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太能“抢钱”,难怪小扎有底气疯狂抢人

直面AI
31 Jul

从元宇宙开始,小扎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激进转向,并且试图告诉大家——这次真的不一样!

先是元宇宙,而后是以开源模型坐上AI牌桌,如今是疑似偏向封闭模型路线的超级智能实验室。

但好在这次,Meta转向气氛烘托得很到位。豪掷千金(甚至上亿年薪)从OpenAI、谷歌、xAI、苹果挖人,组建“梦之队”超级智能实验室。

紧接着,就要发布2025财年第二财季财报,财报前夕,扎克伯格再发备忘录阐述“个人超级智能”的蓝图。

而这份在AI人才闪电战之际发布的最新财报,也相当给力,为这次转向增加了一层夺目的光晕。

只是说到底,目前还是没有人知道“超级智能”到底是什么。也没有人知道,Meta的这次努力是不是真的“不一样”。

01

在Meta公布财报前夜,多家机构和分析师预测,该公司第二季度的最大问题将是收入增速放缓。伦敦证券交易所预估的Meta第二季度收入增速为15%,远低于去年的22%,甚至会是2023年初以来最慢的一次。

但这并没有发生。

2025财年第二财季(截至6月30日)营收475亿美元,同比增长22%;净利润大增36%,达到183亿美元。Meta预测本季度营收将高达505亿美元,再次高于预期。

令人震惊的是,该公司的用户群仍在扩大,较去年同期增长6.4%:目前每天有34.8亿人使用Meta旗下的应用。

盘后交易中,Meta股价一度上涨12%。

与前几个季度一样,Meta 广告业务的强劲表现足以让投资者对其业绩中不太令人满意的部分视而不见。第二财季Meta的广告收入占比98%,达到465亿美元。

至于广告收入依然增长势头如此强劲的原因,主要是广告的量和价都在上升——展示量同比 +11%,平均每则广告价格同比+9%,两者共同推高了广告收入。

这其中AI功不可没。管理层在电话会准备稿中明确指出:新一代 AI 广告检索与排序模型(Andromeda、GEM、Lattice)带来更高转化。转化提升,广告主需求增强,继而价格上涨。

至于另外两部分的收入贡献就比较小了,应用-其他收入5.8亿美元,这部分主要是包含WhatsApp付费消息等。而Reality Labs只贡献了3.7亿美元收入。

不过这已经不错了,Reality Labs的收入同比增长了5%,主要归功于AI眼镜的初步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Reality Labs持续亏损,当季运营亏损45.3亿美元。这个部门是小扎上一个all in的事业“元宇宙”的遗腹子,负责构建未来元宇宙。生产VR、AR等新设备是一项昂贵的任务,Reality Labs 部门自 2020 年底以来累计亏损近 700 亿美元。

如今,小扎已经准备好将其全面融入下一个伟大事业——AI。

扎克伯格表示,眼镜将成为“人工智能的理想形态”。

“我个人认为,如果你没有配备AI的眼镜,你的认知能力就会处于劣势,”他说,“这正是我们一直在努力让Reality Labs发挥最大作用的地方。”

02

很明显,这次Meta的财报发布,不管是Meta自己还是外界,最大的关注点还是AI。

不止于此,大家关注的焦点落在了一个具体的部门上——Meta最新成立的超级智能实验室,目前已有50人左右的规模。

在财报发布前的数小时,扎克伯格突然发布了一个备忘录,专门阐述关于“超级智能”的雄心壮志。

“过去几个月,我们开始看到人工智能系统自我改进的迹象,”扎克伯格写道。“目前的改进速度缓慢,但不可否认。超级智能的开发已近在眼前。”

更进一步的,扎克伯格聚焦在“个人”上,想让每个人拥有个人超级智能。

小扎从6月开始发起了一场“AI闪电战”。

先是140多亿美元获取Scale AI 49%股权,同时其创始人Alexandr Wang加盟Meta。

紧接着是一系列高薪挖人动作,光是OpenAI就被挖走了至少十几名研究员,包括业内顶尖的明星研究员,除此之外,谷歌DeepMind、xAI、苹果都未能幸免。据彭博社报道,其中有人薪酬超过2亿美元。

