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inTax
原标题:Web3出入金必读:合规平台、KYC与纳税义务
尽管加密货币支付技术日趋成熟,但法币与加密货币的兑换(即“出入金”)目前仍是 Web3 投资者绕不开的核心环节。由于加密货币尚未成为主流支付工具,投资者钱包或交易所账户中的加密资产若无法顺利兑现为法币,其价值便只能局限于特定场景。然而,出入金直接关系到资金安全,在账户冻结、诈骗等风险无处不在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安全可靠的出入金渠道、从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防控风险,是每位 Web3 投资者都要思考的问题。
1. 合规平台:安全出入金的首选路径
1.1 为什么选择合规平台
在众多出入金渠道中,合规平台因其安全性与可靠性成为投资者的首选,其具有以下优势:
(1)监管背书:合规平台通常持有 MSB(货币服务业务)或 VASP(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等牌照,表明其已通过监管机构审查,并受其持续监督。这既是对平台的约束,也为其信誉提供保障。
(2)反洗钱措施:合规平台需遵循反洗钱(AML)法规,配备严格的资金筛查机制,降低黑产资金流入导致用户账户被冻结的风险。
(3)透明的银行合作:合规平台通常公开合作银行信息,接受公众监督,同时对银行资质和安全措施进行严格审核,确保资金托管安全。
(4)风险管理:合规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和内部风控制度拦截非法资金,避免成为洗钱或诈骗的中转站。
当然,由于合规监管的要求,投资者在合规平台设立账户并进行出金操作时,不可避免地需要接受平台 KYC 认证,并等待一定的审查期限。尽管这为投资者带来些许不便,但也可视作平台整体安全与用户自身便利之间的相互妥协,长远来看利大于弊。
在合规平台之外,X、Telegram 等平台上也时常看到有 KOL 宣称有渠道出金,其主页也不乏投资者顺利出金的例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 KOL 提供的出金渠道更接近场外交易,本质上属于 P2P 模式。
与合规平台出金相比,这种 KOL 私下联系的 P2P 模式具有更高的风险——KOL 以自身信誉和口碑为担保,缺乏第三方监管,当投资者将钱包里的加密资产转到 KOL 钱包,就只能依赖其基于信用汇出法币。一旦 KOL 资金链出现问题,投资者不能及时觉察,或将难以追回自己的资产。与之相比,合规平台接受国家和地区监管机构的监管,并且往往自身实力雄厚,无论是安全性还是保障性显然都优于 P2P 模式的出金渠道。因此在目前,合规平台还是绝大多数加密投资者首选的出入金方式。
1.2 如何识别合规平台
在了解合规平台出金的优势之后,应当如何识别、挑选合规平台呢?目前,持牌做出入金业务的平台、公司已经形成一定数量,甚至有平台申请了一些偏远地区、偏远国家或小国的金融牌照,也挤进这一市场争夺客户。数量繁多的平台常常令投资者们眼花缭乱。其实,识别合规平台可以按照以下四步进行:查牌照、看 KYC、审托管和观信号。
(1)查牌照。正规平台均持牌经营,牌照的相关信息一般会在平台官网上进行公示。如果平台官网没有公示,投资者也可以先确定当地的监管机构,然后在相关监管的网站上进行核实。
(2)看 KYC。正规平台一般会明确 KYC、用户身份验证的流程以及隐私政策。如果遇到免 KYC 免认证的平台,那么这样的平台很可能会有非常大的风险。
(3)审托管。资金托管透明。一些合法合规的平台会公布合作银行和托管方的名称,这为投资者、用户查验平台是否可靠提供了判断依据。
(4)观信号。还有一些比较危险的信号也可以方便用户快速识别,如有些平台会要求用户将自己的 USDT 转账至个人账户,也有一些第三方的中介宣传可以绕过风控,高额返利等情况,这些信号一般暗示了平台或服务商可能并非合规。
1.3 如何处理与平台的纠纷
不管通过哪种方式出金,投资者都不可能完全避免产生纠纷的风险。尽管合规平台出金产生纠纷的概率小于其他渠道,但是这一概率永远不可能为 0。那么,面对平台纠纷,普通投资者应该如何处理?首先,用户要坚持在日常使用、交易中留存各类交易凭证,给自己的各项活动留痕,方便纠纷发生时进行举证;其次,在维权沟通方面也要以截图、录音等形式保存与客服的沟通记录,特别是要记下工单号、沟通时间、沟通内容等信息。最后,当平台内的官方纠纷解决流程无法实现诉求,用户也可以将纠纷提交至相对应的监管机构进行申诉,而这正是合规平台自身优势的又一体现。
2. KYC:合规平台的“防火墙”
KYC,即“了解你的客户”(know your customers),是一种在金融服务、商业交易、网络安全等领域广泛使用的程序和实践,主要用于验证客户身份、评估客户风险以及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防止金融犯罪和欺诈行为。KYC 是合规出入金流程中最重要的概念,同时也是绝大多数合规平台都需要对平台用户进行认证的程序之一。KYC 对合规平台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从监管角度来看,有无 KYC 措施是监管机构判断平台是否合规的重要依据。目前全球主要监管机构已经将虚拟资产的服务商纳入反洗钱监管体系,如果平台不履行反洗钱义务,可能会遭到监管部门的重罚。此前,美国 SEC 便基于此类原因对某头部交易所开出天价罚单。从平台运营角度来看,KYC 也是一种风险的防控措施,能够阻止黑产、恐怖主义融资相关的非法资金流入平台,避免用户账户被冻结。
