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市之后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反应看,对于理想纯电SUV,i8算不上一个好的开场。
文|园 长
编|陈梅希
理想i8=越野车+轿车+MPV。
7月29日晚,理想举办了创业十年来最“奢华”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次发布会,李想专门用一页PPT,回答第一款纯电SUV理想i8亮相以来,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这到底是啥车”。
原来这是一辆地地道道的“拼好车”:在全系四驱标配、空气悬挂系统的支持下,有SUV越野通过性,也有对标宝马i7的轿车操控、较低的离地间隙。如果理想i8再有个侧滑电动门,任谁都会说这是一辆“小MEGA”或者“MEGA青春版”。
价格方面,理想i8也和理想L系列车型一样,分成了中杯pro、大杯max和超大杯ultra三个版本,分别定价32.18、34.98和36.98万元。价格和理想的6座增程车型L8基本相当。
在刺猬公社看来,最有性价比的是max版本,电池稍大一些不说,还配上了此次发布会着重介绍的VLA司机大模型——比端到端大模型更高级的智能驾驶系统。不过,理想的“刀法”依然精准,pro版本没有冰箱,max版才有;max版没有二排大彩电,只有ultra版才有。
“纯电增程同价”并没有带来积极的市场反应,发布会结束之后,理想股价一度下跌了10%。在理想MEGA的公关事件之后,经历了一年修改重新上市的理想i8,会把理想再次带到纯电的坑里去,还是能把理想带上新的销量之巅呢?
理想十年最长发布会,i8不是主角
2025年正逢理想创业十年,i8的这场发布会也显得更有里程碑意味。但i8并不是这场发布会的主角,李想和他的同事们对车本身的介绍并不多,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对充电、VLA大模型和理想同学Agent等“场外因素”的展示上。
不过,i8的一些创新还是颇有记忆点的。比如自研静音电机,把一款尺寸和造型都接近传统MPV的大车零百加速做到了5秒内,同时电机噪音控制在了较低水平,用李想的话说就是“你能够买到最安静的驱动电机”。并且理想专门为这款新电机自建了工厂、自研了碳化硅功率模块。
另外的研发亮点是5C电池,充电10分钟,开车500公里,15分钟充满一辆车,“比你手机充电速度都快”。李想在现场鼓励用户多用超充,用实测数据表明超充和普通充电带来的电池衰减是类似的,不用担心超充对电池的伤害,。
得益于流线型的外观设计,理想i8成为了当前量产SUV——如果你认为它是SUV的话——风阻系数最低的一款,只有0.218,甚至比特斯拉的轿车Model3还要低。
李想在发布会上,还花了不少时间讲述越野、爬坡和操控性能。在家用标签面前,这些并不是用户最在意的,但理想还是把它们做成了标配。
在全系双腔空悬的助力下,理想i8有较好的通过性,跑泥土烂路也能带来比较扎实稳定的体验;得益于充足的动力,陡坡起步也能做到。
为了在发布会上展示操控性,理想还找了一辆宝马纯电车i7进行对比,从麋鹿测试的车身姿态给出结论,表明它的操控不输宝马调教。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开过5米多的MPV之后,对此持保留态度。
整场发布会关于i8的新信息并不多。但在充电、AI等偏向“基础设施”的领域着墨很重。
比如在超充站建设方面,除了公布建站最新数据——3000座超充站、16000根充电桩外,李想还专门透露了一些细节:充电桩都建在地面,方便用户找到;高速充电站租5个车位,建设4个充电位,方便车主上下车;超充站所有细节都是圆角设计,防止刮伤孩子;正在测试自动充电机器人……
大可不必这样对比,对于理想属于尬黑了
从关于充电的种种细节就能看出,越到家庭场景,越是理想的舒适区。随着李想从后备箱中掏出一块大桌板,展示理想i8也能和MEGA Home一样,能够在车里放下一张桌子的时候,家庭氛围感也被推向了高潮。
理想的新玩具:VLA大模型和理想同学Agent
理想i8发布会的很长一段时间,都被与AI有关的部分占去了。
“理想是一家人工智能企业,我们要做的不是汽车的智能化,而是人工智能的汽车化,并将推动人工智能普惠到每一个家庭。”
半年前,李想对AI之于理想汽车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作为一个人工智能企业,发布会上少讲两句车,多讲两句AI,也就说得通了。