就在财报发布前几日,Meta还又挖走苹果多模态AI研究员Bowen Zhang,这已经是一个月内第四位从苹果基础模型团队挖走的AI大将。

所有这些被挖走的人才,悉数加入Meta的“超级智能实验室”。该团队独立于公司其他部门运营,同时也将监督公司更广泛的AI工作,包括FAIR在内的老牌AI团队被并入其中。

这样大开大合的动作,一方面让市场感到振奋,另一方面也引发对成本的担忧——光是在最新加入的人才上,Meta可能就要投入数十亿美元。

Meta财报显示,第二财季的总成本和支出为270亿美元,同比上涨12%。未来的支出指引下限有所上调,全年支出预计1140亿到1180亿美元,新季度支出预计660亿美元至720亿美元。

此外,Meta预计2026年的支出将进一步加大。

在一份新闻稿中,Meta称成本的最大增长动力是基础设施成本,第二增长动力就是员工薪酬。

03

Meta的抢人大战还没有结束,但未来超级智能的规模不会太大。

这次财报会议上,扎克伯格也提到:“小规模、高密度的团队是推动前沿研究的最佳配置。”

他也指出,这与公司其他部门的运营方式截然不同。

“如果你看看我们在 Instagram、Facebook或广告系统上的做法,你会发现我们可以非常高效地让数百甚至数千人致力于改进这些系统,”他说,“但我认为,对于这项领先的超级智能研究来说,你真正需要的是最小的、能够理解整个系统的团队。”

超级智能实验室的特别不仅仅在规模上。

据《金融时报》,扎克伯格在公司位于加州门洛帕克的总部设立了一个独立的工作空间,与其他人工智能部门隔离开来。最近几周,扎克伯格已经和团队成员见面交流。

也就是说,超级智能实验室级别上比其他的AI团队高,同时又相对独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有可能在内部资源获得上有更高的优先级。

从公司管理的角度来看,扎克伯格这个举措颇为激进。

他也许感到不得不再次激进——这家社交巨头的“再次伟大”故事,已经讲到了第三个篇章。第一个篇章,是all in元宇宙,甚至将母公司从Facebook改名为Meta,直接取自“元宇宙(Metaverse)”一词。然而,元宇宙的尝试可谓惨败。第二个篇章,是AI浪潮来袭后,Meta一边挽尊元宇宙,不把话说死,一边在AI上发力,以开源相较OpenAI等竞争对手走差异化路线,Llama系列开源模型曾一度让Meta坐上牌桌。

但是,Meta最新推出的Llama 4型号与同行相比表现不佳,招致了开发者的批评,而其旗舰产品Behemoth型号的发布也因未达到他的标准而被推迟。

所以,眼下的“超级智能”闪电战,与其说是Meta“加注”AI,不如说是一次关键的战略转折。

扎克伯格在其宣言中写道,公司将“谨慎选择开源内容”,这已经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尤其是考虑到此前扎克伯格对开源的公开拥护,或者Meta首席科学家杨立昆对闭源的批评。

但是这样的激进举措,前途究竟如何还要打一个问号。

豪掷千金的确有用,人才密集的精益团队被迅速组建。但精益团队从组建到最终交付,还有未定之数。

比如,“超级智能”的愿景是否足够明晰有力,以留住人才?

再及,超级智能实验室在Meta的特殊地位,是否会造成内部的争斗,以致影响交付?人工智能顶级学者杨立昆,很有可能要向28岁的Alexandr Wang汇报。

根据《大西洋月刊》,目前的安排已经在内部引发了不安甚至是不满,而离职的员工则抱怨Meta的AI愿景含混不清,难以让人产生共鸣。

这不是扎克伯格第一次用激进的手段试图抢占机会,每一次都试图在告诉世界——这次真的不一样!

但再宏伟的愿景,也不如落地的成果来得有说服力,而后者将是市场对下一次财报的期待。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