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澎湃新闻)
“沪九条”出台后,上海网络大V们第一次正式聚会。
7月25日,2场网络大V沙龙活动在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成功举行,上午在黄浦区外滩FTC举办“书写申活”主题专场,下午则移师杨浦区V聚场开展“青春华章•青春正澎湃”主题专场。众多知名博主、UP主齐聚一堂,说笑自拍,气氛热烈,现场还活跃着不少“洋面孔”,他们操着流利的普通话,与本土创作者热情交流。
黄浦区外滩FTC
杨浦区V聚场
上海正以澎湃的数字浪潮激荡文化新篇,在这里每天活跃着1.24亿个社交账号,涌现出小红书、B站等行业翘楚。许多互联网创作者通过镜头与文字,向世界展示上海的魅力,吸引着人们了解、爱上并奔赴这座城市。
7月15日,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推出《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简称“沪九条”),从资金激励、人才政策、场景建设、出海扶持等多维度为创作者赋能。其中提到,支持黄浦区、杨浦区建设在全球范围具有影响力、引领力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
黄浦区外滩FTC、杨浦区V聚场正是对“沪九条”的快速响应。前者毗邻南京东路商圈,周边金融机构与历史建筑密集。后者周边汇聚了B站、抖音、叠纸、小宇宙等互联网企业,以及复旦、同济、上财、上体等高校。两处空间均提供办公室、会议室、直播室等共享设施,为入驻的内容创作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上海的速度、热情、潜力是我们喜爱这里的原因”“我真的有种被看见的感觉”“‘沪九条’将为网络创作提供强大助力”……当天,在场大V们围绕内容创作、政策扶持等话题热烈讨论,畅叙“在上海,一切皆有可能”的精彩故事。
“沪九条”让创作者“被看见”
精通多种语言的脱口秀演员Norah一出场就受到热烈欢迎,不过,她更愿以“一名骄傲的黄浦区创业者”身份亮相——她创立的喜剧厂牌扎根上海,面向世界。俱乐部的演员来自世界各地,观众也从五湖四海而来,普通话、沪语、粤语、英文切换出现。
账号“Norah脱口秀”负责人Norah
对于上海,Norah毫不避讳自己的偏爱,各种语言在这里都能找到受众;当然在沪语专场,她也发现来自南京、沈阳等地的观众,《繁花》《爱情神话》等沪语影视剧激发了外地游客对上海文化的热情和好奇。演出还吸引了许多外国游客,甚至被推荐上外国旅游杂志。她说,希望用更加多元的语言,把上海故事、中国故事讲出不同的味道,拥有更加多元的观众,走向更大的世界舞台。
Norah注意到,许多配套活动在“沪九条”发布后迅速落地,政府部门在内容传播、版权保护等方面提供了切实帮助,外滩FTC整合了平台服务、文旅商体展资源以及众多品牌合作机会。她表示:“内容资源整合是我们创造出更大影响力的先决条件,同时好的内容也需要原创保护。”
同济大学在校学生王天之在下午场的交流分享环节第一个抢到话筒,作为B站知识区账号“凛光暗切”负责人,身份不被家里人认可令他苦恼。“沪九条”带来了新的希望,他说,这不但意味着未来落户上海的可行性,更有需求被看到的心理慰藉,“希望有一个好的开始。”
5年前,当被亲戚朋友们问及在做什么时,B站知识区UP主“老蒋巨靠谱”负责人蒋松筠仅会扭捏地回答一句,“在一个平台上写东西。”近些年,博主、UP主越来越多,社会各界的接纳度也在提升。
在他看来,确定性是“沪九条”释放给创作者们最重要的信号,而这正是行业内此前最稀缺的,“有了确定性,我们就有更强的意愿去投入,也就有更大概率生产出更好的内容。”同时,“沪九条”对内容创作生态的营造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从长远来看,内容创作行业一定是越去中心化越好,而‘沪九条’能让真正优质的新兴创作者被更快看见。”
众多知名博主参与网络大V沙龙活动
“洋盆友”为申花、民族服饰代言
账号“洋盆友”团队成员宋莉乐长着混血面孔,一张口却惊艳现场,她讲着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6岁搬来上海生活,她早已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乡。高中时期回到美国,“美国大众或西方媒体对中国有非常多的误解”让她痛心,凭借对中美文化和生活的了解,她决心成为沟通的桥梁,投身中国文化内容传播。
