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华尔街开始将这家聚焦于“AI+数据分析”的美国数据软件巨头Palantir视为特朗普庞大税收法案的巨大受益者,如果一位投资者寻找能够受益于前不久在国会通过的“大而美”税收法案以及特朗普关税和“制造业回流美国”政策最大受益者的AI股票,那么Palantir是毋庸置疑的首要考虑股票标的。
来自Wedbush的资深分析师Dan Ives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Palantir将成为唐纳德·特朗普主导的“大而美”税收法案的最关键受益者。“我认为,它将成首个被市场挖掘的税收法案受益者。我认为 Palantir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都将是一个巨大的受益者。”
Wedbush近日重申对于Palantir的“增持”股票评级,目标价则高达160美元。“在‘IVES AI 30’榜单中,Palantir仍是我们最看好的企业之一。其具有变革意义的人工智能策略正迅速成为各行业企业向人工智能应用领域迈进时所依赖的关键基础平台。”
事实上,Palantir的股价在过去一年中上涨了逾 400%,堪称“AI应用软件板块的牛市神话”,但许多分析师认为该股仍有上涨空间,甚至有分析师目标价给到200美元。截至周三美股收盘,Palantir股价收涨于154美元附近,今年以来在AI应用软件风靡全球的超级热潮推动下,2025年迄今股价涨幅超100%,以预期PE测算的估值则处于历史最高点位。
据了解,美国政府的 “战舰极速”(Warp Speed for Warships) 计划被视为该股新的催化剂之一。该大型国防军工项目将利用 Palantir 旗下AI驱动Foundry数据分析平台,用人工智能应用软件生态以及数字化技术来改造与升级美国海军。
有统计数据显示,仅仅在第一季度,公司就赢得了近140份价值超过100万美元的企业或者美国政府合同,其中包括31份价值逾1000万美元的国防军工等大额合同。Palantir还将受益于与全球IT咨询领军者埃森哲联邦服务(Accenture Federal Services,AFS)的大型合作关系,双方将为美国联邦机构共同开发大型AI解决方案。
Jackson Peak Capital 在其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者信中这样谈到 Palantir: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作为一笔纯多头事件驱动交易,对我们的投资收益业绩有重大贡献。我们在其第四季度财报发布期间及之后都将持有这家公司。我们的核心论点在于,该公司将继续保持业绩‘超预期并继续上调业绩展望’的强劲叙事张力,并在华盛顿新政府宣布新的合同获胜后,投资者们将会追逐右侧尾部行情。它还受益于市场结构动态——机构配置不足,以及该公司于12月加入纳斯达克 100 指数,带来庞大的指数级ETF增量资金。”
受益于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再加上“特斯拉式信徒”护航,Palantir创新高旅程未完待续?
特朗普“大而美”法案有望成为Palantir基本面扩张以及新一轮股价狂飙曲线的核心催化剂,股价续创新高的另一推动力,则在于——堪称“特斯拉式狂热信徒”的Palantir死忠粉们自2024年以来数量愈发庞大,且持续涌向做多该股,推动这家数据分析软件公司股价实现连续多个交易日刷新收盘新高纪录。
为何追随Palantir的长期死忠多头们被一些机构视为“特斯拉式信徒”,主要在于他们对该科技公司宏大叙事逻辑的执念(比如特斯拉粉丝们对于特斯拉的储能系统、人形机器人以及AI自动驾驶前景,以及Palantir投资者们对于Palantir的AI应用宏大叙事),远大于对传统估值指标的关注;散户与机构粉丝共同推高股价,使Palantir交易动能与市盈率双双达到极端水平,与早期特斯拉投资群体“愿为宏大愿景买单”的行为极为相似。
来自Themes ETFs的首席营收官 Paul Marino在近期的采访中表示:“你开始看到类似的‘特斯拉效应’,估值已不再重要,因为该公司拥有庞大数量的真正看涨信徒们。”“这些投资者认为,无论是国防系统、交易所数据中性、数据分析还是人工智能,Palantir 都蕴含重大机遇。”
全球科技股投资浪潮的重心已开始从算力硬件端转向软件端,给Palantir估值持续带来重大助力。未来覆盖B端或者C端的各行各业杀手级生成式AI应用,以及极有可能大幅推高人类社会生产率的“AI智能体”大概率呈现井喷爆发之势,这也是为什么全球资金近期涌向软件股。
