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TCE第一股”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维立志博价值揭秘正当时

智通财经
Yesterday

今年以来,港股IPO市场迎来近十年最强劲的复苏态势。在流动性环境改善、上市制度优化以及投资者信心持续修复等多重利好因素驱动下,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数据显示,上半年港股市场已完成35宗IPO项目,累计募资金额达959.2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758.8%,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募资额较往年同期有明显增长,而且上市公司质量也有大幅提升。

值此之际,有着“中国TCE第一股”之称的维立志博于2025年7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9887。此次IPO,维立志博全球发售约3686万股股份(不含绿鞋),发售价为每股35港元,每手100股。其中散户认购倍数达3494.8倍,创造了港股18A医疗创新板块的历史最高记录;机构认购高达40.8倍,创过去四年港股18A医疗创新板块的历史新高*。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在本次发行引入的9位基石投资者全部都是专业的国内外头部医药投资机构,包括正心谷资本、高毅、OrbiMed、TruMed、腾讯、易方达、睿远、SAGE和汉康资本等明星机构,累计认购1547万股股份,共计认购6900万美元。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香港)为公司联席保荐人。

那么作为下一代肿瘤免疫疗法的领跑者,备受资本青睐的维立志博的真实价值到底几何呢?

差异化创新构建核心优势

免疫治疗是现代肿瘤治疗的三大支柱之一,近年来市场增长迅猛。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2025年全球肿瘤免疫治疗市场将达971亿美元,并将持续以17.3%的复合年增长率于2030年增长至2160亿美元,达到全球肿瘤治疗市场的一半。

在这一万亿规模的蓝海市场中,免疫治疗也正迈入以多靶点协同、多技术平台融合为标志的2.0时代,行业格局正在重塑,中国创新药企凭借差异化战略实现弯道超车。作为行业中的创新标杆,维立志博通过极具前瞻性的管线布局受到市场的热烈关注。

据招股书显示,维立志博于2012年成立,是一家临床阶段生物科技公司,公司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创新疗法的发现、开发及商业化,以满足中国及全球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方面未获满足的医疗需求。

截至目前,维立志博已开发出设计合理且多元的管线,包括14款候选药物,分别为针对肿瘤的3款单克隆抗体、5款双特异性抗体、3款抗体偶联药物(ADC)及1款双特异性融合蛋白,以及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1款双特异性融合蛋白及1款三特异性抗体。在公司管线的14款候选药物中,6款已成功进入临床阶段,包括1款核心产品及3款主要产品,且研发进展都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彰显出其在创新药研发领域的强劲实力。

其实说起维立志博就不得不提公司独具特色的差异化创新策略。公司通过重点布局T细胞衔接器(TCE)、肿瘤免疫2.0(IO 2.0)和抗体偶联药物(ADC)三大领域,构建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研发管线。

作为双/多抗药物研发的一个重要方向,TCE疗法是一种通过双特异性抗体或多特异性抗体将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从而激活T细胞攻击靶细胞的免疫疗法。与ADC相比,TCE的细胞毒性仅依赖于宿主自身的免疫系统,激活和持续扩增人体内占大头的非肿瘤特异的T细胞,而非化学有效载荷的细胞毒性,且主要攻击休眠状态和积极分裂的癌细胞,拥有更好的安全性并且带来更加持久的缓解时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TCE赛道近年来持续受到追捧。2024年全球TCE领域交易总额突破40亿美元,其中中国License-out交易成为这场盛宴的主流玩家,占比高达93.6%。预计到2030年,中国TCE市场将达到83亿元,2024-2030年CAGR达67.4%,TCE赛道的市场前景可谓广阔。

作为中国TCE第一股,维立志博2018年就已开始布局TCE赛道,随后于2020年建立LeadsBodyTM专有技术平台,截至目前已布局6款差异化TCE管线产品,成功建起覆盖血液瘤、实体瘤及自免三大疾病领域的TCE产品矩阵,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在临床数据展示出能够成药的为数不多的TCE平台型生物制药公司。

以主要管线LBL-034为例,其采用2:1非对称结构,拥有两个靶向GPRC5D的结合位点和一个CD3靶点,能精确控制CD3和肿瘤抗原的结合强度,通过精准的空间位阻分子结构设计,做到只在肿瘤微环境中条件激活,从而有效减少细胞因子风暴风险,降低系统性毒性。

公司的技术优势也成功在临床研究中得到认证,且疗效水平优于主要竞争对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11日,在针对复发性╱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单药疗法的I/II期试验中,观察到剂量为200μg/kg及以上时,客观缓解率为77.8%;且剂量为400μg/kg、800μg/kg时,客观缓解率达到80%-90%,非常好的部分缓解或更深程度缓解(≥VGPR)疗效比率分别为61.1%、100%。相比之下,迄今为止唯一获批的靶向GPRC5D的双特异性抗体TALVEY®(塔奎妥单抗)的公开临床数据显示,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剂量为800μg/kg时,客观缓解率为64%,≥VGPR疗效的比率为52%。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尽管当前TCE疗法研发主要集中在血液肿瘤领域,但维立志博凭借其差异化创新策略,已在更具市场前景的实体瘤治疗领域建立了先发优势。公司有多款实体瘤TCE产品目前在临床前和临床阶段,包括LBL-054(CDH17/CD3)用于胃肠道实体瘤,LBL-033(MUC16/CD3)用于治疗MUC16高表达的实体瘤,特别是针对卵巢癌、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等妇科癌症。

