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日,德适生物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于港交所主板上市,华泰国际为独家保荐人。资料显示,德适生物成立于2016年9月,公司专注医学影像AI行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的销售收入计,德适生物在中国的染色体核型分析领域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30.6%。
资料显示,AI医学影像被认为是目前人工智能商业化落地最有前景的赛道之一,国内AI驱动的医学影像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由2019年的人民币1亿元增加至2024 年的人民币24亿元。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中国AI驱动的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将于2030年达到人民币401 亿元,2024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0.2%。
然而,在对招股书等相关资料进行梳理后发现,德适生物虽身披AI医疗光环,但2024年其低技术含量的Ⅱ类、Ⅰ类医疗器械贡献主要营收,核心AI产品商业化价值仍待验证。同时,染色体核型分析细分市场规模不足2亿,年增速仅6.7%,天花板明显。此外,公司现金储备仅剩557万元,裁员30%仍难止血,资金链濒临断裂。
核心产品商业价值待验证 低“AI含量”产品贡献主要营收
从产品角度看,公司核心产品包括通用型医学影像基座模型iMedImage以及基于该基座研发的AI驱动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辅助诊断系统AI AutoVision。招股书显示,AI AutoVision可提供全自动、端到端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覆盖染色体分割、计数、分析、排列以及异常提示。
公司已就该产品2025年5月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预计将在2025年底前获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这也是目前公司产品组合中唯一一款获得医疗器械三类证认定的AI产品。
此外,公司还有部分非医疗器械产品组合,包括集成数据存储、加速计算、模型训练及智能推理的智能一体化设备;集成多领域预训练模型的云端AI 服务平台iMed MaaS,该平台于2025年3月31日正式上线。
需要关注的是,尽管德适生物于招股书中使用大部分篇幅介绍其AI基座模型、MaaS技术平台的模型服务以及AI AutoVision,但相关产品并不构成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
2023年和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分别为5284.4万元、7035.2万元。而据招股书显示,2024年公司才刚刚推出基于 iMedImageTM医学影像AI基座模型及MaaS技术平台的模型服务,相关产品或服务的收入为1950万元,占当期公司总营收的比例仅为27.8%。而AI AutoVision正处于申报阶段,仍未步入商业化。
从收入结构看,基于iMedImage的分析系统及器械贡献了绝大部分营收,2023年推出模型服务之前,该部分营收占比高达83.1%。该项业务包含的产品主要为AutoVision®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MetaSight®自动细胞显微图像扫描系统、KayoFlow®自动细胞收获仪及KayoFlow®制片染色一体机。招股书中亦提到,“AutoVision®、MetaSight®及KayoFlow®的收入于近期将继续占我们总收入的重大部分。”
由公司产品示意图可以看到,上述三款产品分别获得医疗器械Ⅱ类证、医疗器械Ⅱ类证、医疗器械Ⅰ类证。医疗AI领域,二类证的功能是提供非辅助决策,包括数据处理和测量等提供临床参考信息。而三类证含金量显著高于二类证,主要用于辅助决策,包括提供病灶特征识别、病变性质判定、用药指导、治疗计划制定等临床诊疗建议等。
至于一类医疗器械,则是指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比如手术器械、X光胶片、手术衣、手术帽、检查手套、纱布绷带、引流袋等都属于一类医疗器械。
由此可见,德适生物尽管使用大部分篇幅介绍其基座模型、模型服务以及获得三类医疗器械认证的AI AutoVision,但大部分营收实质是由“AI含金量”较低的产品贡献,其核心产品及服务的商业化价值仍未得到充分验证。
招股书中提到,AI AutoVision预期将会是全球首个亦是唯一AI驱动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辅助诊断系统。但需要指出的是,其也仅是在染色体核型分析这一细分赛道占据优势。西南证券研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NMPA已共计批准107张AI三类证。
此外,从市场前景看,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市场规模较小且增速较慢。资料显示,中国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人民币1.199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人民币1.65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仅6.7%。
毛利率显著下滑 应收账款激增现金储备仅剩500余万
财务数据方面,2023年和2024年,德适生物收入分别为5284.4万元、7035.2万元;年内亏损分别为5611.6万元、4337.5万元。尽管营收增长,亏损收窄,但公司毛利率显著下滑,各期内分别为71.0%、65.5%。
其中,提供主要收入来源的“基于iMedImage的分析系统及器械”业务毛利率由2023年的76.6%减少至2024年的56.7%,为影响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的主要原因。公司在招股书中提到,该业务毛利率下滑主要是由于毛利率相对较低的MetaSight ®自动细胞显微图像扫描系统、 KayoFlow®自动细胞收获仪及KayoFlow®制片染色一体机于2024年的收入贡献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裁员降本、缩减研发费用为公司亏损收窄的部分成因。招股书显示,2023年末,公司员工数量为206人,但到了2024年末,员工人数为145人,净减少61人,比例约30%。同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支出分别为2864.4万元、2551.9万元。
从现金流表现看,报告期内德适生物一直处于现金“失血”状态,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流出4739.5万元、2977.7万元。截至2024年末,公司账面仅剩下1710万现金,而到2025年4月30日,现金储备已进一步降低至556.7万元。结合往期现金净流出情况看,剩余资金已难支撑公司维持一年的正常经营。
此外,公司2024年推出基于iMedImageTM医学影像AI基座模型及MaaS技术平台的模型服务后,虽然新增1950万元收入,但同时公司应收账款也显著提升。截至2023年及2024年,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分别为610万元、3210万元,同期贸易应收款项的平均周转天数分别为41天及99天。截至2025年4月底,贸易应收款仍有2093.2万元。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