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TSLA.US)的2025年第2季业绩一如预期差劲,且预期下半年将受到特朗普政策的打击而继续受压,其股价现在盘前大跌6.39%。今年以来,其股价已累跌17.65%。
收入和盈利双降
特斯拉的季度收入按年下降11.78%,至224.96亿美元,主要原因是:
汽车交付量按年下降13.48%,至38.41万辆(见下图),监管积分收入减少,扣减汇兑影响后的单车售价下降(主要因为低价车型占比上升),能源和储能业务收入因为单价下降而减少,抵消了服务及其他分部收入增长的影响。
值得留意的是,2025年第2季,特斯拉的汽车销售、汽车租赁、动力和储能三大业务的毛利率分别按年改善了0.20个百分点、1.08个百分点和5.78个百分点,至14.06%、47.59%和30.33%,但由于服务及其他分部的毛利率按年下降0.95个百分点,而且汽车监管积分收入(可以全额计入利润)按年减少50.67%至4.39亿美元,其整体毛利率按年下降了0.71个百分点,至17.24%。
季度经营溢利按年下降42.49%,至9.23亿美元,主要原因是:
基本上可以全额入账利润的监管积分收入减少,AI和其他研发项目支出令经营开支增加,汽车交付量下降,股权激励薪酬增加,抵消了重组费用减少、单车成本下降和储能业务毛利增长的正面影响。
其经调整EBITDA按年下降7.43%,至34.01亿美元,经调整EBITDA利润率稍微改善0.71个百分点,至15.12%。季度股东应占利润按年下降16.29%,至11.72亿美元,而不考虑一次性项目的非会计准则股东应占净利润则按年下降23.12%,至13.93亿美元,非会计准则股东应占利润率进一步按年下降0.91个百分点,至6.19%。
特斯拉的前景展望
特斯拉表示,2025年第2季是其从电动汽车和新能源企业转型为AI、机器人和相关服务供应商的转折点。
1.无人驾驶网约车业务
其于6月份在奥斯汀推出有安全员的RoboTaxi服务,并将进一步改善和扩张服务,包括提供更多的车辆和覆盖更大的范围,并最终撤销安全员,同时在美国其他城市进行测试。
马斯克在业绩发布会上透露,该公司正在获取在湾区、内华达州、亚利桑那州、佛罗里达州以及其他多个地区推出服务的监管许可。他期望到今年年底,其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能覆盖美国约一半的人口,但前提是取得监管审批,他认为技术上可行。
需要注意的是,谷歌(GOOG.US)的无人驾驶业务Waymo,在奥斯汀的服务区域扩大了一倍多,上个月更在亚特兰大上线,且今年还将在包括纽约和费城在内的10多个城市进行测试,目前其自动驾驶系统在公共道路上的行驶里程已超过1亿英里,而特斯拉仅在奥斯汀一地运营7000英里左右而已,要超越Waymo仍有很大难度,更别提覆盖一半的美国人了。
而其专为自动驾驶出租车打造的产品——Cybercab,将继续采用“无盒化”生产策略,计划于2026年开始量产。
对于自动驾驶网约车的成本问题,马斯克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未来用于网约车服务的CyberCab将根据其用途进行设计优化——即不会像设计Model 3、S、Y那样追求极致的过弯性能,而是限制最高时速,使用更高效的轮胎,不需要太强的加速性能也无需太用力的刹车装置,而是提供平稳的乘坐体验。此外,还有擎天柱负责车辆的维护和清洁,以及自动充电,每英里成本有望降至30美分以下,甚至25美分,而他猜测当前现有自动驾驶网约车队的每英里成本或大约50美分。他认为这些服务有望在明年底对其财务带来显著的影响。
2.新品与产能
该公司指2025年计划推出的新车型进展顺利,包括2025年上半年初步投产一款更经济实惠的车型,已在6月下线,并将在2025年下半年量产。马斯克在业绩发布会上提到,该款车型的产量正在爬升,目前正全力以赴抓好当前车型的生产,以避免流程复杂化,可能到第4季才向消费者推出。
除了上述的经济型车外,特斯拉还将继续开发Semi和Cybercab,按计划于2026年量产。
