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爷爷不泡茶,原材料占比50%的生意谁在做

蓝鲸财经
25 Jul

作者|市象 古廿

跑得快不代表能活下来。

“高单量,高活动,高成本。”有开了多家门店的加盟商对“市象”总结爷爷不泡茶这门生意时称:“单量很可观,一些不错的单店可以做到22万的月流水,但是品牌的各种优惠活动太多了,实际到手差不多15万。”

“这些钱里面还有一个大头是原材料成本,能够占到50%以上,扣完这些加上房租、人力、水电等成本,净利润差不多三四千块钱。”还有长沙地区的该品牌店长透露:“这个生意就是看着热闹,我们老板说他5月、6月这两个月合计只赚了两三万。”

从品牌视角来看,数据表现可能更优秀一些。据《姚兰 Yvonne》自媒体最新消息,爷爷不泡茶2024年净利润约为7000万元,2025年预计实现净利润3亿元。以1200门店估算,相当于去年单店净利润可以赚到将近6万元。

这个数字在行业中并不算低。以霸王茶姬为例,2022年门店规模在1000家左右时,净利润亏损9072万元;但到2023年扩张至3500家门店后迅速扭亏,实现净利润8亿元;2024年门店破6000家时,更是一举拉高至超25亿元的净利润。

可见,规模效应对于盈利能力的支撑作用,在行业中极为关键。

可能是为了进一步提速,近期爷爷不泡茶也密集上线一系列动作。先是最近的电梯广告中,爷爷不泡茶请来舒淇担任品牌代言人,并高调宣布首创的“荔枝冰酿”累计售出3800万杯。紧接着,品牌又一口气对外发布四项市场地位声明:荔枝冰酿行业首创、米酿类奶茶销量第一、行业增速第一、最受年轻人欢迎品牌。

凭借这套组合拳,爷爷不泡茶快速在消费者端建立起流量认知的高地。但站在加盟商视角,这门打着“三高”标签的生意,依然有待进一步优化收益模型——尤其是在让加盟商“真金白银”赚到钱这件事上。

要想从新锐品牌跃升为主流品牌,仅靠声量还不够,更关键的,是如何把热度转化为一套可持续的盈利机制。

01 原材料占比50%的生意谁在做

“原材料占比可以达到50%以上,加上一些优惠活动,虽然品牌热度带来的流水不错,但是加盟商想要赚钱并不容易。”上述加盟商吐槽。据数据统计,目前主流的几个上市茶饮品牌的原材料成本基本在35%-45%的区间。

“市象”此前和霸王茶姬的头部加盟商交流时,一个主流的加盟共识是:做餐饮加盟主要看两个要素,一个是品牌热度,如果没有热度,讲什么都没有用;另一个就是数据模型,食材成本会不会超过35%。

“高过40%这个是非常敏感的。只要超过40%,我可以直截了当的告诉你,这个生意没法做,做不了,一点容错性都没有。除非你有非常高的月流水来支撑他,你才有可能赚到钱,不然的话你做不下去的。”

从数据来看,以原料成本占比评估一门茶饮生意具有一定准确性。有券商统计的上市茶饮单店模型数据显示,目前主流的五大上市茶饮品牌中,食材成本超过40%的品牌主要是古茗和蜜雪冰城两个万店品牌,位于45%-49%的区间范围。

其中古茗主打个体户加盟商,加盟者挣得是替代员工省下的辛苦钱。蜜雪冰城走的是薄利多销的性价比路线,加盟商挣得是多店流水下极致效率的钱。尽管如此,更高的原料成本还是使得这些品牌的加盟商利润低于霸王茶姬。

“市象”拿到的店铺营收截图显示,一家月销9000多单的门店,营收流水23万左右,实收15万左右。

其中实收和流水之间的第一层缩水,来自占比56%左右的外卖订单,相比到店单会有更多的优惠活动。实收到手之后,第二层影响净利润的缩水就是占比50%的原料成本。据了解,高昂的原料成本,主要和其运营模式有关。

