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一样的股债跷跷板,不一样的资产启示
4月美国关税冲击降温之后,沪深300已从底部反弹14%,债市相对承压,“股债跷跷板”效应受到市场关注。
图表1:与过去的典型“股牛债熊跷跷板”相比,本轮“股债跷跷板”有所不同,主要为流动性驱动,更接近“股牛债平”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我们发现本次股债跷跷板与历史上典型的股债轮动明显不同,因此市场启示相异:
1)股票风格不一样。典型的股强债弱跷跷板由增长预期改善驱动,周期、制造、消费等与经济增长关联紧密的股票板块领涨,大盘跑赢小盘。在7月初“反内卷”之前,本轮股票上涨很大程度上由银行股与小微盘驱动,小盘跑赢大盘。去掉银行贡献后,股票指数涨幅有限。
图表2:典型“股牛债熊跷跷板”行情中银行与小盘股常常跑输大盘,本轮“跷跷板”行情银行股与小盘股双双跑赢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剔除银行后,A股整体上行幅度有限
注:“全部A股”指数采用沪深北三地交易所全部上市A股标的,基于各成分股的自由流通市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出;类似地,“银行”和“全部A股(剔除银行)”指数分别采用所有银行行业标的、剔除银行的全部A股标的,以自由流通市值加权计算得到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2)股债表现不一样。在过去六轮股债跷跷板中,沪深300每上涨10%,平均对应十年期国债利率上行22bp。本轮股票上涨超过10%,债券利率虽然阶段性冲高,但最终同期仅上行3bp,与其说“股牛债熊”,更准确的表述是“股牛债平”。
本轮不一样的股债跷跷板,可能反映股债轮动并非增长预期驱动,而是流动性主导。事实上,从通胀与地产周期来看,当前更容易出现“股熊债牛”,与实际股债交易方向相反,说明增长预期并非市场主要矛盾,而应从流动性视角理解股债轮动。
图表4: GDP平减指数与70城房价增速较低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自去年9月以来,宏观流动性明显改善,信贷脉冲、财政脉冲与社融增速都指向宽松。
图表5:信贷脉冲领先中国股市6个月左右,提示市场上行动能
资料来源:Wind,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6:财政脉冲领先中国股市6个月左右,提示市场上行动能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此前流动性传导不畅,宏观流动性难以有效转化成经济与股市上行动能,因此对金融市场指示意义下降。但近期M1明显上行,说明流动性传导已经改善,宏观流动性对市场的指引效应可能上升。存款活化伴随非银存款明显上升,对金融资产形成支持。
图表7:M1同比增速领先名义GDP增速6个月左右,M1拐点上行后最终会转化为增长动能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8:非银存款与股市表现高度相关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从换手率、两融余额等指标看,股票流动性确实与宏观流动性同步改善,散户与保险资金分别托举小盘与银行板块,同时主题热点频出,支持股市表现。再看债市,为了维持金融稳定,央行阶段性推升DR007-OMO利差,引导长端利率,叠加国债供给与信贷投放加速,让债市流动性与宏观流动性背离,债市阶段性承压。
图表9:2025年DR007-OMO利差阶段性扩大,金融机构超额储蓄率达到历史低位,反映债市流动性偏紧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因此股债流动性差异可能是股债跷跷板的关键。与增长预期驱动的典型股债跷跷板相比,流动性驱动的股债跷跷板风险偏好更低,部分投资者只是由于资金充裕增加股票配置,并未减少债券配置,因此对债市利空有限。
我们认为这种“非典型”股债跷跷板并非市场稳态,如果8月份宏观风险排除,风险偏好有进一步提振空间,市场可以向典型股债跷跷板过渡:在此情景下股票进一步上涨,且可能从银行、小微盘向科技、制造等大盘扩散。目前恒生科技与高股息的估值差处于相对低位,风格切换的赔率正在上升。
图表10:恒生科技与高股息的估值差处于相对低位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但是现在就排除宏观风险,可能为时尚早:8月1日与8月12日是美国关税暂缓期对海外诸国与中国的截止日期,目前市场对关税前景预期乐观,但事实上特朗普政策变数非常高,4月初的“对等关税”就是典型例子。我们建议在8月关税不确定性排除之前暂时维持稳健的资产配置,继续超配高股息与债券,待关税不确定性落地后再做决断。
海外:美债供给风险可控,真正风险来自通胀,海外资产对潜在风险定价过于乐观:今年市场比较担忧Q3美国债务上限解除后美债发行过快,美债供给压力形成金融风险。我们持质疑观点,认为下半年美债供给风险相对可控:
虽然“大美丽法案”扩大财政赤字,但是美国关税收入大幅增加,同步减少财政赤字。我们预测两项政策的净效果是今年美国财政赤字率从6.4%降至5.5%左右,发债压力推迟到2026年。实际上美国月度数据已经从财政赤字转为财政盈余,降低今年的融资发债需求,正在验证我们的判断。
