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做得好极了,除了没卖好车

投资界
25 Jul

原标题:特斯拉做得好极了,除了没卖好车

We’re Tesla, We make robots. 

特斯拉最新发布的季度业绩没有意外地延续了营收净利双重下滑的放缓趋势,这让这家公司比过去十年来的任何时期都更接近 2012 年的低谷。更遑论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上的直白表态,他称特斯拉仍将经历几个艰难的季度。“特斯拉目前正处在转型期。”马斯克说。

几乎没有一个数字是乐观的。当季营收 225 亿美元,同比下降 12%,为十年来最 大单季跌幅。净利润 11.7 亿美元,同比跌去 16%。交付量连续两个季度下降至 38.4 万辆,同比大减 13%。营业利润率跌至 4.1%。自由现金流几乎耗尽,仅剩 1.46 亿美元。

财报电话会上,马斯克试图将市场的注意力从下滑的业绩转移到他所描述的特斯拉人工智能的光明未来上。他预计特斯拉的 Robotaxi 服务将在年底覆盖到美国一半人口,人形机器人 Opitmus 计划年底试产,明年实现规模化量产。

“特斯拉将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马斯克说,他相信只要特斯拉 Robotaxi 一旦规模化落地,特斯拉的财务状况将显著改善。“到明年年底,通过 Robotaxi 实现规模化的自动驾驶将成为特斯拉的主要增长动力。”

但在实现这些宏伟目标面前,马斯克现在仍面临众多棘手的现实问题。已经跳票多次的廉价版 Model Y 要在年底实现量产交付,FSD 在全球各地的监管问题尚未解决,Cybertruck 产能仍在爬坡,一季度因质量缺陷已经多次召回。

政策环境对于特斯拉也不再友好。特朗普政府对电动汽车政策的转向以及加征关税等措施,已经直接影响到特斯拉的财务表现。

特斯拉股价盘后一度跌去超 5%,年内已累计跌去约 18%,同期美国科技大公司们大多受益于 AI 推动实现股价攀升。分析师们普遍认为,在廉价新车型和 Robotaxi 业务铺开之前,特斯拉仍将承受增长放缓压力。

今日(7 月 24 日)美股开盘,特斯拉股价跳水超 9%。

十年来最差业绩

开创性地打开电动汽车市场的大门之后,特斯拉已经维持了十多年的业绩和销量神话。

十年前,特斯拉一年营收不过 40 亿美元,全年交付量只有 5 万辆。去年特斯拉营收已接近千亿美元,全年交付量近 180 万辆。Model Y 连续两年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汽车,特斯拉累计生产了超 800 万台电动汽车,为全球车企之最。

但进入 2025 年,这些向好的势头就不再延续。如果说去年全年销量同比下降约 3% 只是苗头,今年则进入了全面溃堤阶段。销量已连续两个季度同比下降超 13%,在特斯拉历史上尚属首次。从上季度开始,特斯拉就不再给出下季度的销量指引。营收和利润则继续低于市场预期,双双创下两位数同比跌幅。

好在特斯拉汽车业务的毛利率仍略好于市场分析师此前悲观预计,剔除碳信用后仍保持在约 15%左右,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销量下滑和降价带来的压力。特斯拉于今年初推出了焕新版 Model Y,一季度受产线切换影响汽车毛利率不佳。

但对于一款已经交付 5 年之久的车型进行小修小补,很难说能够在当下换代频繁的电动汽车市场收获多少青睐。尤其考虑到上半年马斯克过度参与政治、接连发表争议性言论,导致海外消费者集体抵制特斯拉。

中国市场已经有越来越多车企瞄准 Model Y 出击,推出更实惠且更符合国内需求的纯电 SUV。上半年,Model Y 国内销量同比下降了 17.48%。北美市场同样如此,特斯拉在最关键的加州市场注册量已经连续 7 季度下滑,二季度跌去 21.1%。欧洲市场也不容乐观,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称特斯拉上半年欧洲销量同比跌去了 33%。

特斯拉将销量增长寄希望于下半年推出的廉价版 Model Y。公司汽车工程副总裁拉斯·莫拉维(Lars Moravy)称该车型已在 6 月试产,将在四季度推出。这款车型最早在 2020 年就已对外披露,马斯克当时承诺三年内推出,但至今仍未交付。拉斯·莫拉维称,廉价车型的产能爬坡仍需要一段时间,今年将继续依赖现有车型销售。特斯拉还计划下半年在中国推出加长版 Model Y L。

