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大幅预增!券商股或迎多方利好共振

券商中国
Yesterday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在A股突破3600点之际,被称做“牛市旗手”的券商指数自4月8日低点以来,累计涨幅超25%。即便如此,券商股仍可能迎来基本面和资金面共振,且个别券商股股息率在2%以上,虽然不敌银行等红利股,但也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近日,至少有28家上市券商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纷纷报喜,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绝大多数超过了50%,其中也不乏预增超过100%的大型券商,如申万宏源国泰海通等,国联民生华西证券甚至预增超过10倍。

虽然部分券商业绩因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但当前资本市场交易的火热程度有望带动券商业绩增长,二季度偏股型基金对非银金融的配置仓位也仍在低位,同时在政策引导下,券商更重视ROE的提升,这一板块的热度或将持续。

业绩预增支撑基本面

7月25日,浙商证券发布半年度业绩快报称,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12亿元,同比下降18.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9亿元,同比增长46.54%。

目前,至少有28家上市券商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最小的也有40%,绝大多数预期增长都超过了50%。

其中,一些大型券商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增超过了100%。比如申万宏源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亿元—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66%—111.46%;国泰海通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2.83亿元至159.57亿元,同比增长205%—218%。

还有个别券商业绩由于去年同期基数低,业绩预增幅度甚至超过了10倍,比如华西证券业绩预告显示,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4.45亿元—5.75亿元,同比增长1025.19%—1353.9%;国联民生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11.2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0.41亿元,同比增长约1183%。

总体来看,上市券商业绩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抓住市场带来的机遇。上半年A股市场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带动券商自营投资业务收入、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等出现大幅的增长。

据财政部最新披露,上半年我国印花税收入1953亿元,增长19.7%,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785亿元,增长54.1%。

券商股或迎多方利好共振

按7月25日的收盘价计算,A股突破3600点之际,券商指数自4月8日低点以来,累计涨幅达到26%。

但即使已连续上涨了两个多月,作为“牛市旗手”的券商股仍可能迎来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等多方利好共振。多家券商非银研究团队认为,券商股目前的估值水平还有空间,主要依据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基本面支撑:市场交投活跃,券商股业绩大幅预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多数超过50%,下半年也有望继续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带来的机遇。

二是资金面支撑:二季度偏股型基金持有的非银金融仓位提升了0.5个百分点,但占比(1.5%)仍在低位,相比全A配置标准占比低了4.3个百分点。

三是政策面支撑:《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修订草案)》将净资产收益率(ROE)最高加分值从1分提升至2分,同时取消营业总收入指标,鼓励上市券商重视ROE的提升。

四是估值还不算太高:多数券商股的市净率都在1倍出头,只有10家左右的上市券商市净率超过2。从分红的角度看,目前仍有6家上市券商的股息率在2%以上,超过10年期国债收益率。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短期板块受市场追捧热度过高,可能会遭遇资金获利了解带来的调整,投资者需注意风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