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拟收购香港佳宝超市背后,香港本地商超要急了

蓝鲸财经
25 Jul

出品|新品略财经 吴文武

京东拟收购香港佳宝超市背后,内地商业巨头正加速进入香港市场,这下香港本地商超要急了。

01京东拟收购香港佳宝超市

进击中的电商巨头京东,近期市场动作频频。

京东为了做好外卖,在北京市场试水首家“七鲜小厨”自营外卖门店,主打外卖+自提模式。京东在7月22日一天内官宣领投了三家具身智能头部企业。

京东在商超领域加码新投资,这次将目光投向了香港市场。据多家媒体报道,京东拟收购香港佳宝食品超级市场(以下简称:佳宝超市),引发市场关注。

最先据港媒报道称,京东集团斥资40亿港元收购佳宝超市约七成股权,收购协议已于4个月前完成签署,涵盖佳宝零售网络、物业资产及分期支付条款。

据悉,收购协议含“过渡期”条款,京东不会立即接管业务,京东在此期间暂不介入日常管理,佳宝创始人林晓毅等代管3年,人事及运营并没有出现大变动,过渡期结束后再确认下一步动作,双方将最终确认交接方案。

有媒体引述接近京东方面的消息人士称,实际交易金额远没有40亿这么大,具体官方信息或还要等到8月份进行公布。

不过,京东回复媒体称,爆料信息内容与事实情况存在较大偏差,后续请以京东官方公布信息为准。

为了配合交易,佳宝超市母公司多泰投资及海锋食品已向合作商户发出通知,宣布启动业务重组,其核心业务将转移至新成立的“佳宝超级市场(香港)有限公司”,该公司由交易方与林晓毅共同全资持有。

虽然京东还未正式官宣收购佳宝超市,结合媒体报道及佳宝超市方面的市场动作等看,预示着京东收购佳宝的消息或在不久后将会靴子落地。

身为电商巨头的京东,为何要选择收购佳宝这家香港本地知名商超呢?

在《新品略财经》看来,京东收购佳宝超市,意图很明显,是想进一步发力香港市场的零售业务。京东想通过自己的供应链优势,进一步丰富香港零售消费市场的供给。

一家企业进入国际(区域)市场,其中最常见的市场策略就是收购当地企业,能利用被收购企业的品牌、门店网络、资产和资源,能快速适应本土化(当地化)。京东收购佳宝超市,目的也是如此。

公开资料显示,佳宝超市成立于1991年,是中国香港地区知名的连锁商超之一,目前在香港地区拥有超过90间门店。

实际上,京东早就在发力香港市场,最近一两年更是在不断加码发力香港市场。

去年9月,京东官宣初期15亿元投资香港市场,用于商品价格、物流补贴、服务优化,香港消费者购买京东自营商品,满188元人民币免运费、最快次日达。

香港已经是京东正在不断发力的一大国际市场,除了发力电商业务外,京东拟收购佳宝超市,意味着京东将会继续加码发力香港的线上线下零售业务。

京东拟收购佳宝超市,京东也向市场讲出了国际化业务的新故事。

02香港本地商超要急了

京东拟收购的佳宝超市,虽然门店数量规模不及惠康、百佳,但毕竟是香港本地区的一大老牌商超品牌,自然会引发香港本地区居民,特别是会引发香港零售行业的关注及热议。

整体看,最近一两年香港零售业市场数据不容乐观,特别是2024年的零售业数据持续下滑,进入2025年之后香港零售业仍在继续陷入困境中。

据香港政府统计处数据,2025年3月的零售业总销货价值的临时估计为301亿元,较2024年同月下跌3.5%,这已经是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价值连续13个月下跌。与2024年同期比较,2025年首季的零售业总销货价值的临时估计下跌6.5%。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香港零售业,当然包括商超行业经营者们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日子当然也不是那么好过。

时间回到10年前,那时候香港被誉为是购物天堂,港货的进口身份,代表着高端和品质,无论是奢侈品,还是服装用品,哪怕是香港的药品都代表着“高级”,那时候的香港零售业商们能躺赢。

那些年还催生了港货代购行业。《新品略财经》记得,那时候经常在深圳地铁一号线、罗湖火车站经常看到不少代购从业者。

最近几年,特别是疫情之后,内地商超、购物中心林立、电商发达、直播带货、跨境电商等购物方式,而且内地购物十分方便,很多内地人,特别是深圳的居民很少去香港购物了。

就这样,香港地区的零售业、商超行业第一次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香港本地商超从业者第一次急了,内地人像过去那样涌进香港购物的场景已经不在。