从目前技术轨迹来看,AI应用软件的发展方向集中于“生成式AI应用软件”(比如DeepSeek、ChatGPT、Sora以及Anthropic推出的Claude等火爆全球的AI应用软件),以及在生成式AI基础上,AI功能从聊天框式一问一答转向“自主执行各种繁琐与复杂任务的AI智能体”。其中,AI智能体极有可能是2030年前AI应用大趋势,AI智能体的出现,意味着人工智能开始从信息辅助工具演变为高度智能化的生产力工具。
受益于市场对人工智能应用软件需求的加速扩张趋势,企业级AI应用软件提供商C3.ai(AI.US),以及AI广告营销服务提供商APPlovin(APP.US)以及“AI+数据分析”领军者Palantir今年均公布了强劲的业绩数据以及未来业绩展望。意味着不仅以英伟达AI GPU为代表的AI算力基础设施需求无比强劲,AI软件应用端,尤其是能够全面提升经营效率的企业级AI应用软件需求同样旺盛,并且加速渗透至各行各业。
Palantir 与美国军方的长期合作乃推动该公司业绩持续扩张的核心,其为美军数字化版图所开发的Maven AI 系统的使用量翻倍,同时服务于全球各大情报机构;最近又新增北约为重大客户,并与房利美合作推出AI驱动的犯罪侦测工具。该公司还在积极拓展商业用户以及国际客户,这两块区域均具巨大增长潜力。
Palantir是什么来头? 在人工智能领域有何重磅产品?
Palantir由亿万富翁彼得·泰尔于2003年联合创立,该公司长期以来强调其与美国政府及其盟友的稳固合作关系。该公司所有软件产品被美国军方几乎所有重要分支机构长期使用,并且是参与该国军事人工智能项目开发的核心力量。这家总部位于丹佛的美国大数据软件巨头已经从为美国情报界提供独家服务,发展成为与美国及其盟国多家政府情报机构进行长期合作,以及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通用磨坊公司、$Aramark(ARMK-W)$ Services、松下北美公司和康明斯公司等众多公司进行长期商业合作的美国最有影响力科技公司之一。
Palantir最早因为在美国政府追捕击毙本·拉登行动中,为政府提供重要数据与情况分析支持而闻名全球;虽然Palantir对此从未给予正面承认,但媒体以及军事爱好者们普遍认为Palantir在这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Palantir因此一战成名。
Palantir在2023年重磅推出Palantir人工智能平台(AIP)受到广泛关注,并已被全球超100个组织大规模使用,包括医疗保健和汽车行业。公司还在与300多家额外公司进行洽谈。AIP 平台的核心卖点不是 Palantir 自己去开发大语言模型(LLM),更偏向于 AI 应用。这个平台还包括类似ChatGPT的AI助手,可以帮助企业对其大数据业务进行分析与决策,并且帮助客户以低技术门槛的方式高效率调用Palantir各平台的模块和功能。
Palantir的生成式AI平台“AIP”与Palantir现有数据分析软件生态系统全面集成,客户可以通过简单问答的方式调用Palantir核心模块和功能,使企业组织能够有效地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数据分析,提高洞察力和运营效率。该平台支持一系列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应用,从物料短缺自动化管理、物流和供应链优化到预测性维护和威胁检测等复杂算力场景。
Palantir自2023年以来的股价狂飙式扩张,核心逻辑无疑在于该公司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的影响力,以及市场对该公司独有的人工智能生态及其独家的AI应用软件需求的大幅增加。Palantir最大规模的客户是美国政府以及全球各大情报机构,同时也从全球大型公司那里赚取巨额收益。
随着硅谷拥抱国防科技公司,Palantir扩大了与其他科技公司的合作范围。该公司加强了与武器制造商Anduril Industries Inc.的现有合作关系,并与AI初创公司Anthropic建立了新的合作关系,将其大语言模型(即LLM)引入美国情报和国防行动。这些举措标志着Palantir高管所设想的由软件优先公司,而非传统国防科技公司所主导的“美国新国防生态系统的开端”。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