了日元的上涨趋势。
日元升值主要通过两个渠道对日本股市产生影响(图3)。首先,日本经济高度依赖出口,汽车、电子、机械等关键产业,以及丰田、本田、索尼、松下等主要上市公司,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海外市场。日元走强会直接削弱这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其次,由于日本企业以日元编制财务报表,外币收入(如美元)在折算为日元时,会因汇率波动导致报告的营收和利润减少。这种盈利下滑会直接从估值模型的分子端对股票估值形成压力。
图3:日股和日元
来源:路孚特,TradingKey
基于日本股市当前受积极因素、利空因素交织影响的格局,以及宏观经济的阶段性特征,投资策略需建立在对核心变量的动态跟踪上。短期交易策略应紧扣多空力量博弈与宏观数据节点。短期市场的核心矛盾是“经济复苏动能” 与 “日元升值压力” 的拉锯,需结合宏观经济数据与政策信号精准操作:
· 区间交易框架的细化:延续对Nikkei 225指数33,600-41,200区间的关注,但需嵌入核心变量触发条件。若指数接近33,600支撑位,且积极因素占优时(如日本核心CPI同比回落至3%以下、月度现金工资增速超3.5%,显示通胀压力缓解且内需动能增强),投资者可通过Nikkei 225 ETF或期货布局反弹,目标指向区间上沿;若指数接近41,200阻力位时,且利空因素发酵(如美元兑日元汇率跌破140关口、美日10年期利差收窄至200个基点以内),投资者可通过空头期货和看跌期权等工具锁定收益。
· 行业轮动逻辑:结合积极因素中“内需扩张” 与利空因素中 “出口承压” 的分化,短期侧重两类标的:第一,受益于工资增长与内需复苏的板块,如零售(7-Eleven母公司Seven & I)、食品加工(味之素),这类行业受日元升值影响较小,且直接受益于 “需求-库存循环”;第二,规避高度依赖海外市场的出口型行业,如汽车(丰田、本田)、消费电子(索尼),尤其需警惕其季度财报中 “汇率损益” 对利润的冲击。
*如需了解更多支持我们外汇市场观点的经济形势与展望,请参阅下文宏观经济章节。
当前,高通胀正成为日本经济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从整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来看,虽然该指标较今年年初的4%有所下降,但5月最新数据仍达到3.5%,显著超出日本银行设定的2%目标。大米价格的猛涨是推高通胀的主要原因 —— 即便政府已采取释放紧急大米储备、改革流通体系等举措,米价较去年仍上涨了一倍多。此外,剔除能源和食品后的核心CPI从2月开始就不断上升(图5.1)。这一上涨趋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工资增长带动了核心服务业价格的上扬。
日本经济增长已明显受到高通胀的波及。虽然私营部门收入有一定增长,但由于人们对物价持续上涨的担忧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个人消费下降了0.5%。与此同时,全球需求走弱叠加贸易领域的紧张态势,使得日本近期出口出现下滑。再考虑到制造业增速放缓和投资规模缩减,这些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第一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呈现负增长(图5.2)。不过,对于日本宏观经济的未来走向,我们依然保持乐观。预计政府持续投放紧急大米储备将减轻通胀压力,同时工资的稳步增长会推动家庭实际收入提高。收入的增加将为总需求的上升提供支撑,进而促进补库存周期的推进。借助这种良性的需求-库存循环,日本经济有望在二季度实现正增长。
自2024年3月日本央行终止负利率政策后,累计加息幅度已达60个基点(图5.3)。2025年6月17日,该央行决定将政策利率保持在0.5%不变,同时宣布自2026年4月起,把资产负债表的缩减速率从每季度4000亿日元下调至每季度2000亿日元。尽管这一操作乍看带有鸽派倾向,但我们判断这一政策难以长期维持。考虑到当前通胀水平仍高于目标值,且经济前景较为向好,我们预测日本央行会转向鹰派态度,在2025年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重新开启加息进程。
图5.1:日本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
来源:路孚特,TradingKey
图5.2:日本实际GDP(%)
来源:路孚特,TradingKey
图5.3:日本央行政策利率(%)
来源:路孚特,TradingKey
立刻体验
原文链接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