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望股份扭亏 加速构筑护城河

证券日报
Aug 04

  本报讯 (记者贾丽)8月4日,百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望股份”)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首次实现盈利。这家曾被贴上“亏损”标签的港股上市公司,在AI与数据智能战略的双轮驱动下,完成了从“战略投入期”向“价值兑现期”的关键一跃。

  公告显示,百望股份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收入3.3亿元至3.8亿元,同比增长17%-35%;其中,AI业务贡献5800万元至6300万元收入。

  战略转型兑现业绩

  值得关注的是,百望股份盈利能力的提升,净利润预计达300万元至500万元,相较去年同期4.46亿元的净亏损,完成反转;毛利率跃升至45%-50%,同比提升5.8-10.8个百分点。

  这一变化并非偶然,而是战略转型的必然结果。2024年起,百望股份从传统SaaS财税服务商向AI数据智能公司转型,将积累十年的交易数据转化为生产力。

  在成本端,公司通过“三箭齐发”实现精细化管理:精细化运营实现毛利率扩大、运营效率提升及经营开支节省。这些举措使经调整净利润(非IFRS)达400万元至600万元,较去年同期8120万元的经调整净亏损,改善幅度超8500万元。

  从合规工具到业绩增长引擎

  百望股份负责人表示,百望股份的护城河,藏在两张“数字名片”里:一是发票处理量达206.8亿份,同比增长45%,相当于全国每3张发票就有1张通过百望云平台开具;二是累计处理交易金额953.5万亿元,相当于2024年中国GDP总量的7倍。

  百望股份CEO付英波对此直言:“人才是可以买的,算力也是可以买的,但数据是不能买的,核心数据企业都会握在自己手里”。

  这背后是百望股份从财税服务商变身为AI数据智能领军者的商业密码。

  智能体商业化落地

  当通用大模型公司仍在亏损泥潭中挣扎时,百望股份选择了一条差异化路径:避开通用模型竞赛,聚焦财税、金融、供应链等垂直场景,将开源模型的通用能力与行业数据深度融合。百望股份AI智能体产品矩阵的推出,让其数据价值变现进入快车道。

  招银国际分析认为,百望股份以财税数据的天然结构化特征,在供应链风控、企业合规等场景具备先发优势。公司的数据稀缺性与场景结合形成差异化壁垒,其票据数据具备强真实性、实时性与结构化特征,为AI训练提供“高级燃料”。

  更为关键的资本动作正在推进,据了解,百望股份H股“全流通”申请进展顺利,计划将1.35亿股内资股转为H股流通,完成后有望吸引更多国际资本,为数据智能战略注入新动能。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