在智能驾驶的路线选择上,理想收起了行业内普遍选用的端到端方案,转投VLA(Vision-Language-Action,视觉-语言-动作)方案,目标是把AI训练出比老司机更高的驾驶水平,而且可以通过自然语言,“指挥”AI开车。
2024年下半年,理想凭借端到端方案,跻身智能驾驶第一梯队。但理想认为端到端不是智能驾驶的终点,这套架构本质上是根据人类的驾驶数据去训练模型,实现AI模仿人类的开车,不能算真正学会开车,遇到没训练过的场景就力不从心了。
相比之下,VLA模型本质是强化学习,更像人类学习新知识的过程,通过理解、思维和记忆,并不断地跟外界进行交流沟通,在反馈中总结归纳,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理想在做端到端时,曾经给智能驾驶模型打上了一块VLM(Vision-Language,视觉-语言)补丁。现在看来,具备与物理世界进行交互的“动作”能力的VLM模型,才是“理想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一个很直观的例子是,VLA模型用户让车辆执行“往前开5米”“前方蓝色车那里停一下”的指令——可以执行比较复杂的推理,并且能够与用户进行自然语言交互。
理想AI的另一块拼图,是把理想同学从一个语音助手变成一个AI Agent,也就是可以自主理解目标、自主安排工作、自主调用工具。比如,接到用户“帮我擦干净前挡鸟屎”的命令,雨刮启动强力清洁模式,先泡一泡,隔 20秒再清理。
发布会现场还展示理想同学Agent写代码甚至做产品的能力,完全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完成,创造出独属于用户的内容、功能和服务,几乎是一个完整的产品、研发、设计、测试团队。
比如,告诉理想同学,“帮我生成一张岳云鹏的新闻资讯卡片”,可以得到关于他的所有新闻资讯,并且可以展示评论区的热点内容。
这样的功能对于把车当成出行工具的人来说并不实用,类似的行为只会发生在手机上。但理想同学的野心并不止于车,2024年底就推出了理想同学App,做Kimi们在做的事(那时候DeepSeek还没火)。
理想i8,不该和任何一款车对比
正如每个互联网公司都试图找到一个AI时代的入口一样,i8也可以看作理想的AI入口之一,VLA模型、理想同学Agent都会在2025年8月随着i8的上市交付给用户。
但和互联网公司普遍免费的AI产品不同,i8需要用户花费30多万真金白银才能“上车”。相比此前35万的预售价,理想i8的最终定价“亲民”了很多,32万的起售价和自家增程SUV理想L8的价格区间基本重合,实现了“增程纯电同价”。相比今年热度最高的6座SUV产品问界M8,理想i8的价格并不贵。
不久之前,特斯拉悄然推出了Model Y的六座版本——Model Y L,让本来就激烈的6座SUV市场争夺战进一步白热化。凭借Model Y多年来积累的产品势能,同样主打纯电的理想i8,面对6座Model Y L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中杯”pro版本在智能化上性价比一般
另一项不利因素,是理想i8在配置的“刀法”太准了。入门的pro版本性价比一般,比如在智能驾驶方面,想要体验理想VLA大模型的完全体,还得买35万元左右的max版。
总体上看,理想i8的配置不敢超过自家的旗舰车型L9和MEGA,但作为第一款纯电SUV,又想给到用户尽可能高的配置,比如把空气悬挂、四驱系统都做到了全系标配。
二排大彩电最高配才有
配置和定价上的“拧巴”,给人一种类似MEGA车头+L系列车尾带来的“拼好车”即视感,很难定义谁是i8的竞品,因为它的设计和产品定位,在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工业历史上,都是独一份的。
因此,我们不该拿理想i8和任何一款车对比,它完全围绕家庭用户需求进行设计,无限放大了家庭属性,与其说是一台车,不如说是属于一家人的会动的房子。
但最近,理想的“房子”卖得并不容易,月销量过万的车型只有价格最低的理想L6,以问界为代表的鸿蒙智行车系,正在争夺L8、L9的高端市场份额;零跑等后来者则摸着理想过河,像素级对标理想推出“更便宜的家”。
从上市之后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反应看,对于理想纯电SUV,i8算不上一个好的开场。是在高端纯电方向持续发力,还是拿出一些更接地气的产品,理想周六的召开的战略会,恐怕要好好拍拍桌子,吵一吵了。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