有接近该品牌的内部人士透露:近期刚端掉的一个假供应链的窝点,原材料成本高导致的私采现象仍然还是治理重灾区。据了解,和主流加盟品牌总部一层扣点的运营模式不同,目前爷爷不泡茶的原料需要经过品牌方和代理商的两层扣点。

没有极致效率的运营模式下,往往导致加盟商到手的原材料成本远高于其他品牌。以茶叶为例,市场50元一斤的茶叶,加盟商从总部进货成本180元。

不过爷爷不泡茶品牌总部曾对外声明,在全国没有任何形式的加盟代理。

一些考察过该品牌的头部茶饮加盟商透露:“这个品牌的流水不错,加上总部做的一些代言活动和品牌营销,相对低的加盟门槛,对于不少被主流茶饮品牌拒绝的创业者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02 巨头缝隙下的新势力

整个茶饮市场的加盟节奏,已经被“上市”这道分水岭划开了。

一边是已经上市或冲刺上市的头部品牌,开始集体收紧加盟“提门槛”。蜜雪冰城在招股书里写得很直白:2023年,全国递交加盟申请的只有不到5%被批准。茶百道也类似,只有约7%的候选人最终拿到加盟资格。

背后逻辑不难理解:一是品牌基数已经足够大,不需要靠放量扩张;二是上市企业得考虑品牌形象和运营稳定性,跑马圈地成为过去式。于是,头部品牌的加盟节奏变慢,扩张方式趋于稳健。

而另一边,则是另一种故事。那些还没上市的连锁品牌,开始主动“降门槛”,反向捡起头部品牌看不上的加盟商——这批人也试图在巨头缝隙里捡金子,集体捧起一个个新的网红品牌。

截止到今年4月,爷爷不泡茶以1778家门店总数量反超奈雪,跻身茶饮新势力,平均每天开出2.7家。

过去一年,对于这个新锐品牌,市场的声音分为两种:一种是几乎整个新茶饮行业玩家都不容忽视的增长速度,仅用一年开出千店,接着去年底联合创始人于丽娜喊出2025年冲刺5000店的目标。

开源证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到6月份,爷爷不泡茶全国共计2007家门店。其中1-6月份分别新增211、30、48、182、125、95家,整个上半年合计净增长691家。作为对比,去年拿到阿里融资的新锐品牌茉莉奶白同期净增503家。

在主流奶茶品牌中,只有蜜雪冰城和古茗在上半年分别以6443家和1230家的净增门店数量,跑赢这一茶饮新势力。但是如果换算为门店增速的话,上半年保持66%门店增速的爷爷不泡茶仍然拥有绝对的增速领先优势。

尽管如此,按照这一增速趋势,爷爷不泡茶今年年底仅有望达到3000家,距离冲刺5000家门店的目标有着明显差距。

因此有另一种声音认为,逆势狂飙的爷爷不泡茶达到千店之后完成0-1的早期阶段,但是1-10的阶段可能面临门店增长之外的内部组织力、外部供应链等品牌的内功考验。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市场热度居高不下,爷爷不泡茶在资本市场目前尚未有公开的融资记录。根据美团平台2024年全国甜点饮品类高增速热搜词显示,热度TOP3分别为:爷爷不泡茶(194.9%)、霸王茶姬(167.5%)、茉莉奶白(127%)。

茉莉奶白在去年拿下了茶饮赛道唯一一笔亿元级融资,霸王茶姬则在年初成功赴美上市,二者都完成了“热度—加盟—资本”之间的闭环。相比之下,热度榜第一的爷爷不泡茶,至今还没有公开明确的资本动作。

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爷爷不泡茶公共事务总监刘栋称:“当新茶饮同行用融资额造势时,我们更愿意把资源投向产品研发。”同时他透露:“我们至今未接受任何融资,所有资金均来自创始人自有投入。”

最新的市场消息是,据《姚兰 Yvonne》自媒体消息,爷爷不泡茶正以20亿元—25亿元估值寻求融资,已有头部美元基金上会。

对此,一位茶饮从业者评价:“消费市场的热度,会带动加盟商的热情,加盟商的热情,又反过来吸引资本市场介入。只有这三者形成闭环,才算建立了一个真正的品牌共识。”

