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OPEC+延续加速扩产的趋势,但随着前期削减的产能逐步得到修复,未来进一步扩产的空间有限。与此同时,全球三大能源机构纷纷下调今年的原油需求预期。不过,当前正处于北半球的消费旺季,油市供需基本面多空分歧较大。受此影响,近期国内外原油期货价格呈现震荡整理走势,其中,国内原油期货2509合约价格维持500~520元/桶区间波动,上下运行空间均受限。
宏观因素推动原油金融属性增强
上周五,美国稳定币法案在众议院投票中顺利通过,距离正式生效仅差美国总统特朗普签字。该法案规定稳定币需以美元或美国短期国债作为储备资产,强化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近期国内“反内卷”政策释放出积极信号。在“蝴蝶效应”的作用下,乐观情绪传导至其他商品期货领域。在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预期的推动下,近期国内黑色系商品板块与建材系商品板块联袂大幅上涨,这无疑激发了能化商品多头的热情。随着国内外宏观因素趋于改善,原油等商品期货的金融属性增强,溢价优势凸显。
OPEC+产能释放提速但存在分歧
当前,OPEC+加快增产速度的决策,凸显出其内部矛盾与外部压力相互交织的局面,其战略重心已从先前保障原油市场价格,全面转向保住OPEC+在全球原油市场的份额。为此,自二季度起,OPEC+逐月加快原油产能的释放速度。数据显示,4月,OPEC+日增产量为13.7万桶,而5月、6月及7月,原油日产量提升41.1万桶,达到最初计划的3倍。为尽快恢复产能,OPEC+商定,8月将日产量提高54.8万桶。这不仅显示其增产步伐超出预期,还意味着与最初计划相比,该组织有望提前一年完成复产。
此外,OPEC+将在8月3日举行的会议上,考虑9月再增加约54.8万桶的日产量,这标志着2023年其宣布削减的日均220万桶产能全部恢复。
从OPEC+的实际产出情况来看,供应压力在稳步回升。据统计,6月,OPEC成员国原油产量为2723.5万桶/日,环比小幅增长21.9万桶/日,同比大幅增长70万桶/日。1—6月,OPEC成员国原油产量为16144.2万桶/日,同比大幅增长205.1万桶/日。其中,6月,沙特原油产量达935.6万桶/日,环比小幅增加17.3万桶/日,较去年同期小幅增加45.9万桶/日;1—6月,沙特原油产量达5439.8万桶/日,同比小幅增加44.7万桶/日。
与此同时,上半年,伊朗、委内瑞拉和阿联酋的原油产出也保持增长态势。据统计,1—6月,伊朗原油产量达1979.6万桶/日,同比大幅增加55.4万桶/日;委内瑞拉原油产量达551.1万桶/日,同比大幅增加55.0万桶/日;阿联酋原油产量达1778.9万桶/日,同比小幅增加20.5万桶/日。
尽管OPEC+希望通过扩大供应来抢占市场份额,但从长期来看,或加剧成员国之间的配额分歧,甚至引发市场对原油供应过剩的担忧。
图为OPEC原油产量月度走势
北半球原油需求处在季节性旺季
当下北半球正值夏季用油旺季,需求持续呈现偏强态势,库存也延续去化节奏。据统计,截至7月11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为4.22亿桶,较前一周大幅下降385.9万桶,与去年同期相比更是大幅减少1806.4万桶。同期,美国炼厂开工率维持在93.9%,环比微升0.7个百分点,同比微升0.2个百分点,处于年内高位。
根据往年的季节性规律,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去化周期会延续至9月中旬才会止跌企稳,随后进入累库阶段,同时炼厂的高开工状态也将持续到9月中旬才会出现阶段性回落趋势。也就是说,在未来两个月内,北半球原油低库存以及炼厂高开工率的状况,将继续支撑原油期货价格保持偏强态势。
关税因素导致原油长期需求下降
在美国宣布推行全面关税政策后,市场反应强烈,多家金融机构迅速对原油需求增长预测作出调整。高盛持较为悲观的态度,将2025年和2026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测分别下调至30万桶/日和40万桶/日,这表明其认为贸易摩擦会在较长时期内持续抑制原油需求。摩根士丹利同样不看好短期原油需求前景,将2025年下半年原油需求增长预测下调至50万桶/日。花旗银行则通过具体数据说明了关税对原油需求的影响,称仅10%的一揽子关税就可能使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期从当前的90万桶/日降至60万桶/日。
除金融机构外,能源领域的权威机构也表达了对原油需求的担忧。数据显示,三大能源机构EIA、IEA、OPEC均将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期下调20万~40万桶/日。综合而言,无论是金融机构依据宏观经济和贸易形势作出的判断,还是能源机构从行业供需角度进行的分析,都指向同一个结论:未来原油需求前景不容乐观,全球原油市场正面临需求增长乏力的严峻挑战。
上半年我国原油进口量小幅增长
得益于国内经济向好发展的支撑,原油加工和进口消费呈现季节性回暖态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我国原油生产保持稳定增长。1—6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原油产量达10848万吨,同比增长1.3%;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加工原油36161万吨,同比增长1.6%。进口方面,1—6月,我国累计进口原油27938.6万吨,同比增长1.4%。国内炼厂开工率方面,截至7月中旬,我国山东地区民营炼厂开工率为46.14%,较前一周小幅增长1.17个百分点,环比小幅回升1.02个百分点,同比小幅回落1.23个百分点。展望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存韧性,原油需求仍有期待。
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净多头寸分化
步入7月,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呈现震荡整理走势,WTI和Brent原油期货市场净多头寸增减情况各异。
截至7月15日当周,WTI原油非商业净多持仓量平均维持在162427张,较前一周大幅减少46947张,较6月的均值205979张大幅减少43552张,降幅达21.14%。与此同时,截至7月15日当周,Brent原油期货基金净多持仓量平均维持在238821张,较前一周大幅增加20989张,较6月的均值186283张大幅增加52538张,增幅达28.20%。总体而言,WTI原油期货市场净多头寸周度大幅下降,而Brent原油期货市场净多头寸周度大幅上升。
图为WTI原油期货基金持仓情况
综上所述,当前全球原油市场展现供需双强态势。一方面,OPEC+达成协议,将于8月进一步加大增产力度,使得供应端压力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北半球正处于夏季用油旺季,需求因素开始发挥作用,库存继续保持去化的节奏。在国内外宏观因素有所改善的背景下,叠加国内进口原油出现小幅回升,原油价格支撑仍在,预计后市国内外原油期货价格维持区间内震荡整理走势。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