最近一两年,香港本地零售业、商超行业遭受到了第二次冲击和影响,那就是越来越多的港人北上购物消费。

刚开始,很多香港人过关到深圳来购物消费、吃喝玩乐,上演了香港人买爆深圳、买爆深圳山姆的场景,多次冲上热搜, 港人北上购物消费的吸引力在于吃喝玩乐品类多,汇率原因价格更低,还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

后来随着港珠澳大桥通车,港车北上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香港人北上购物,跑到珠海、中山等城市购物消费。

港人北上购物潮下,香港本地商超经营者第二次急了,香港的购物中心、商超经营者、小商店、乃至是饭店餐厅等经营者的生意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最近一两年,香港本地消费零售行业又出现了新变量,很多内地电商、商超、餐饮等品牌加速涌入香港市场。

比如,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巨头去香港做业务,喜茶、蜜雪冰城等新茶饮品牌涌入香港市场,就连零售折扣店也去了香港市场。

内地零售商品牌进香港市场发展,必然会进一步吸引当地消费者,进一步加剧香港本地商超市场的竞争,其中香港本地商超品牌们肯定会再一次急了。

京东拟收购佳宝超市,双方优势资源相结合,能提高京东和佳宝的市场竞争力,对本地商超品牌来说又多了一份潜在压力。

更重要的是,京东未来若如期收购佳宝超市,背后也传递出了一个重磅信号,内地电商等其他商业巨头将加速涌进香港市场。

03香港本地商超该如何破局?

香港昔日辉煌的购物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香港零售业及商超的市场环境早已不同以往。

特别是内地电商商超品牌进入香港市场发展,一方面会不可避免地加剧当地市场竞争,而另一方面,从某种角度来说,也会进一步刺激和活跃香港零售业的生态。

比如,近年来,香港通过优才等人才计划引进了数万名内地人才,这些人才有不错的收入,也能带动香港消费,而且内地人才到了香港生活后,也更能同时适应内地电商购物模式。

香港是特别行政区,国际化特征很明显,是一个特别的商业市场,有自己的购物文化、购物习惯和消费特色。

尽管内地电商、商超等各类品牌加速涌入香港市场,会丰富香港消费者的购物品类和提升购物体验,但正是因为香港市场的特殊性,香港消费者仍然愿意在香港本地商超品牌进行消费。

在《新品略财经》看来,香港本地商超品牌早就应该加速求变,加速破局,香港本地零售业、商超经营者们更应该全面加速创新和求变,以满足香港本地及其他不同类型的消费者的购物需求。那么,香港零售商们该如何破局?

第一,要改变经营思维,香港本地商超经营者们应该彻底改变过去传统的经营思维和经营模式。

在以前香港购物辉煌的时代,香港商超经营者们能躺赢,坐等游客和消费者们上门消费,而现在早就是电商时代了,不仅要做好店内生意,更应该有电商思维。

内地电商品牌进入香港市场后,进一步丰富了香港消费者的购物便捷性,那么香港本地商超经营者们应该加速拥抱电商,包括提供送货上门服务等。

正是因为香港市场的特殊性,就连此前仓储会员制超市巨头山姆在试水了香港跨境直邮服务后,不及预期给叫停了,说明香港市场有很好的本地性,需要本地化经营思维的经营模式。

第二,要利其器,香港本地商超应该加快数字化升级转型,不断提高购物便捷性。

传统商超购物时代,当时以现金、信用卡等方式支付,而现在内地早就进入了电子支付时代,一个手机就能完成支付,尽管香港零售业在数字支付方面较过去还进步了很多。但仍然有零售门店现在还接受现金,不接受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这会给内地消费者带来不好的购物体验。

第三,要加速转型和创新,而且不仅仅是在电商层面,更在于产品层面。

香港零售商要加速业务转型,除了电商之外,还有更多可探索的方向。

香港零售商们应该加速产品创新,就像内地的山姆一样去打造爆品思维,去吸引消费者购买和消费。

再比如,有内地折扣零售品牌进入香港市场后,带来了低价商品,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经营思路,毕竟香港消费者,特别是香港的年轻消费者也会喜欢物美价廉的商品。

最为重要一点是,香港零售商们要有服务思维,应该放低姿态,提高服务水平,这很关键,这方面至今仍是被不少内地消费者所吐槽的地方。

粤港澳大湾区购物圈已经形成,相互融合的购物大时代已来,香港本地零售商们应该加速求变,重点服务好香港本地消费者,吸引更多其他消费者。

一位香港朋友告诉《新品略财经》,她现在常用京东、淘宝和拼多多购物。当问她,你期待香港本地零售商有什么改变时?她回复说:价格、速度、保障。

参考资料:

猎云网:京东,又一笔收购

金融界:京东零售出海第一步?拟收购香港佳宝超市 供应链优势能否复制

香港经济导报:香港零售业销货额连续13个月下跌,破局求变刻不容缓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