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浪潮的驱动下,2025年的无人配送市场热潮奔涌。那些曾属于科幻电影的景象,无须人类驾驶员操控方向盘,在复杂路况中识别并避让障碍物的无人配送车正加速驶入现实。
巨头们相继入场。在第十七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中,京东物流首次发布自研无人轻卡产品“京东物流VAN”,该产品具备最高400公里满载续航能力及L4级别公开道路自动驾驶跑行能力。
不仅京东物流在积极布局,顺丰、中通等快递巨头们早已竞相布局,车辆规模不断攀升。此外,新石器、白犀牛也相继崛起,并获得资本青睐。
招商证券测算显示,以全国快递物流网点数量为基础,无人配送车的市场空间大约为4680亿元。物流巨头及多家初创公司正加速布局、扩产,竞逐这一千亿元级市场。
谈及2025年无人配送车市场发展迅猛,众多企业加码布局的现象,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汽车行业资深顾问梅松林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道,无人驾驶技术正处在爆发期的前夜,无人驾驶和无人配送两大赛道争先落地。相对而言,无人驾驶在安全性和速度方面的要求远比无人配送更为复杂。无人配送有直接的两大落地场景,即外卖和快递的最后几公里。“近几年,无人机配送大展身手,在众多场景中得到广泛使用,空地无人配送的竞争也促进了无人配送车的加快落地。”
无人配送赛道激战正酣
当“最后一公里”配送陷入人力荒与运力波动的双重困局,无人配送车的批量落地正成为破局的关键钥匙。今年4月,中通快递和新石器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会在无人配送、城市服务等末端配送场景展开全方位合作,将数字化触角延伸至收转运派的各个环节。
记者注意到,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中通快递在无人车领域已经进行了深度布局。2019年10月,中通快递获得“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成为首批获得无人物流车商用牌照的快递企业;2021年,中通快递推出车柜一体社区无人化项目,同时推出自动驾驶轻客;2023年,中通快递携手新石器,共同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配送领域的规模化落地应用。
中通快递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中通无人车已在全国多地初步实现规模化应用,可服务距网点15公里范围内的小区,提供快件短驳中转等服务,每台日均派件500—800单。
针对当下无人车投入运营的情况,上述负责人提供的数据显示,中通快递全网已有超250个网点约1000辆无人车投入运营,覆盖全国180多个城市,累计行驶里程超1000万公里。
实际上,当快递巨头在无人配送领域加速跑马圈地时,新石器、白犀牛等初创企业也快速卡位。盘古智库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记者,2025年,无人配送赛道进入爆发期的原因不仅在于市场需求的增长,技术成熟度的显著提升也是一个关键因素。随着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和自动驾驶算法的进步,无人配送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大幅提升。
“政策环境的变化也对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各国政府相继出台支持无人驾驶技术发展的政策法规,为无人配送车提供了合法运营的基础条件。”江瀚进一步告诉记者,“物流行业内部结构调整也是促使这一赛道爆发的重要原因。传统物流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和效率瓶颈,而无人配送车通过提高配送效率和降低成本,成为优化物流结构的有效手段。”
对于今年无人配送赛道的高热度,白犀牛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在无人配送赛道深耕6年的企业,白犀牛深刻感受到,2025年以来行业的爆发式增长,是技术迭代、市场需求与政策引导等多重积极因素共振的结果,这背后更离不开国家对新兴产业的战略支持。”
以无人配送的市场需求为例,上述白犀牛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场需求的刚性增长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以物流为例,随着快递年业务量持续攀升,末端配送的降本增效需求日益迫切,而无人配送在重复性、高频次场景中能有效优化成本结构。“根据武汉某客户的实际反馈,通过白犀牛无人车的协同配送,单票快递的配送成本可减少0.1元。一年节省至少18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无人配送行业企业的融资规模显著扩大。今年以来,新石器完成10亿元C+轮融资;白犀牛也完成了2亿元的B轮融资。
上述白犀牛相关负责人称:“资本与产业的协同加速了规模化进程。顺丰、鑫源汽车等产业方的支持,不仅为白犀牛带来资金保障,更实现场景资源与供应链能力的深度整合。”
前景广阔痛点仍存
虽然无人配送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在落地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像合规性、路权等问题较为突出。新石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对于无人配送车的路权划分正在逐步探索与完善中,各地政策略有差异,无人配送车的路权主要参照当地政策执行。
“新石器始终将规范经营作为企业的立身之本,所有车辆测试和上路运营行为,均在与政府主管部门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开展,严格遵循相关要求执行。”上述新石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说道。
“无人配送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安全与合规始终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公众对安全性和上路合法性的关注,体现了行业规范化的必要性,这与国家推动无人配送标准化发展的政策导向高度一致,白犀牛也始终将‘安全第一、合规先行’作为运营的核心准则。”对于安全和合规的行业问题,上述白犀牛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白犀牛高度重视运营的合规化和安全性。
针对安全性问题,上述中通快递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通智驾无人车运营管理平台在2024年4月上线运营,成为快递行业首个无人车数字化管理平台,依托中通快递的网络优势和规模优势,让全国各地运营的无人车整体实现实时数字化监测和管理,提高不同路段无人车运输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中通智驾无人车运营管理平台以地理信息数据中心为核心基础,辅以路权分配平台、运营监管平台和业务操控平台,已完成建设并推广至中通快递全国各地网点。”
江瀚称,除了合规性和路权等法律问题外,技术上的挑战也不容忽视。例如,如何在复杂的天气条件下保证车辆的稳定运行,以及如何提高车辆的自主决策能力等问题都需要解决。
对于技术迭代,上述白犀牛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实践,无人车的自动驾驶算法、高可靠性的硬件已能适配复杂城市场景。“白犀牛始终将技术打磨作为核心竞争力,在安全冗余、续航能力、智能调度等方面不断突破,让产品既能满足场景需求,也能适配政策规范。”
谈及未来无人配送车的大规模商用,梅松林告诉记者,无人配送车是一类新的交通主体要素,需要明确这个全新主体要素的责任和权利,定义这个全新的主体要素同已有的主体要素之间的关系,哪些场景可以接受这个新的主体要素,很多规范和标准需要从零开始创建,没有先例可以参考。“好在我们的总体大方向是积极鼓励支持无人配送车的落地,可以在保障基本安全的前提下大胆尝试,积极寻找最适合的落地场景,快速迭代,建立成功样板。”
“依托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体系,我们也始终持续与物流、零售、本地生活等各领域的企业展开深度合作。”上述白犀牛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白犀牛已经实现了在快递物流、商超零售、生鲜配送、安防巡逻等9大应用场景的落地。白犀牛注重在满足不同场景基础需求的同时,持续拓展技术应用的边界,让无人配送的价值在丰富的场景中逐步显现。”
对于不同场景的差异化特点,上述白犀牛相关负责人称,在保持核心安全与效率标准的前提下,白犀牛对场景特性进行了精准化的功能优化,既确保服务的稳定性,也让技术应用更贴合实际场景的运行逻辑。“我们通过构建一体化的运营管理体系,实现不同场景下资源的高效协同与统筹调度,这既提升了技术落地的适配效率,也为更多场景的拓展奠定了可复用的基础。”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