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没有比贾跃亭更能令资本“动心”的存在了。尽管讲述“皇帝的新‘车’”故事多年,但其在美国的“法拉第未来”(FF)造车“不止”,总能在悬崖处绝壁逢生。
日前,FF在美国揭开其第二款车型FX Super One时,中国网友发现,该车型车身线条、尾灯设计甚至内饰按键布局,与长城汽车(601633/02333)魏牌高山MPV几乎完全重合:两款车唯一的区别,或许就是车前那块可自定义图案的LED巨屏。甚至在FF官网初期宣传文案中,还直接标注“高山9全系标配智能电四驱”。
尽管FF随后紧急删除,但网友们仍纷纷质疑FF抄袭,甚至戏称该车型为“贴了乐视电视的高山”。然而,令业界没想到的是,对于甚嚣尘上的传闻,长城汽车与FF一直未有回应。亿欧汽车更在报道中直指,这款车型就是FF获得魏牌高山合作授权的车型。
按此说法,FF主打的就是一手好算盘。一方面,贾跃亭包装出一款“智能出行终端”,跳过造车痛点,以软件外壳套牢估值与融资;另一方面,FF“施恩”长城汽车,作为其曲线进入美国市场的“资源交换”。
当然,贾跃亭还给魏建军讲了啥故事,目前可知。可是,“大忽悠”贾跃亭与“老实人”魏建军,真能合作共进吗?
资源套利
亿欧汽车报道称,贾跃亭提出了一项“中美汽车产业桥梁战略”——通过FF在美国本土构建的产业支点,连接中美两地汽车市场,帮助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以美国本土生产汽车的身份在美销售。目前,FF已与四家中国主机厂建立合作关系,而长城汽车就是其中一家。魏牌高山车型以FX Super One之名进入美国市场,预计定价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8万元)内。
发布会直播数据显示,该车型一小时内下定量10034台。
FF对资本市场交代;对长城汽车来说,这似乎也是一门不错的生意。换标销售后,长城汽车既规避了高额关税、出口壁垒,以及一系列海外销售阻碍等,以更少的成本直接获取不菲的报酬。毕竟,在国内售价25万元左右的高山,在美国市场“换脸”售价58万元,售价翻了一倍不止。
美国消费者的钱这么容易赚吗?
有报道称,首销破万的订单中,超80%来自租车公司及出行平台(如JC Auto、Sky Horse)的B端采购。或许,贾跃亭意识到C端用户无法支撑自己的“窒息梦想”,因此将销售策略从To C向To B转变,以避开激烈的To C市场竞争,并绘制新的发展蓝图。
从所谓“中美汽车产业桥梁战略”到贴标车型售卖再到“冲量”订单,贾跃亭似乎又“现身说法”给市场上演了一场新大戏。所谓的“暗渡陈仓”,目前来看更像是自圆其说的一套资本闭环。
而传闻中的另一当事人长城汽车,尤其是近两年以“耿直”发言出圈的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却迟迟没有回应。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靠别人上位的合作模式对长城汽车来说,明显处于下位。如果传言不实,按照长城汽车的风格应该会直接予以否认。但随着长城汽车的持续沉默,关于贾跃亭与魏建军合作的传言愈发魔幻。
更“诡异”的是,“大忽悠”贾跃亭这一套“漏洞百出”的故事迷惑住的不止资本市场,甚至还有美国相关部门。有报道称,贾跃亭正致力打造美国新能源的规则与标准。7月23日,贾跃亭计划在华盛顿国会山俱乐部举办产业交流会,和美国议员、官员们聊聊汽车关税、补贴和新能源发展趋势。贾跃亭试图用“造车梦”,打通美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当然,截至发稿,产业交流会尚未有最新进展消息。
有趣的是,“疯狂”的传闻令贾跃亭的造车故事再次蒙上了一层“光环”。尽管十一年来造车进度仍停留在PPT中,但贾跃亭的“大戏”从未停歇。
出走美国后,贾跃亭在过去十年还债百亿元,截至2025年上半年,其在中国境内仍有约140亿元债务。而自2014年创立至今,FF已斩获超50亿美元融资,成为全球商业史上最坚韧的“造车梦”。在最新获得1.05亿美元融资后,贾跃亭又一轮新戏正在开演。
长城困局
无论传闻真实与否,长城汽车被“合作”背后,是其增长乏力的困境与破局的急迫。
2024年开始,长城汽车选择不再激进转型,而是利润优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城汽车慢了下来。尽管利润确实得以提升,但其销量却逐渐掉队。
二季报显示,长城汽车营收523.48亿元,同比增长7.78%;净利润45.86亿元,同比增长19.46%。财务数字增长背后,销量加成却并不突出。数据显示,1-6月,长城汽车销售新车57万辆,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尽管上半年整体上销量保持了上升趋势,但与业内同行相比,长城汽车1.81%的增长数据,其实不算好看。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002594)累计销售214.6万辆,同比增长33%;吉利汽车(00175)销售140.9万辆,同比增长47%;奇瑞汽车实现14.5%增长,上汽集团(600104)销量也同比增长12.4%。
对比2021年喊出“2025年要实现年销400万台、新能源车占比80%(320万辆)、营收超6000亿元”的宏伟蓝图,如今看更像魏建军一时兴起放的“高射炮”。即便是后来预期的2025年130万销量目标,目前来看半年也仅完成了四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长城汽车的规划中,2025年海外市场是重点发力方向,拟通过生态出海和本地化深耕,根据市场需求快速将国内新上市的车型推向海外。而出于对海外市场的自信,长城汽车将2025年海外销量目标定在了52万辆;相较2024年45.41万全年销量,目标增长约14.51%。然而现实是,长城汽车上半年海外销售19.8万辆,仅完成目标的38%。
海外市场增长乏力,或许是这场“合作猜想”背后的主因所在。但深层来看,这种合作模式隐患大于利益,毕竟,FF并无自有平台,所有车辆依赖外采,一旦供应链出了问题,这种“借船出海”行为几乎将毫无抵抗风险之力。而贾跃亭,也没有第二个平台可用。对于长城汽车而言,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并且,按照魏建军此前所说,出海是他这一代汽车人的天命。在他看来,“我们不能好大喜功,我们应该奔着汽车强国去,安全和质量都是用成本来构建的,光是一味地便宜,产品质量极其堪忧。”魏建军甚至还曾直言,“那些财务造假者、产品造假者、不诚信者,就不应该在这个牌桌!”
尽管彼时魏建军并未直接针对谁,但目前来看,句句都可以直指贾跃亭。长城汽车的出海和增长困局,魏建军会给出怎样的解答?
(文章来源:财中社)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