账号“洋盆友”团队成员宋莉乐
在外滩,她穿上拉风帅气的民族服饰拍摄了第一条视频,反响出乎意料的好。自此,她开始尝试各种民族服饰,深入全国各地少数民族聚居区,体验并展示当地文化,收获了非常多的惊喜。
“美国朋友不知道中国有如此多元的民族文化。”宋莉乐说,她希望让中国传统文化“活起来”,让更多人看到、体验到。至于意外收获的流量,她归功于个人好奇心、团队合作、平台支持以及上海的包容环境。
另一位“洋面孔”Alex有着众多身份:在华16年的“中国通”、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的铁杆球迷、上海日报账号“鸭梨山大的Alex”负责人。近年来,他发现申花比赛现场的外国观众越来越多,中国球迷的热情也感染着老外,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我只能相信,他们是看了我的视频被吸引过去。”
聚焦体育、娱乐和文化,他经常带外国观众“云逛”上海,比如今年受市委网信办邀请参加F1中国大奖赛的活动。他也会分享自己的故事,讲述语言和文化上的小误会,把上海的真实生活与独特魅力传达给世界观众。
今年年初,Alex的小红书账号迎来一波流量高峰,“我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想解释真实的中国给美国朋友们听,他们不听。突然一大波来到小红书,我真的很吃惊。”更令他意外的是,评论区成了中外网友互相交流的社区,欧美网友会提各种问题,初期他要自己回复,后来小红书上线翻译功能,两边网友直接对话,“有时我甚至插不上话。”
UP主在活动现场自拍
内容创作者的“白月光”
UP主打造的“复原三星堆黄金面具”竟然可以在上海博物馆展出。账号“才疏学浅的才浅”负责人王莘阁是一名专注手工制作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容创作者,6年全职UP主。其作品“复原三星堆黄金面具”火爆全网,仅B站就有1800多万的播放量。令他没想到的是,该作品去年获得了上海博物馆的青睐,他感叹,“这就是上海对于我们这些年轻创作者的鼓励、支持。”
账号“才疏学浅的才浅”负责人王莘阁
从两次创业的小城青年,到漫谈中国的新媒体博主,再到刚刚入驻V聚场的知识分享类头部账号,账号“独夫之心观天下”负责人王奕勋分享了他的创业历程。谈及把工作重心落到上海的原因,王奕勋直言,“因为上海的平台多,相关部门政策力度大,服务态度好。”
账号“独夫之心观天下”负责人王奕勋
回顾一路的起起伏伏,王奕勋坚信,有能力的青年,在年轻的行业中努力做好自己,就会有人看得到。“中国不会辜负任何一个有能力的年轻人。这次‘沪九条’对准了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需求,杨浦也将成为创业青年们的‘白月光’。”
“星悦小美女PKU”负责人星悦去年搬到上海,初衷是这里朋友多,但她很快理解了这座城市的吸引力。“美丽、有趣、亲切”是她对上海的印象,感受则来自于细节:有一次在一家漂亮的咖啡厅取景,众多网络博主和普通消费者都在拍照,人很多,但所有人都谦逊礼让,自觉排队,甚至会相互提示更出片的角度。“虽然是非常小的事情,但是对创作者来说就是‘乌托邦’,非常开心。”
待得愈久,星悦愈发喜爱这里——环境美丽,文化空间丰富,易于找到志同道合的创作伙伴,氛围亲切友好。“我在上海有强烈的归属感,毕竟它是海纳百川的地方,我也打算在这边深耕。”星悦说,其所在的“歪果仁研究协会”将邀请更多优秀的海外博主来沪,深入城市肌理,共同讲好精彩的上海故事。
当天,小红书和博主代表共同发布了创作者计划,包含提供千亿级专属流量扶持、开放官方培训资源、提供商业合作支持等六大措施。哔哩哔哩表示,将依托配套升级版的“服务管家计划”,为平台创作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同时,澎湃新闻、哔哩哔哩也共同发布了“青春正澎湃”征集令,围绕“寻迹·来时之路”“行走·丈量中国”“创想·青春有Young”三大主题,邀请所有青年伙伴加入共创。
在政策东风与城市文化沃土的双重滋养下,上海的互联网内容创作者们正蓄势待发,期待讲述更多精彩的上海故事、中国故事,迎接创作的春天。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