日前,公司更是将TCE技术与ADC平台融合,推出创新产品LBL-058。该产品在2025年的AACR年会上一经亮相就受到全球市场的热烈关注。作为全球首创的TCE ADC新品类产品,LBL-058利用公司专利Linker-payload技术平台构建,创新性地整合了DLL3×CD3双特异性抗体骨架与新一代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TOP1i)细胞毒载荷,实现了T细胞杀伤与payload细胞毒杀伤效应的协同作用。

在智通财经APP看来,维立志博有望通过"技术创新-临床验证-商业转化"的发展模式,使TCE平台不仅成为短期发展最具看点的部分,更是支撑公司冲击全球Biopharma的关键技术引擎。随着适应症的边界不断拓宽,相关市场空间的“天花板”也将被打开,公司的技术优势也将持续转化为长期价值。

多元布局领跑肿瘤免疫治疗2.0时代

而LBL-024作为维立志博在IO2.0领域的核心产品,开创性地采用PD-L1/4-1BB双特异性抗体设计,成功攻克了4-1BB这个肿瘤免疫明星靶点开发的行业难题,成为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款进入注册临床阶段的4-1BB抗体药。值得特别指出的是,4-1BB作为激动剂,能够重新激活衰竭的T细胞并大量扩增,因此特别适合治疗PD-1/PD-L1耐药的或无效的所谓冷肿瘤。为此,LBL-024目前布局了存在大量未满足临床需求的肺外神经内分泌癌(EP-NEC)、小细胞肺癌(SCLC)、胆道癌(BTC)、卵巢癌(OC)、非小细胞肺癌(NSCLC)、食管鳞癌(ESCC)、肝癌(HCC)和胃癌(GC)等,均已获批开展临床研究,并已在肺外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肺癌、胆道癌、卵巢癌等多个癌种看到令人兴奋的临床效果,有望成为一款具有前景的针对广泛适应症的有效抗肿瘤药物。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LBL-024选择了肺外神经内分泌癌作为LBL-024的首发适应症,仅用不到两年半时间就完成了从首次人体试验到关键性临床研究的跨越,这一快速推进的研发进程彰显了维立志博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创新实力。

作为全球首个已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的靶向4-1BB受体的疗法,其使4-1BB可能成为继PD-1/L1、CTLA-4及LAG3后全球第四个获批上市的免疫治疗靶点,为其治疗各种实体瘤提供广阔机会。目前,该药物已获NMPA授予治疗后线肺外神经内分泌癌的突破性疗法认定,并获得美国FDA授予的治疗神经内分泌癌的孤儿药认定。

其实,在LBL-024的首发适应症的选择上,就能看出维立志博极具战略眼光的商业化路径设计。智通财经APP注意到,肺外神经内分泌癌作为罕见肿瘤,存在巨大的未满足医疗需求,相关市场竞争格局宽松,突破性疗法和孤儿药的认定也在政策上为药品的商业化提供了绿色通道,从而使其能快速进入市场,并进一步寻求广泛的适应症扩展机遇,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产品的商业价值。

这一“高效”的路径可谓“多管齐下”,既能使其短期验证疗效,又为长期发展预留空间,展现了公司在差异化临床开发上的战略眼光,有望复制PD-1"小适应症切入,大适应症爆发"的成功路径。

综合来看,通过三大领域的战略协同与创新融合,维立志博成功构建了覆盖肿瘤治疗全周期的技术矩阵。这种“IO2.0+TCE+ADC"的创新布局不仅形成了独特的技术协同效应,也使公司在全球肿瘤治疗领域建立了差异化竞争优势。基于平台间的深度整合,维立志博能够针对不同肿瘤类型的治疗需求,提供包括免疫调节、靶向杀伤和精准递药在内的全方位解决方案,显著提升了应对复杂临床挑战的能力。作为始终专注“创新”的行业先行者,维立志博成长的“天花板”也持续被拓宽。

智通财经APP认为,维立志博已在差异化创新、管线布局两大维度拥有显著的竞争优势,更将通过资本助力加速管线推进和平台升级,进一步强化其在生物医药行业的领军地位。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不仅是一次布局TCE赛道的机遇,更是参与中国创新药企从"跟随创新"向"源头创新"战略转型的长期价值投资。从估值维度看,凭借优异的基本面与免疫治疗这一万亿美元级蓝海市场广阔的想象空间,作为“中国TCE第一股”维立志博,上市后有望收获不俗涨幅,实现价值的快速跃升。

*不包括交易规模低于5000美金的项目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