KYC 过程中存在的信息泄露风险引发了部分投资者的担忧。不过,“最小限度”收集用户信息已经成为大多数合规平台在信息收集过程中遵循的首要原则,以欧盟 GDPR 法案为代表的各司法辖区法规也对平台处理用户数据提出了监管要求。除此之外,OSL Pay 等合规平台也会在内部采取端对端加密等技术措施保障平台用户的信息安全:在端对端加密处理下,不管是用户的证件还是人脸的数据等信息在传输和储存的时候是全部加密的,即使是黑客入侵也看不到最原始的信息;去标签化处理则让用户的身份信息和交易的记录进行分离,降低数据泄露风险。在管理流程上,平台内部也会设置权限方面的管控——平台内部与 KYC 用户无关的人员无权查看收集到的用户数据等,实现内部的用户数据隔离。最后,合规平台还会通过第三方审计等措施检查自身的数据是否合法合规储存。对于合规平台而言,维护用户信息安全与平台利益一致,平台在获取用户信息进行 KYC 认证的同时也会采取各种措施确保这些私人信息不被泄露。
3. 纳税:出金后的合规义务
3.1 为什么需要纳税
当投资者通过合规平台出金后,是否需要纳税、应该如何纳税等问题便随之而来。理论上来说,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投资者,都需要应对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税务合规问题。实践中,税务机关往往也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税务居民的涉税信息。例如,投资者在合规平台出金,一般会在自己名下的银行账户里收到加密货币。如果该银行处于 CRS 的框架内,那么在用户收到法币时,银行或其他相关的金融机构会将其账户上诸如账户余额等信息换回税收居民国,税收居民国的税务局则可能对账户上突然增加的存款询问来源和获得方式。因为绝大多数投资者都属于至少一个税收居民国,接受税务机关调查、承担涉税义务几乎无法避免。“炒币不需要纳税”的观念并不成立,去中心化也不意味着可以去税收义务化。为了维护自身权益,Web3 投资者不仅可以树立主动纳税、积极应对的意识,还可以尽可能多地留存与 Web3 收益和损失有关的各类证明文件、交易流水,以应对税务机关可能的问询。
3.2 可能涉及哪些税:以香港和新加坡为例
讨论合规出金后可能涉及哪些税的问题,究其根本还是要回到加密货币的税务性质上。尽管各国的规定有所不同,但是加密货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被列为一个单独的资产类别。因此,加密货币涉及哪些种类的税,主要与获得和积累方式有关。下文将以香港和新加坡为例,简要分析两地税务居民在合规出金后可能需要缴纳的税种。
香港是一个典型的属地征税地区,仅对来源于香港的收益征税,这一原则适用于包括利得税、薪俸税等绝大多数税种。与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不同,香港只是对商业性经营行为征收资本利得税,而不向个人投资者征收。针对海外收益,香港还建立了离岸豁免机制。对于加密货币涉税事项则由香港税务局(Inland Revenue Department,以下简称 IRD)出台专门规定以指导居民纳税。此外根据 IRD 发布的《税务条例释义及执行指引第 39 号(修订本)》(DIPN39 号文),加密货币被分为支付型、证券型和实用型三大类,每类代币都有着不同的税务处理方式,例如:如果发行证券型代币,所得一般被视为资本性质;如果发行实用型代币,且所得收益的来源地在香港,一般也应纳税。
因此,当香港的 Web3 投资者通过合规平台出金后,对于其获得的收益,需要区分取得收益的行为进行纳税:如果属于商业性的经营行为(如长期、持续挖矿),那么获得的收益可能要缴纳利得税;如果相关收益能成功归入资本利得税之下,那便无需征税;如果个人获得薪酬,比如领取的是 USDT 工资,那么出金后还会存在薪俸税的缴纳义务。至于新加坡税制,则与香港基本类似,即不向个人投资者征收资本利得税,对营业行为征税等等,所以出金的税收义务也较为接近,不再赘述。可以说,加密货币资产本身和税其实并没有较为直接的关联,大部分国家也没有专门开设新的税种,合规出金后如何纳税,关键还是看相关收益更接近哪类既有的应税收入类型。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投资者的收益来自商业性挖矿等经营行为,还要特别关注成本的合计扣除,因为每类税涉及的经营业务不同,其成本产生的方式、可扣除的方式也不同。同样以香港地区为例,挖矿产生的收益在香港一般被视为营业所得而非资本利得。此时,与这项挖矿业务有关的电费成本、人员成本,办公室成本、服务器成本等等,在满足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作为税前利润扣除项,在税前扣除。如果投资者最终无法享受资本利得免税,也可以考虑是否能享受香港的离岸豁免。不过,如果主张离岸豁免,投资者还可能需要应对官方后续问询,证明免税主张的合理性。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