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源Sight 王言
刘强东最近正在不断物色零售新标的。
7月31日,京东发布公告称,决定通过全资间接附属公司JINGDONG Holding Germany GmbH向欧洲消费电子产品零售商MediaMarkt及Saturn的母公司CECONOMY AG所有股东作出自愿公开收购要约,以每股4.60欧元的现金对价收购CECONOMY的所有已发行及流通的不记名股份,并建立战略投资伙伴关系。
来源:京东公告
据悉,该交易对CECONOMY的估值将达到约22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超180亿元。若交易顺利完成,将创下中国电商出海欧洲的新纪录。
而在10天前,也有消息称京东将花费40亿港元收购香港超市品牌“佳宝食品超级市场”,该报价已经包含了佳宝的零售网络和物业,且双方在4个月前就已签约。此次收购设置3年过渡期,京东将在此期间暂不介入日常管理。
对此,京东方面回应称,爆料内容和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实际交易金额远没有这么大,具体信息要在8月正式对外公布。
而不论此次收购CECONOMY,还是购买佳宝,京东布局零售业态逻辑,可能和当初投资永辉完全不同。
不断出牌
据了解,在京东发布收购公告时,CECONOMY AG也于当地时间7月30日宣布与京东签署投资协议,称计划同京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加速当前增长,抓住新兴市场机遇。
根据协议,CECONOMY将继续保持其独立运营,加快其向欧洲领先的全渠道消费电子产品平台转型。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CECONOMY成立于德国,原本为德国零售巨头麦德龙旗下消费电子业务分拆出的独立上市公司。
当前,CECONOMY旗下拥有 MediaMarkt 和 Saturn 两大知名品牌,已经是欧洲消费电子零售领域的头部平台,在欧洲12个国家拥有超1000家门店,销售电脑、手机、家电、无人机、户外设备等各种产品。
但与京东不同的是,Ceconomy只有约1/4的业务产生于线上渠道。财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CECONOMY销售额下降1.6%至52亿欧元,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为1000万欧元。同期,CECONOMY线上销售额增长7.4%,达到近13亿欧元。
即将被京东收入囊中的佳宝,成立于34年前,以平民超市为定位,主营急冻家禽肉类、海产、蔬果以及粮油杂货等产品。目前,佳宝在中国香港约有90家门店,员工总数超1000名,并拥有20-30间商铺资产。
截图来源于大众点评
不过,由于是非上市公司,佳宝具体的经营情况不得而知。但过去几年,香港零售业恢复缓慢,佳宝创始人林晓毅还曾出售物业以帮助佳宝渡过难关。比如在今年7月,林晓毅以1700万元售出一个佐敦住宅单位,该物业已由林晓毅持有约12年。
如果最终上述两项收购顺利实行,这意味着京东可能连续出资超过200亿元,以完成对自身零售体系的补充。
新零售的另一条路
就在京东宣布收购CECONOMY的前一天,国内超市巨头永辉超市发布定增预案,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A股股票,募集最高39.92亿元,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门店升级改造、物流仓储升级改造、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银行贷款。
而就在几个月前,京东才清仓了此前大手笔押注的永辉超市。今年3月11日,永辉超市公告称,股东京东世贸因自身资金需求,拟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过2.6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2.94%。
若京东世贸按计划上限减持,京东将彻底清空对永辉超市的持股。
2015年,京东首次投资永辉超市,以每股9元入的价格投入约43亿元,获得10%的股权。到了2021年三季度末,京东对永辉持股比例一度超过13%,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
10年间,双方在供应链、仓储、物流和O2O业务上展开合作,但近几年,永辉业绩却开始逐年下滑。2021-2024年,永辉累计亏损超过90亿元。而赚钱的日子似乎还看不到头,永辉预计,2025 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亿元,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3亿元。
有行业分析称,在京东持股比例不算高的情况下,双方并未能在供应链、数字化等业务上实现彻底的分享和交流,再叠加山姆等品牌在国内的崛起,永辉的线上化和转型毁誉参半。
而此次京东收购CECONOMY和佳宝,可能与当初在入股永辉的逻辑并不相同。
长期以来,香港的线下零售渠道占有巨大优势,线上渠道的渗透率较低。但现在,线上渠道在当地的渗透加速。Statista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香港地区的电商用户数量将达到650万。
在阿里、拼多多等电商巨头不断布局香港市场的情况下,京东在当地的确需要一个实体零售平台作为抓手,反哺线上,进一步实现本地化。
而通过收购佳宝,京东有望获得相应的品牌背书以及供应链体系,快速切入香港的各类高频地消费场景,同时控制运营成本,提高效率。公开资料显示,佳宝在香港拥有自建物流和分货体系,80%货品直接从厂家采购。
而不同于和永辉的合作,有爆料称,京东在收购佳宝后,持股比例将达到70%,同时设置过渡期。这意味着,京东有着足够的话语权以迅速推动佳宝与自身业务的融合。
可以说,京东收购佳宝这一动作背后,承载着其深耕香港,实现本地化的野心。
出海加速
另一方面,在香港市场的布局,也与京东近些年一直在积极拓展的出海业务有关。
随着内地电商增量放缓,对电商企业来说,香港市场不仅是有待开拓的增量市场,其国际贸易枢纽的地位,也被各平台视为加速全球化的重要跳板。
2024年9月,京东宣布在香港投入15亿元,用于商品价格、物流补贴、服务优化;2025年3月,京东在香港宣布启动新一轮投入,包括家电类商品的补贴;2025年4月,京东启动的 “港澳商家招募计划”,截至2026年3月,香港本地商家入驻京东APP港澳站可免年费及佣金,并享受流量扶持和运营指导。
目前,京东在香港已与佳宝、日本城、联合出版集团、TCL等本地品牌建立深度合作,推动商品与服务的本地化融合。
竞争对手的脚步也在加快。2024年10月,拼多多推出香港包邮服务,由平台补贴消费者香港段运费。
今年7月初,阿里系的菜鸟宣布,香港供应链中心全面开放,面向全球品牌及商家提供服务。根据媒体报道,该中心位于香港,提供全球转运、跨境B2B与B2C仓配一体化服务,支持快消品、3C数码、食品等常规商品以及带磁、带电等特殊品类。
以香港为起点,京东可以此为基础向大湾区其他地区乃至东南亚市场延伸,扩大市场覆盖范围,提升国际业务的影响力。
近年来,京东正在不断加码国际化业务,相继在欧洲、东南亚、北美等地进行布局。以欧洲市场为例,目前,京东旗下欧洲全品类在线零售品牌Joybuy已在英国试运营。2022年,京东在荷兰启动B2C全渠道零售品牌ochama,销售生鲜、电器、美妆、母婴、家居用品等,提供上门配送或自提服务。
欧美超市概念图 | 源Sight制
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欧洲品牌商品在京东的销售额达数百亿元。7月25日,京东还宣布正式启动“百亿千品新增长计划”,未来三年内,将通过跨境模式引入1000个海外新品牌,并助力其达成累计100亿元的销售增长。
目前,京东在海外仓储物流的布局也更加完善。截至2024年底,京东物流拥有超100个保税仓库、直邮仓库和海外仓库,海外仓已覆盖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
而京东收购CECONOMY的意图显而易见。若此次收购最终成行,京东在欧洲的物流中心或将释放更大效能,进一步加速其国际化布局;而CECONOMY也能借助京东在物流及供应链领域优势,推进其从传统零售商向电商模式的转型。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