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最近,A股市场的活跃度上升明显!
7月25日,A股三大指数小幅震荡,前期涨幅较大的板块出现调整,AI概念股集体走强。此外,医药、医疗器械板块也大幅冲高,易明医药、天目药业、誉衡药业、康泰医学、正川股份等盘中直线拉升至涨停。不过午后,部分个股打开了涨停板。
从消息面来看,医药、医疗器械板块迎来三大利好消息:
第一,集采政策优化,不再唯低价论。有分析指出,这一调整将有效遏制恶性价格竞争,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第二,国家医保局近日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第二场。在座谈会上,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主要负责人介绍了医保价格政策赋能药械创新的新举措。
第三,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功能提升方案(2025—2027年)》,计划到2027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
来看详细报道!
集体异动
今日盘中,医药、医疗器械板块大幅异动。其中,CRO指数一度大涨超3%,Wind医疗器械精选指数一度涨近3%。易明医药、天目药业、誉衡药业、康泰医学、正川股份等一度直线涨停,振东制药、博腾股份、亚太药业、康龙化成等纷纷跟涨。
7月2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集采“反内卷”,不再以最低价作为参考,提高质量保证要求,释放积极信号。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施子海表示,近期第十一批集采工作已经启动,国家医保局研究优化具体规则,在中选规则方面,优化价差的计算“锚点”,不再简单的以最低报价作为参考,同时,对于报价最低的中选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的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中信建投指出,近期“反内卷”“集采优化不再唯低价论”背景下,若集采未落地的赛道降幅缓和,集采已落地的赛道温和续约或联动,板块估值和业绩确定性有望迎来修复。看好医疗器械行业拐点机会,下半年板块机会将逐步增多。预计三季度多家公司将迎来高增长,产品创新有望产生持续催化、国际化和并购打开长期空间。
光大证券表示,集采“反内卷” 清除低质产能,为优质企业腾出市场空间,“价格战”升级为“价值战”;创新药支持政策则为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打开成长天花板。平安证券也表示,集采政策持续优化,预计将在下半年推出的国家集采和省际联盟集采规则中有所体现,估值压制持续减弱;同时支付端有望持续鼓励创新,这对于质量把控严格具备创新和服务优势的头部企业更有优势,而集采对于竞争格局的影响也有望减弱,头部企业有望进一步提升份额,长期业绩增长预期逐步稳定。
中信证券认为,集采优化后市场情绪修复,以及医药真创新和真国际化时代迎来回报,关税背景下自主可控产业链布局都将在下半年迎来较多的催化剂,从而带动板块的稳步向上。建议从横向维度上继续围绕创新驱动和国际化+自主可控+院外营销模式改革三个领域进行布局。
利好不断
除了上述利好消息外,医药、医疗器械板块最近两天也迎来了另外两则利好消息。
7月25日早间,国家医保局官网发布消息称,为落实《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创新药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就医用药需求,近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第二场。10余家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医药类投资公司和新闻媒体单位的代表介绍医药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投资等情况,并提出意见建议。
据悉,在座谈会上,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家医疗机构分享了无管技术、脑机接口等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情况,6家医药企业分享了创新药械的研发生产情况。
座谈会上,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主要负责人介绍了医保价格政策赋能药械创新的新举措,如统一新设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推动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加快进入临床应用;研究实行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分类优化挂网服务,鼓励药品研发创新;助力中国创新药械走向世界,促进医药全球化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管理司司长杨霆表示,在研发管线方面,中国目前创新药的研发管线占到了全球的大约1/4,在临床试验上我们每年有大概3000个项目正在开展临床试验,这都在世界上居于前列。
据了解,国家药监局下一步将着力增加政策供给,引导和鼓励企业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开展创新药研发。杨霆表示,“我们在完善创新药临床试验的方案中,明确将临床有价值,有治疗重大疾病,全球同步研发和国际多中心临床的产品,列为我们重点支持和鼓励的项目。”国家药监局还将完善药品审评审批程序和规则,提高研发质量和效率,鼓励多联疫苗、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研发创新等。
另外,上海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又有重磅支持政策出炉。7月24日下午消息,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功能提升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对标国际一流,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加快建设“要素集聚、生态完备、配套齐全、活力四射”的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致力打造全球创新药械首发地、科学家创业首选地、制度改革首创地。到2027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创新药械产值占比达到35%—40%;三年新获批自主创新1类新药15个以上,新机制、新靶点创新药2—4个,全球首发产品实现倍增;培育百亿级创新药企1—2家,新增五十亿级单品1—2个;10个以上自主创新药械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
《方案》提出,加强新兴赛道、未来产业培育。聚焦通用型免疫细胞、干细胞、基因等新兴治疗技术,在实体瘤、自免疾病、退行性疾病等领域不断突破;聚焦抗体偶联药物(ADC)、双抗、RNA、新型核药等平台型技术,在新靶点、新机制原创新药上不断突破;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AI智药、前沿诊断、高端影像设备、医疗机器人、脑机接口等领域不断突破;聚焦生物合成技术应用,在特医食品、生物农业、生物材料等领域不断突破。加快推动新兴赛道、未来产业产品技术的本地化生产和商业化应用。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责任编辑:凌辰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