这位人士进一步指出:“并不是说拿到投资的品牌一定能跑出来,但从专业财务投资人的角度,资本能不能进场,至少说明这个品牌的单店模型是成立的。”他举例称,“比如茶颜悦色,即使没有全国大扩张,也拿到了不少资方的认可与资金。”

03 不年轻的新锐品牌

虽然2024年才进入千店阶段,但爷爷不泡茶并不是一个茶饮新手。

事实上,在加速开店之前,爷爷不泡茶在新茶饮行业的存在感并不强,很多消费者甚至可能都没听说过。但它其实是一个在2018年诞生于武汉的新茶饮品牌,彼时正是喜茶、奈雪的黄金时代。

爷爷不泡茶最初名字其实叫“爷爷泡的茶”,取自周杰伦的同名歌曲,一是创始人为了致敬偶像,二其实也有蹭热度的意味。

当时主要售卖品类中规中矩(如波霸奶茶、仙草奶茶等常规台式奶茶产品,以及芝士茗茶、鲜果茶等当时较火的品类),当时在新茶饮行业中并不出名,只在武汉当地拥有一定知名度,开出20家左右直营店。

来到2020年,该品牌进行战略调整:形象2.0升级,定位水果鲜茶。但此时这个品牌依然默默无闻,仅是武汉的区域性品牌。直到2022年,出于版权考虑,品牌正式更名为“爷爷不泡茶”,并开启升级扩张之路。

这一年爷爷不泡茶正式开放加盟,以较低门槛的加盟,精准锚定了二三线市场的投资者承受能力,如今的门店遍布全国多个省份,从一个湖北地方品牌晋升为全国性品牌。

对于开放加盟,爷爷不泡茶联合创始人于丽娜曾表示,要做一个全国规模连锁化品牌,绝对不能仅仅走直营模式、一家一家拓店,而要把合作伙伴们的力量调动起来,借他们的力量把品牌核心优势放大。

借助加盟商的力量,爷爷不泡茶在两三年时间里,从一个湖北地方品牌扩张为全国性品牌,快速完成0-1阶段的积累,来到千店规模阶段。

加盟模式之外,另一个扩张的核心背后是产品能力的支持。虽然在产品方面,从某种程度而言,爷爷不泡茶被视为茶颜悦色的学徒。和茶颜悦色一样,爷爷不泡茶也主打国潮风潮,以武汉香片茶为灵感,创新出“东方香茶”概念。

但是和同类竞品们一样售卖轻乳茶之外,这个品牌的招牌产品也具有湖北的地域特色。比如其招牌产品是加入了湖北孝感桂花米酿的“荔枝冰酿”,既不属于纯粹的原叶鲜奶茶,也称不上是水果茶,酒酿源自湖北孝感。

后续的产品创新,诸如咸宁桂花、苹果冰酿等产品也延续湖北地域性的标签。从最早的街头奶茶时代鲜果茶时代,再到轻乳茶时代,作为一个完整经历奶茶1.0到3.0时代周期的品牌,爷爷不泡茶的基本功并不算扎实。

门店高速扩张下,一些品牌运营的基础能力开始暴露出来。

除了引发消费者不满的“半杯奶茶”现象外,此前,该品牌曾因“六周年限定保温杯”生锈问题被投诉。最新的舒淇代言活动物料,也因为印刷文字错误,被不少消费者吐槽。消费数据显示,涵盖食品安全、价格欺诈、服务态度差等多方面情况的相关投诉多达百余条。

极海品牌监测数据显示,去年的1200家门店分布在24个省份163个城市,平均每个城市7.3家门店,其中门店数量不超过3家的城市就有88个,占比近6成。在文章中指出,爷爷不泡茶门店过于分散,给供应链、品控和管理带来了新的压力。

因此,当一个品牌启动拓店计划时,或许唯有持续维持高速扩张的品牌热度,才能以更快的增长节奏和更大的规模效应,对冲眼下的经营压力与结构性矛盾。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