唯 一的亮点是特斯拉的储能业务。当季特斯拉储能产品交付达到 9.6Gwh,创下公司单季历史最高纪录,实现连续 12 季度同比增长。该部收入当季为 27.89 亿美元,同比下降 7%,环比微增 2.2%。但毛利表现甚佳,当季毛利润达到 8.46 亿美元,刷新历史新高。

上海超级工厂的 Megapack 电池储能系统也已正式投产供货,规划年产量 1 万台,储能规模近 40 Gwh。特斯拉管理层预计下半年储能业务收入将继续增长。

此外,特斯拉来自于服务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长 17% 至 30.5 亿美元,毛利环比增长了 64%。特斯拉称增长源自充电服务收入,当季特斯拉新增了 2900 个超级充电站,网络规模同比增加 18%。

可以说,除了卖车不行,特斯拉本季度在其他板块的表现都可圈可点。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上说,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电池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他的原话是电池是“a really big dea”。

未来几个季度仍然是艰难的

销量下滑只是特斯拉面临的现实难题之一。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政府对电动车的政策立场发生逆转,此前有利于特斯拉的法规与税收优惠相继取消,开始侵蚀公司的盈利基础。

长期以来,出售碳积分是特斯拉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2024 年,特斯拉通过向其他车企出售碳积分获得了约 28 亿美元的收入,这部分收入几乎没有成本,基本等同于纯利润,占到特斯拉去年净利润的四成。

但由于特斯拉放松碳排放处罚之后,传统车企已无需再高价购买积分以规避罚款,二季度特斯拉的碳积分收入同比骤降 51%,仅有 4.39 亿美元。

特斯拉 CFO 瓦伊巴夫・塔妮雅 (Vaibhav Taneja)在财报电话会上承认,“我们不会依赖出售积分运营,但这一收入锐减无疑拖累了利润。”分析师们预计,在监管环境持续宽松的背景下,这部分收入可能在未来两年内归零。

迫使马斯克与特朗普交恶的“大而美”法案(Big Beautiful Bill)已在 7 月 4 日正式签署生效。法案削减了大部分电动汽车补贴,最高可达 7500 美元 / 辆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优惠将于 9 月 30 日终止。这意味着美国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将明显上升,市场普遍预计,美国电动车销量将在下半年面临下滑压力。

马斯克多次公开表达对“大而美”法案的不满,称该法案将“摧毁数百万个工作岗位”。他在 X 平台上的措辞更为激烈,称其为“pork-filled”以及“disgusting abomination”(充满政治分赃条款、令人作呕的可憎之物)。

公司 CFO 瓦伊巴夫・塔妮雅甚至一度在财报电话会上充当起了销售,呼吁消费者们尽快下单,“如果你现在想买车,请尽早下单,因为我们可能无法保证 8 月之后的订单按时交付。”

关税问题也严重困扰着特斯拉的生产。特朗普政府 3 月份宣布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的 25% 统一关税,虽然特斯拉在美销售车辆大部分是本土生产,但仍依赖中国供应链的支持。

特斯拉官方没有公布过具体比例,晚点访谈称特斯拉北美 50% 的零部件由中国公司提供,20% 由中国直接出口至北美,30% 大部分由中国供应商在墨西哥的工厂提供。

CFO 瓦伊巴夫・塔妮雅在财报电话会上称,当季关税成本环比增加了约 3 亿美元,其中约三分之二将直接影响汽车业务,其余影响能源业务。他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关税成本还会进一步增加。

为了抵御关税影响,特斯拉加速本土化电池生产,将部分关键材料生产迁回美国。6 月底,公司宣布位于内华达州的首家北美磷酸铁锂电池(LFP)工厂即将完工,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开始生产首批用于储能产品的磷酸铁锂电池。特斯拉还计划在明年开工建设位于休斯顿的第三座储能超级工厂。

“我们可能会经历几个艰难的季度。”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上回答分析师“大而美”法案影响时说。“在美国市场,确实许多过去的激励措施都在取消。”但他认为,随着特斯拉明年下半年实现规模化 Robotaxi,特斯拉的财务状况一定会迎来好转。

