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快消前瞻
前言
老龄化让宠物成为银发族的精神陪伴,独居青年用“毛孩子”填补孤独与社交空白,年轻人一边在烘焙粮、智能猫砂盆上大手笔,一边用宠物殡葬走完情感“最后一公里”……
资本疯狂涌入、品牌结构重构、平台集体加码……宠物经济,正成为新时代情绪消费与科技商业的最大爆点之一。
本篇报道快消前瞻将从人口结构驱动、代际消费演化、行业结构升级、赛道细分化发展与资本市场动态五大维度,系统解析这条万亿级新兴赛道的结构逻辑与增长潜力,剖析“宠物不止是宠物”的本质:这是新一代中国人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具象化表达。
老龄化、少子化、单身化人口结构驱动的刚需爆发
一、全球视野下的扩张与分化:中国渗透率仍具空间
根据《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截至2024年,中国城镇犬猫总数已超过 1.2亿只,消费市场规模达 3002亿元,同比增长 7.5%,近六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 9.9%。其中,宠物猫市场增长尤为强劲,规模由2018年的65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445亿元,CAGR达 14.2%,呈现出猫经济崛起的鲜明趋势。预计到2027年,中国城镇宠物消费市场总规模有望达到 4042亿元,继续保持稳步扩张。
截图自东莞证券研究所
尽管近年来中国宠物市场持续扩容,已跻身全球宠物经济重要板块,但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市场仍处于成长型阶段,渗透率与消费深度均存在显著提升空间。
根据中金公司《国货宠食龙头崛起的黄金时代》报告,2023年中国养宠家庭渗透率仅为22%,远低于美国(70%)、澳大利亚(69%)和英国(50%)等成熟市场。下沉城市的渗透率更低,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宠物养殖普及率不足12%,这意味着在城市化、单身化和老龄化趋势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未来仍存在巨大的新增人群与消费激发空间。
从消费结构来看,中国宠物主在食品方面的消费渗透仍偏低。
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专业犬粮与猫粮渗透率仅为25%和 43%,显著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的70%以上。此外,2021年中国宠物年均单只消费额为2216元人民币,而美国和日本分别为约492美元与约5.4万日元,也显示出我国在单宠消费价值上的提升空间。
因此,中国宠物市场正处于“量价齐升”的关键窗口期,尽管面临人均消费低、服务链条不完整等挑战,但随着年轻人群与银发人群的双重推动、国产品牌的加速崛起,以及下沉市场的逐步觉醒,中国宠物经济正从“潜力市场”走向“结构性扩张”,未来有望在全球宠物产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人口结构深变:催化“情感型消费”爆发
人口变迁是宠物经济繁荣背后的深层逻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5.4%,正式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因孤独感上升,愈发倾向选择宠物作为情感寄托与生活伴侣。
宠物在“后家庭结构”中的陪伴作用,为银发群体带来慰藉和日常互动,也催生出包括宠物医疗、保险、照护等在内的“银龄宠物经济”。
伴随老龄宠物数量上升,医疗需求也显著增强。据《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2024年中国已有超3000万只宠物进入中老年阶段,对疫苗、保健品、慢病管理等服务的依赖程度不断提升。由此催生出的医疗赛道,已成为整个产业链中增速最快的部分之一。
与此同时,婚育观念转变带来家庭小型化趋势,根据民政部与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中国结婚登记数降至610.6万对,创1980年以来新低;出生率更是由2016年的12.95‰降至6.77‰,“毛孩子”逐渐成为核心家庭成员。
独居青年是驱动宠物消费升级的关键群体。据贝壳研究院预测,到2030年,我国独居人口将达1.5至2亿人,独居率超30%,其中20-39岁独居青年人数将由2010年的1800万升至4000万至7000万人。独居青年将宠物视为“社交替代”与“情绪支点”,其强情感依赖也促进了宠物主粮高端化、用品智能化、服务多样化的加速演进。
独居、少子、老龄“三化”叠加,构建起宠物经济持续增长的“人口底盘”。
