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银行50亿分红前夜,中信金融完成0.92%股权增持,年内还6次加仓中国银行

时代财经
24 Jul

  赶在光大银行50亿元分红“股权登记日”前夕,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金融资产”)完成0.92%股份增持。

  7月23日,光大银行(601818.SH)公告显示,收到中信金融资产通知,获悉其于1月20日至7月22日期间,增持该行A股和H股合计占总股本的0.92%,持股比例由7.08%增加至8.00%。此外,6月中信金融资产还同步加仓中国银行H股,持股比例升至18.02%。

  盘面上来看, 7月24日,上证指数再度突破3600点整数关口,上涨0.65%,但银行板块出现回调,上证银行指数微跌1.49%。其中,光大银行A股微跌0.72%,H股跟跌0.12%。

  值得一提的是,光大银行2024年年度A股分红派息的股权登记日为7月23日,此次增持可让中信金融资产锁定超2240万元A股股息。

  今年以来,银行板块表现亮眼,吸引资产管理公司(AMC)加速布局优质银行股。中信金融资产年内6次增持中国银行H股,信达资产通过债转股增持浦发银行长城资产携董事席位入局民生银行。同时,也有部分AMC加速清仓中小金融机构股权。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向时代财经表示,在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风险防控背景下,AMC增持业绩稳定的中大型银行股,成为优化资产配置、寻求新增长点的重要选择。AMC增持中大型银行股成为双赢选择:对AMC而言,既能获得稳定财务回报,改善盈利结构、降低资金闲置率、分散风险,又能深化与银行的合作,增强在不良资产处置等领域的竞争力;对银行来说,AMC的增持彰显了对其长期发展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金融资产增持光大银行、中国银行,是其在2024年11月公布的503亿元投资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投资额度还未达到该投资计划额度上限,未来或将继续加码这两家银行股份。

  中信金融资产增持光大银行超0.9%,锁定A股2240万股息红包

  中信金融资产近期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不断加码银行股。

  根据光大银行最新公告,2025年1月20日至7月22日期间,中信金融资产增持该行A股2.64亿股、H股2.79亿股,合计占该行总股本的0.92%,合计持股比例由7.08%提升至8.00%,触及1%的整数倍变动线。此次权益变动属于增持,不触及要约收购,不会导致该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7月22日,中国银行港股公告显示,中信金融资产于2025年6月27日增持该行H股5.93亿股,持股比例由17.32%升至18.02%。

  值得关注的是,光大银行此次增持时机精准锁定分红窗口。根据光大银行2024年年度A股分红派息实施公告,该行实施每股0.085元(含税)的现金分红方案,股权登记日定为2025年7月23日,共计派发50.22亿元红利。中信金融资产在股权登记日前完成增持,仅A股便能锁定超过2240万元股息收益。

  作为中国四大AMC转型样本,中信金融资产前身为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下称“华融资产”),2022年3月划归中信集团管理,并于2024年1月完成更名。目前,中信资产金融主要股东包括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财政部、中保融信私募基金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等重量级机构。

  中信金融资产对光大银行的布局始于2023年3月。彼时,其将持有的1.4亿张光大银行可转债转换为41.85亿股A股普通股,接着以7.08%的持股比例跃居第三大股东。

  2024年11月8日,中信金融资产抛出503亿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投资配置的议案》,其中两项为拟以不超过260亿元进一步购买中国银行股份、以不超过40亿元锁定光大银行股份增持,该投资计划还包括增持中信股份及设立信托投资等,旨在优化投资路径、加大投资力度。该议案在2024年11月29日临时股东大会上获得通过,实施期限为12个月。

  图源:中信金融资产公告

  监管层面也为中信金融资产的增持计划“亮绿灯”。2025年1月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中信金融资产增持光大银行股份,额度不超过40亿元(不超过总股本2%);3月26日再批复其可通过二级市场交易方式增持中国银行A/H股合计不超过58.88亿股。随后后,增持计划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时代财经根据港交所披露易梳理,截至7月23日,中信金融资产年内已6次增持中国银行H股,累计购入41.08亿股,每股平均成本介于4.39-4.66港元,持股比例从年初13.11%升至18.2%。

  值得关注的是,以光大银行年内A股最高收盘价4.44元/股、H股最高收盘价4.09港元/股计算,中信金融资产当前增持规模离40亿元额度相距甚远。根据投资计划时间表,涉及中行、光大银行的合计不超过300亿元的增持资金需在2025年11月29日前完成部署。这意味着未来四个月,中信金融资产或将继续在资本市场增持中国银行、光大银行股份。

  银行板块年内全线飘红, AMC机构加速布局优质银行股

  2025年A股银行板块展现出较强韧性,多只银行股股价屡创新高。截至7月24日,A股42家上市银行年内股价全线上扬,其中浦发银行厦门银行等2家机构涨幅超过30%;另有8家机构涨幅突破20%。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德龙向时代财经表示,银行股的上涨,一方面是其低估值、高分红率吸引了大量资金关注;另一方面,各大机构提高了权益配置比例,而银行股作为低估值高股息板块,成为加仓的重点方向,推动银行股股价创新高。

  “随着稳经济增长政策逐步落地,经济增长预期改善,银行股作为经济复苏受益板块,也进一步增强了投资者对其盈利增长的信心。”杨德龙表示。

  市场热度背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正掀起新一轮银行股投资潮,通过可转债转股、二级市场增持等方式加速布局。

  6月27日,信达资产旗下信达投资将持有的1.18亿张浦发转债全部转股,获得浦发银行9.12亿股,持股比例达3%,跻身前十大股东。

  此外,在近期民生银行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长城资产副总裁郑海阳被提名为民生非执行董事。而根据《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持有3%以上的股东有权提出董事候选人。这意味着,长城资产成为民生银行的新股东。

  与战略增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AMC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加速出清。7月1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发布公告称,同意四川银行入股长城华西银行9.43亿股股份,入股完成后持股比例为40.92%。而这一股权的出让方为长城资产。

  长城资产出让长城华西银行股权,延续了近年四大AMC的战略调整路径。此前,华融资产已清仓华融湘江银行、华融证券等金融牌照,信达资产亦转让天津农商行、哈尔滨银行等中小银行股权,紧跟“瘦身健体、回归主业”的监管导向。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向时代财经指出,目前大型AMC入股、增持上市银行,主要是基于财务投资。AMC资金量大且对投资回报率要求高,因此投资决策相对审慎。在此背景下,股息率高且业绩稳定的中大型银行是较为契合的投资标的。“这并非意味着AMC会普遍入股或控股银行。当前AMC对银行的投资多以增加收入为目的,且正加速聚焦主责主业。”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