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双输”背后,在线音乐进入“原唱之争”

蓝鲸财经
31 Jul

文|娱乐独角兽

一场堪称“双输”的版权争端背后,是相关环节的积弊已久,还是版权界亟需新的判定系统?

10年前,电视剧《花千骨》几乎称得上是现象级IP的开端,其OST中的热门歌曲《年轮》,在铸就现象级的路上功不可没,却也成为10年后“杀”回的利刃。

近段时间,因网络歌手“旺仔小乔”数年前(网称2021年)曾在直播中发表“《年轮》原唱只有张碧晨”等言论,歌曲创作者汪苏泷与歌曲演唱者张碧晨陷入《年轮》“双原唱”之争。

不得不说,在多年来大体相同的版权争议事件中,“双原唱”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音乐行业的版权之争,经由多次修正,如今向更细分的方向行进。从最初的天价版权费、到平台的跑马圈地、再到向音综等网生内容维权,如今来到与影视OST相关的“原唱所属”的版权争议,已经跨入新境地。

有趣的是,《年轮》诞生的2015年,也是在线音乐版权结束“蛮荒时代”的关键节点。2015年7月,国家版权局下发《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的通知》,就此展开中国音乐市场版权保护的“剑网行动”。在《通知》的强制要求下,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互联网上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遭到“大清洗”。

随着这道“最严版权令”,一度充斥着“拿来主义”的在线音乐市场告下段落,然而,随着音乐产品形态多样化,尤其是影视OST的发展,单一版权归属的传统判定思路不再完全适用,“原唱”标签的归属变得复杂且具有争议。《年轮》背后的议题,或许也能起到警示作用。

这届版权“新”争,给音乐平台整“不会了”?

《年轮》陷入原唱舆论之际,两家头部音乐流媒体均有意外操作,让围观群众笃定其“慌了”。

细心的听友注意到,QQ音乐在7月23日移除了张碧晨版《年轮》的”原唱"标识,仅标注为“演唱者”,而汪苏泷版本仍保留“原唱”标识。而后又在数小时后恢复了张碧晨的“原唱”标识。

网易云这边也在7月28日发生了标识异常变动情况:在约50分钟的时间里,由汪苏泷创作、张碧晨演唱的三首作品“原唱”标识被移除,随后恢复为“双原唱”。平台客服随后解释为“系统故障”。

截至目前,两家音乐流媒体上的《年轮》作品均给汪苏泷和张碧晨同时标注了原唱。但这一系列操作,让围观群众坚定了“双原唱”是真的,却也对“原唱”的判定方式愈发存疑。在原唱标识“忽明忽暗”背后,围观群众更震惊于“原唱”身份竟能如此被轻易剥夺和重赋。原唱是何定义也需要更具公信力、透明化的公开标准。

那边,双原唱各自的声明却引发了粉丝互攻的“双输”结果。汪苏泷工作室于7月25日凌晨发布博文,表示“第一时间积极沟通还原事情全貌......但发现仍不断掉进风波中心......决定收回《年轮》授权,暂不授权该作品做任何演唱”。随后,张碧晨工作室发文称:“张碧晨女士是《年轮》唯一原唱这一事实清晰明确,无可争议。”并提及,“值此《年轮》发行十周年之际,好好和这首作品告个别。”

没能在创作之初厘清对“原唱”版权的归属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暴露的恰恰是,平台目前或许还未能建立一套完善的、适配多版本、多演绎主体版权明晰的符号体系和沟通机制。当音乐作品不再是单线并行的独唱版本,“唯一原唱”的行业惯性和“谁是原唱”的问题衍生出“如何界定多主体创作-演绎关系”的行业新难题。

这两者的相互关系以及版权问题的争论,也反映了近年来音乐产业结构的变化。平台开始对同一歌曲的不同演绎版本进行分类标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消费者更好地识别歌曲的原始创作与演绎,但也带来了“原唱之争”的风波。

OST“双原唱”非迷局,但也非常态

影视剧OST作为近几年音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发展出多版本演绎的趋势。原唱的归属问题,显然是OST市场的一个新焦点

在近几年的OST中,“多组演唱者”模式并不罕见,但“双原唱”模式确实非常态。但整体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均由专业歌手演唱。就比如收录于《花千骨电视剧原声带》专辑中的《年轮》,共两个版本,其中张碧晨演唱版在QQ音乐收藏数迄今超1400万,是整张专辑中热度最高的一首。

另外,收录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电视剧原声带》中三个版本的《知否知否》,分别由胡夏、郁可唯合唱及独唱。娱乐独角兽注意到,在QQ音乐OST的三个版本中,仅有胡夏/郁可唯双人合作版本标注了“原唱”标识,独唱版本并未有“原唱”标识。

另一种情况则更为常见,似乎也更加无可争议:由剧中主创演员演唱主题曲的一个版本、再另邀专业歌手演唱另一个版本。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从热度上看,在一曲多唱的影视剧OST合辑中,由剧中主角演唱的版本通常热度略高一筹。如2019年发行的《陈情令 国风音乐专辑》,内含主题曲《无羁》的4个不同版本,分别为肖战、王一博合唱版本;周笔畅版本;肖战独唱版本、王一博独唱版本。据QQ音乐播放数据,并不难猜测,热度最高的版本是两位主角合唱版本,收藏数迄今超200万,远超其他三个版本的收藏数之和。

此外,收录于《长相思 影视原声带》的《偏爱人间烟火》有两个版本,其中主角杨紫、檀健次演唱版收藏数高于另一版本。今年播出的《临江仙》OST,白鹿演唱的《临江仙》版本也高过另一版本。

从原唱归属权来看,目前在这类OST的多个版本主题曲中,大多为单一原唱标识,且更倾向于给演员版本添加“原唱”标识,颇有一种影视剧创+唱的“打包即视感”。如《长相思》主题曲的两个版本中,仅杨紫/檀健次版本添加了“原唱”标识;《陈情令》的4个版本主题曲中,仅肖战/王一博合唱版添加了“原唱”标识;在《临江仙》的2个版本中,仅白鹿版被标注为“原唱”标识,即便歌曲的制作人和作曲者都是另一版本演唱者陆虎。

因此,2015年问世的《年轮》或许是OST中较早、乃至首次系统性的进行了“双原唱”规划,包括已经被官方认证为“双原唱”模式的游戏音乐《梦幻诛仙》。

之所以设置为多个版本的主题曲, 一是为了增加视听多样性;演员版主打“情感引流”,用于剧集热播期宣传,强化观众沉浸感;二是为了吸引不同的受众群体,而专业歌手歌手版侧重“品质续航”,作为原声专辑核心,确保音乐长效生命力。

演员和歌手拥有不同的粉丝群体。演员演绎的版本可能吸引影视剧的粉丝,而歌手演绎的版本则更能吸引音乐爱好者。通过这种方式,原声带能够触及到更广泛的观众和听众群体,增加销量和播放量。

《年轮》的“双原唱”不仅是一场版权归属的个案,也映照出当前在线音乐行业面对内容多样化和复杂版权关系时所承受的阵痛和挑战。这场被大众称作“双输”的纠纷,暴露出行业在版权归类、身份认定等环节的亟需优化,也提示着大众,传统的“唯一原唱”的判定体系,已难以适应多版本、多主体的全新生态。

随着影视OST市场不断迭代,版权保护的维度愈加丰富多元,原创者、演绎者与平台三方权益交织,亟需一套能够更加细致、透明且兼顾情感价值与商业利益的版权判定和标注机制。这不仅是对音乐行业专业治理能力的考验,更是推动整个在线音乐生态良性发展的关键一环。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