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政策信号明确 关注医疗器械拐点机会

智通财经
31 Jul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近来高层多次提出“反内卷”、“集采优化不再唯低价论”支持创新药械等相关产业发展政策,医疗器械支付端改善,利于支持厂家集采后保持合理利润率,利好品牌力强、产品性能过硬的龙头企业在集采政策优化下份额提升。建议从国内集采优化受益+出口持续突破维度进行布局。

医疗器械内部分板块角度看,中信证券认为受益标的如下:

高值耗材:戴维斯双击。此前创新高值耗材获批后,可能很快会被纳入地方集采,很难支撑起企业的第二成长曲线。在集采新政下,大量的优秀医疗器械企业重回成长轨道。中信证券把高值耗材公司受益路径分为两类:1)集采未出清:此前只落地省级集采,但因为集采风险被压制估值,迎来估值体系重估。2)集采出清:已经历国家集采,后续集采续约有一定可能价格向好。

体外诊断IVD:关注临床诊疗路径。随着集采优化的步步推进,中信证券认为集采“唯低价论”休矣,后续体外诊断集采将更加重视临床需求和产品质量,产品质量好、规模效应强的体外诊断龙头有望获益。

医疗设备:逐季向好。中投标破除唯低价论,中信证券认为价格端会逐步企稳,同时随着招标好转,预计部分企业25Q2业绩将向好,大部分企业将于25Q3好转。

事件一:

2025年7月2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施子海先生发布会介绍,近期第11批药品集采工作已经启动,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的优化集采措施,国家医保局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研究优化具体的采购规则,在报量方面,医药机构可以通过选择报具体品牌的量,把自己认可、想用的品牌报上来。在中选规则方面,优化价差计算的“锚点”,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参考,同时报价最低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的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事件二:

为落实《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创新药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就医用药需求,国家医保局近期召开两场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30余家医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医药类投资公司和新闻媒体单位代表介绍医药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投资等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医药管理司、价格招采司等有关负责同志分别参加两次座谈。

在两次座谈会上,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主要负责人介绍了医保价格政策赋能药械创新的新举措,如统一新设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推动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加快进入临床应用;研究实行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分类优化挂网服务,鼓励药品研发创新;助力中国创新药械走向世界,促进医药全球化发展。会议召开,体现了国家医保局“真支持创新、支持真创新、支持差异化创新”的鲜明态度,开展医保综合价值评价,对于科学评价创新产品价值,助推医保资源高效利用,更好支持中国药械高质量发展。

集采政策优化,破除唯低价论,部分品类集采价格有望温和。

集采“反内卷”将有效遏制医疗器械行业的恶性价格竞争,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具备稳定生产能力、质量控制体系完善、成本控制能力强的头部企业将持续受益。政策的调整让市场对医疗器械行业的信心有所恢复,投资者对行业的预期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关注价格战带来的业绩压力,而是更加关注企业的创新能力和长期发展潜力。医保局对创新器械的支持态度明确,为创新器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

医保局对创新器械的支持态度明确。

中信证券认为创新药械不应该是一个固定概念,暂无确定边界,主要考虑两方面原则:1)暂无已上市产品,且能够解决老百姓迫切健康需求;2)已有别的产品,现在同等价位能做到比其他已上市产品更优;3)已有别的产品,能达到相同疗效但价格更经济,创新药械的范围,也是动态的,不会一成不变。

中信证券认为对于国采或省级联盟已落地品类,续约或有涨价,对于尚未集采品类,后续可能降幅温和或直接不集采。延续此前我们的产业观点,集采优化趋势确定性加强,集采优化后市场情绪修复,从而带动板块的估值修复,随着下半年板块内部公司迎来业绩拐点,医疗器械分板块梳理如下:

高值耗材:“是否纳入集采及降价幅度”作为此板块市场关注的关键变量,大多数品类基本已经被纳入集采,对于国产化率高的如冠脉支架、骨科等已经实现国采,短期看集采驱动下的国产替代+渗透率提升,以及集采修复下的盈利提升;长期看出海和品类适应症的拓展;各赛道集采影响拐点正在逐步体现;其中,眼科耗材行业远期市场空间广阔,眼科耗材板块(OK镜、晶体)估值此前受集采预期压制,集采政策优化预期下,板块估值有望修复。

体外诊断IVD:根据江西省、安徽省医保局,我国体外诊断行业自2022年以来共进行5次省际联盟集采,分别为江西省牵头的三次生化类为主的检验项目集采,以及安徽省牵头的两次免疫类为主的检验项目集采。从价格降幅来看,两次免疫类集采的价格降幅相对温和,略超50%;三次生化类集采的降幅较大,均在70%左右,其中部分检测项目甚至低至0.03元/测试。根据国家医保局,未来集采将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等原则推动集采改革。相较于药品集采,体外诊断集采从规则上兼顾临床需求和价格,规则更加复杂,设计较为科学。但既往集采中,仍有部分企业为求中标,盲目压低价格,但在后续履约期间并不能保障产品质量和产品供给,扰乱了市场秩序,违背了集采政策的出发点。

医疗设备:集采中标不再唯低价论,招采价格端压力或有缓解,同时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实推进,渠道库存消化出清,中信证券预计设备公司普遍会在25Q3迎来业绩拐点,如联影医疗其产品单价值量大,基本无渠道库存,25Q2报表端就逐步开始有不错变现。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