We make robots

即便财经媒体们在报道中不遗余力地强调特斯拉当前面临的挑战,但至少在财报电话会上,你看不到马斯克任何悲观的表态。

“我们度过了一个激动人心的二季度。”电话会一开场,马斯克用他一贯略带口吃却乐观的语调鼓舞投资者。他随即列举了多项进展:特斯拉的 Robotaxi 已在奥斯汀正式投入运营,Optimus 人形机器人计划年底进入试产,他还称特斯拉是现实世界人工智能(real-world AI)领域做得最 好的公司。

今年 6 月,特斯拉正式在奥斯汀启动 Robotaxi 服务,车队全部由现有的 Model Y 组成,硬件未做改装,完全依赖量产车辆的配置。Waymo 也在奥斯汀运营,二者正处在激烈交锋之中。几天前,特斯拉将奥斯汀的运营范围扩展至 42 平方英里,超越 Waymo,后者随即将运营区域扩大到 90 平方英里。

马斯克在电话会上不忘揶揄 Google 旗下的 Waymo 车队,称其车辆外部布满各类传感器:“Google 不是很擅长人工智能吗?但他们并不擅长现实世界的人工智能。”他说,特斯拉要比 Google 好得多。Google 与特斯拉同期发布了二季度财报,营收利润均超市场预期,营收同比增长 14%,净利润同比增长 19%。

马斯克表示,未来几周特斯拉的 Robotaxi 服务区域将继续大幅扩展,“远远超过我们的竞争对手”。他补充道,公司正在申请湾区、内华达州、亚利桑那州及佛罗里达州的运营许可,“到今年底,我们将覆盖美国一半人口,服务区域和车辆数量都将呈指数级增长。”

在他看来,随着 Robotaxi 进一步扩张,每辆车每天积累的行驶数据量将是普通车辆的十倍,这些数据或将反哺 FSD 的训练,帮助现有车型持续提升自动驾驶性能,并带动销量增长。不久前,特斯拉在奥斯汀将一台 Model Y 通过自动驾驶交付到用户手中,并专门为此拍摄了一段宣传视频。

Optimus 的进展也让马斯克感到兴奋,“Optimus 将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产品。”他在财报电话会上重申了将在 5 年内实现 Optimus 年量产 100 万台的目标。但在接受分析师提问时,他无法给出未来两年内的生产规划,他称,由于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他很难给出具体的产能爬坡 S 曲线。“大家如果让我预测未来 5 年的情况我很有信心,但一两年后情况,我无法给出答案。”

考虑到马斯克过去多次未能兑现量产承诺,市场对特斯拉能否按期实现 Robotaxi 的规模化落地以及 Optimus 的量产目标依旧保持谨慎。或许是意识到自己的“前科”,马斯克在电话会上补充道,虽然特斯拉的计划未必总能按时完成,“但我们最终总会实现承诺。”

这些关于未来的设想,仍然支撑着特斯拉远超传统车企的估值。即便股价今年持续走低,其市盈率依然高达 160 倍,而传统汽车制造商通常只有 10 至 20 倍,纯电动车销量已超越特斯拉的比亚迪也仅为 23.23 倍。

马斯克一再强调,特斯拉不是一家汽车制造公司,而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在他看来,无论是汽车还是 Optimus,特斯拉制造的都是机器人,只不过汽车是带着轮子的机器人。中国的新能源车企在销量达到一定规模后,也开始模仿特斯拉强调 AI 属性,如理想汽车小鹏汽车,但仍未建立起特斯拉那样的市场认知。

“未来几年,特斯拉将真正从‘前自动驾驶时代’过渡到‘后自动驾驶时代’。”马斯克在电话会上继续描绘蓝图。虽然他承认“过程中可能会经历一些阵痛”,但重申一旦特斯拉实现这些目标,公司将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这话他也重复过许多次了。

或许是为了强化外界对特斯拉“人工智能公司”定位的认知,他们最近在美国开设了一家主题餐厅。除了颇具科幻感的装修和多达 80 个 V4 超级充电桩外,店内还部署了几台 Optimus 机器人,担任服务员为客人递送爆米花。

“We’re Tesla, We make robots. They come in many shapes and forms.”特斯拉在 X 平台上写道。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