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印象中,联想(00992)或许还是一个传统的PC厂商。但是,在这场人工智能浪潮中,联想早已悄悄投出了一个覆盖全生态、多场景的AI帝国。
智通财经APP获悉,在联想创投2025年CVC创投周上,展示出了联想集团在AI领域的投资蓝图。这张版图以“全栈AGI(通用人工智能)”为核心,从算力基础设施到终端应用场景,从技术基建到生态协同,既锚定当下产业痛点,又前瞻未来十年技术浪潮,形成了“投资+赋能+落地”的逻辑闭环。
全栈AGI布局:算力+大模型+智能体+机器人
算力是AI发展的根基,联想在此领域形成“头部覆盖+架构创新”的双轨策略。
在头部企业覆盖上,联想创投几乎纳入中国AI算力第一梯队。其中,寒武纪科技作为国内AI芯片标杆,获得联想创投连续四轮投资,目前已实现规模性盈利;摩尔线程、沐曦等第二梯队企业也已启动科创板申报,成为国产算力的重要补充。
更具前瞻性的是对“下一代算力架构”的押注。在x86与ARM主导的处理器架构格局下,RISC-V凭借其开放指令集架构(ISA)的模块化特性,正在成为国产AI芯片实现自主可控的关键突破口。进迭时空和蓝芯算力正是联想创投支持的聚焦于RISC-V架构的算力创新企业。上海此芯科技被寄予“重新定义AI算力”的期待——其完全基于AI处理器的全新架构,跳出传统算力堆叠逻辑,瞄准AI时代的底层算力革新。联想创投强调,这类布局并非简单追赶现有技术,而是“面向未来的算力重构”,为联想集团及被投企业预留技术代际优势。
基座大模型是AI的“大脑”,联想创投的投资逻辑非常清晰:合格的基座模型团队必须具备“AGI使命感、高人才密度、强融资能力”。联想创投表示,智谱(已启动IPO)、阶跃星辰等被投企业,正是这一逻辑的体现。同时他们认为,基座模型最终将会收敛最终会收敛至“大厂2-3家+创业公司2-3家”,联想选择标的时,既看技术领先性,更看与集团生态的协同价值。
海外布局同样关键。联想创投投资的欧洲Mistral AI,是MOE架构首个商业落地的模型公司,其开源模式为全球生态提供基础能力。
对于基础大模型的价值,联想有更宏观的判断:“即使短期没有商业模式,也承担着国家使命”。这解释了为何联想创投在DeepSeek等顶尖团队上持续跟进——这类团队以“攀登AGI上限”为唯一目标,95后、00后组成的核心团队不为短期利益驱动,正是技术突破的关键力量。
芯片和模型是AI落地的基础,那智能体应用无疑是AI成为真正生产力工具,甚至变革人机关系的重中之重。所以,在AI应用层,智能体是联想创投2025年的重要赛道。
联想创投将智能体分为三类:通用智能体、垂直智能体、ToC智能体。通用智能体以Manus为代表,具备平台属性,可对接多场景需求;垂直智能体则聚焦知识工作者——如Windsurf、Cursor深耕coding领域,Harvey专注律师行业,正从“辅助工具”进化为“任务替代者”。更具想象力的是ToC智能体。联想创投认为,随着基座模型能力攀升,C端AI应用将诞生“下一个字节跳动”。
AGI要走进物理世界,硬件是核心载体。联想创投的布局沿着“自动驾驶—具身智能—AI原生硬件”三条线展开。尤其是在具身智能领域,联想创投深耕已逾十年,投资了包括飞马机器人、跨维智能、艾利特、磅策医疗、星动纪元、戴盟、逐际动力、本末、云迹科技等在内的超过50家相关企业。其应用场景也覆盖了智能制造、医疗、服务、教育、物流、低空经济等AI前景巨大的赛道。
与于此同时,在AI原生硬件领域联想创投也瞄准AI眼镜等未来形态,在全球范围寻找耐德佳、莫界、杰华特等核心部件领先标的。
CVC生态协同:三大计划构建“双向赋能”网络
作为联想集团的“科技瞭望塔”,联想创投的核心优势在于将投资与产业资源深度绑定。成立九年来,联想创投累计投资超过280家科技企业,其中20家成功上市,培育出50余家细分领域的独角兽。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自2016年以来,在A股上市的科创企业中市值超过3000亿的巨头仅有5家,而联想创投独具慧眼地捕捉到了其中的3家:寒武纪、宁德时代、海光信息,其前瞻性布局能力可见一斑。
同时,联想创投的投资绝非孤立布局,而是与集团业务形成深度协同。从2022年开始先后推出了星辰计划、光明计划、火种计划:
“光明计划”为被投企业解决最头疼的“量产难题”,这主要依托于联想的制造能力。深圳光明基地的柔性产线通过“Manufacturing as a service”模式,为机器人企业本末提供生产支持,使其成本降至自建产线的1/20。;寒武纪、摩尔线程等芯片企业,也通过联想供应链实现小批量试产到规模化交付的跨越。这种“联想产能+被投技术”的组合,让早期项目跳过“生产陷阱”。
“星辰计划”更是全价值链赋能初创企业的生态创新加速平台,包括产研共创,服务赋能,品牌赋能,资本扶持生态活动等五大模块,全面助力中小企业技术落地与市场拓展。钛方科技通过“星辰计划”与联想深度合作,将其核心的弹性波智能触觉感知技术成功应用于联想笔记本、机器人触觉感知领域,并联合研发出“三合一触控芯片”,实现了技术产业化的关键突破。
“火种计划”聚焦科研创新团队的早期概念验证与成果转化难题,孵化“未来技术”。对于量子计算、脑机接口等长周期领域,联想用耐心培育潜力。比如戴盟机器人作为“火种计划”首批赋能企业,其视触觉传感器、含触觉五指灵巧手、穿戴式遥操作设备均由“火种计划”的柔性制造产线生产,并获得了从0-1的产品验证及制造服务。
从算力根基建到终端应用,从技术投资到生态协同,联想的AI版图既是对科技趋势的把握,也是CVC模式的典范——它不止于“投钱”,更通过“技术判断+资源注入+场景验证”,让AI从概念走向价值。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