图表11:关税收入改善美国债务情况,月度财政收入6月转为盈余,减少美国财政部需要发债的规模
资料来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由于债务上限早在7月初就已解决,美国TGA资金账户消耗幅度小于此前几次债务上限危机,因此减少了美国财政部发债补充资金的规模。根据财政部自己公布的计划看,Q3发债节奏比较缓和,并没有计划在短期大幅增加美债供给。
图表12:由于债务上限问题早在7月初就得以解决,美国TGA账户余额高于以往债务上限时水平,减少了需要发债的规模
资料来源:美联储,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3:从5月份公布的发债计划看,美国财政部没有计划在Q3明显增加美债供给。
资料来源:美国财政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退一步讲,即使美债供给增加,由于美国银行体系储备金当时仍然较为充裕,美联储可运用SLR调整、SRF等工具改善流动性,因此我们认为Q3美债发行大概率不会对市场流动性与资产走势产生明显影响,真正的风险来源来自关税带来的通胀上行压力。
图表14:美国银行准备金相对充裕,明显高于此前“钱荒”水平,可以对冲流动性收紧压力
资料来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过去一个季度内我们并未立即看到美国通胀反弹,是由于被加征关税的很多是中间品和资本品,这些品类的价格上涨传导到CPI的速度较慢,同时受到CPI采样和统计方法影响,从加征关税传导至CPI反弹平均存在1-2个季度的时滞。目前通胀预期大幅回落,或是把过去几个月的低通胀线性外推,低估了通胀风险。
图表15:美国通胀预期近期大幅回落,或是把过去几个月的低通胀线性外推,低估了通胀风险
资料来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我们的通胀分项模型已经开始捕捉到关税驱动的通胀反弹迹象:
图表16:美国名义CPI环比增速拆分
资料来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7:美国核心CPI环比增速拆分
资料来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除汽车以外的核心商品(占通胀比重13%)环比增速从0.14%跳涨至0.55%,上行幅度明显高于模型预测。我们预测未来几个月关税会在美国通胀数据中有更多体现。
图表18: 剔除汽车的核心商品通胀6月份环比明显反弹,反映关税影响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9:美国进口商品价格领先核心商品通胀4个月左右。由于进口价格不含关税,因此掉头下行不预示核心通胀也会下行
资料来源:美联储,中金公司研究部
在通胀以外,高利率压制、财政支持退坡、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美国增长快速走弱的风险也值得关注。我们仍然预测美国经济或者走向滞胀,或者走向衰退。无论是哪种情形兑现,均会导致美股商品等风险资产承压。近期美股屡创新高,可能严重低估了上述宏观风险 。
资产配置建议:维持超配高股息、黄金、中债,低配美股与商品,标配中国股票与美债,待8月关税前景明朗后再做调整。
由于流动性明显改善,我们认为中国股票的中期配置价值进一步提升,但配置切换时点仍需关注8月宏观事件,目前维持超配高股息与中债。如果8月关税变数靴子落地,我们建议增配中国股票,减配债券,风格上从高股息切换向科技成长。如果关税风险进一步上升,则继续超配债券与高股息,待资产价格充分调整后再增加股票配置。
海外资产中,我们认为美股与商品明显低估了滞胀与衰退风险,建议维持低配。虽然美债供给风险下降,但通胀风险仍存,美债不确定性尤其高。如果二次通胀推迟兑现,或美国经济明显下行,不排除十年期美债利率降至 4%以下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通胀风险也完全有可能导致美联储放缓降息节奏,利率大幅上行。因此我们对美债没有较强观点,维持标配。
与历史上黄金牛市的幅度与时长相比,当前黄金行情可能演绎仍不充分,现在或仍处于黄金牛市的初期阶段。
图表20:与历史黄金牛市行情的上涨幅度与持续时间相比,当前黄金行情可能演绎仍不充分,现在或仍处于黄金牛市的初期阶段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但由于短期上涨较快,高于模型估值,近期金价横盘调整也属正常,我们建议维持超配黄金,淡化交易价值,关注长期配置价值,勿低估黄金在未来1-2年的时间里越过4000美元的可能性。
图表21:未来10年黄金中枢可能在3000-5000美元/盎司区间
资料来源:Wind,Bloomberg,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本文摘自中金公司2025年7月22日已经发布的《大类资产配置月报(2025-07):不一样的“股债跷跷板”》
李昭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23050001 SFC CE Ref:BTR923
杨晓卿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23040004 SFC CE Ref:BRY559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