上海超级工厂仍是其主要的出口中心,并将继续支持特斯拉更大范围的市场扩张。该公司于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均实现创纪录的交付水平。7月份,特斯拉首次进入印度市场,并推出Model Y。该公司表示今年将继续在中国更大范围地发布FSD(有监管版),但前提是获得监管批准。
其锂精炼厂和正极材料生产厂仍按计划于 2025 年投产,将关键电池材料的生产搬回至美国本土。此外,其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美国国内首批磷酸铁锂(LFP)电池的生产,这些电池将用于其储能产品。并计划于2026年在休斯顿附近开设第三家超级储能厂。
马斯克表示将在三个月内推出擎天柱3原型机,并计划于明年初启动生产,其目标是在五年内将产能提升至每月约10万台(每年100万台)。
另外,特斯拉自研芯片Dojo第二代将于明年量产,量产规模大致相当于10万枚英伟达(NVDA.US)H100,明年末前后或将有一个全新的AI工厂投产。
3.资本开支与业务发展重点
特斯拉表示,仍将继续投入研发和资本开支,同时确保资产负债维持稳健。管理层预计2025年的资本开支将在90亿美元以上,但值得留意的是,特斯拉去年全年资本开支在113.36亿美元。
管理层承认,现在难以衡量全球贸易和财政政策的变动对其汽车及能源供应链、成本结构以及耐用品和相关服务需求产生的影响,其投资的成果将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整体宏观经济环境、自动驾驶研发的推进情况以及产能的提升进度。该公司表示将继续通过创新降低制造和运营成本,预计未来其建立在硬件基础上的AI、软件和车队服务利润将加速增长,其业务重点仍是利用现有的汽车产能,以有效的资本支出审慎提升汽车产量。
4.人才招募
硅谷的大型科技企业与初创公司,已将人才争夺战升级,因此AI人才的招募成为了一家科技企业重要的发展战略。
对于xAI与特斯拉在AI人才招募上是否存在竞争,马斯克表示:两家公司做的事各不相同。xAI正在研发太字节级乃至多太字节级的模型,而特斯拉的模型规模要小上百倍。一个是现实世界的AI,另一个则有点像AI智能之类的研究。
他说:“xAI的创立源于有些AI工程师就是不愿意加入特斯拉,因为他们想从事人工超级智能(ASI)方面的研究。我当时想,既然他们不愿加入特斯拉,或许会愿意加入一家新公司。与其让他们加入OpenAI、谷歌(GOOG.US)或其他公司,不如我自己创办一家相关公司。他们可以决定是想在数据中心从事超级智能方面的研究,还是投身现实世界的人工智能领域。”
特斯拉的风险
曾是盟友的特朗普所推出的措施,将成为特斯拉可预见将来最大的增长阻力,这些政策对特斯拉的负面影响将在下半年显现:
根据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美国将从9月30日起废除《通胀削减法案》(IRA)规定的7,500美元电动汽车税收抵免,这将限制美国近期的汽车供应,可能对特斯拉2025年第2季末订单的交付承诺产生影响。
特斯拉管理层在业绩发布会上透露,2025年第2季的关税成本环比增加约3亿美元,其中约三分之二的影响体现在汽车业务上,其余则在能源业务上。在接下来几个季度,关税成本将逐渐体现在其财务报表中,影响其盈利表现。
随着零排放惩罚措施的取消,监管积分收入将会下降,这将迅速对特斯拉的总收入产生影响。2025年第2季,监管积分收入按年下降50.67%,占特斯拉总收入的1.95%,但是由于这部分是白赚的收入,没有成本,若继续大幅下降,将影响到特斯拉的利润表现。2025年第2季,监管积分收入相当于特斯拉税前利润的28.34%。试想监管积分收入继续显著下降(其中美国的监管积分收入应占了大部分),特斯拉的净利润将受到沉重打击。
联邦预算法案也对能源业务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最显著的是对住宅储能业务的影响,因为消费者税收抵免将在今年年底提前到期。现在该项业务是特斯拉重要的毛利来源,2025年第2季的毛利贡献达到8.46亿美元,占了其总毛利的21.82%,若这项业务的收入及利润下降,其整体业绩也将受到负面影响。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