三、代际结构更替:情绪价值驱动年轻人“为爱买单”
宠物经济的代际图谱也正在重塑宠物行业图景。根据《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宠物主呈现出显著年轻化特征:90后为主力,占比达41.2%,而00后宠物主占比则从2023年的10.1%飙升至2024年的25.6%,增长超过15个百分点。这一人群倾向于将宠物视为“朋友”或“亲人”,在主观情绪上更加投入,对精细化、高品质养宠需求亦显著提升。
截图自《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
消费结构演变,从基础喂养到全方位服务体系
随着宠物从“伴侣动物”演变为家庭重要成员,中国的宠物消费结构也经历了由“粮草保障”向“全周期精细化”的跃迁。食品、用品、医疗三大核心板块的增长逻辑日趋清晰,并通过技术创新、品牌细分、服务延伸等方式深化产业发展。
(一)宠物食品:高端化与功能化主导消费升级
根据《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2024年宠物食品市场仍是国内宠物行业主要的消费市场,市场份额为52.80%,较2023 年提升0.50 个百分点。
主粮作为刚需品在宠物食品中占比高。根据农业农村部颁布的《宠物饲料管理办法》及按照产品功能划分,宠物食品可分为宠物主粮、宠物零食和宠物保健品。其中,宠物主粮可细分为宠物干粮和宠物湿粮,零食可细分为清洁类和食用类。
快消前瞻制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京东、百度图片,渤海证券研究所
2024年主粮与保健品消费占比小幅上升,零食消费略有下降。2024年,宠主平均购买2-3种主粮,猫主人均购买4-7种零食,犬主人均为3-4种,显示出主粮消费的高复购与高粘性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冻干粮快速破圈。冻干类产品凭借“高营养+无添加”理念走热,朗诺(2020)率先推出全价冻干猫粮,Stella & Chewy’s(2021)进入中国,带动一批新锐品牌入局。《2023中国宠物行业趋势洞察白皮书》(京东)指出,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冻干粮相关搜索量增长31%,小红书笔记超38万,冻干猫粮销量增97%,犬粮增58%。
(二)宠物用品:智能化带动体验革新
随着养宠需求日益精细化,宠物用品正由传统的牵引绳、玩具等基础品类,快速进化为融合物联网、AI、大数据技术的“智能硬件”产品,实现了精准喂养、远程互动与健康管理等多重功能。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宠物智能用品市场规模已达102亿元,占整体宠物用品市场的20%左右,成为行业增长最为迅猛的板块之一。
其中,智能猫砂盆、自动喂食器等品类年增速超过200%。抖音平台数据亦显示,2024年宠物用品品类销售同比增长131.7%,年轻用户占比超过60%,智能产品正成为Z世代宠主的首选。
在2025年5月举办的第五届TOPS它博会上,包括智能饮水机、AI健康监测设备、pH值监测猫砂、小佩定制主粮在内的多款产品集中亮相,折射出科技力量正深度赋能宠物用品产业,驱动行业全面迈向智能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新阶段。
截图自新华网
(三)宠物医疗:步入千亿赛道,老龄化驱动精细化诊疗
宠物医疗是宠物消费结构中成长最快的板块之一。
1. 行业概况:步入千亿蓝海,医疗板块跃居核心增长引擎
根据《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宠物医疗市场规模达到841亿元,同比增长5.6%,2017年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16.7%,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
宠物医疗作为核心细分赛道,其在整体宠物消费市场中的占比也在持续攀升:从2017年的21.2%增长至2024年的28%,仅次于宠物食品,跃升为产业第二大支柱。
另据《2025年我国宠物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指出,宠物医疗正以近14%的年均增速持续扩大份额,成为最具潜力的成长型板块。尽管食品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其市场份额正逐步被包括医疗、保险、保健在内的新兴服务侵蚀。可以预见,医疗消费正从“治病”走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并将在未来宠物经济结构中占据更加核心的位置。
2. 医疗需求升级:老龄宠物激增,健康管理成刚需
随着宠物“高龄化”趋势加剧,健康管理与慢病防控正成为养宠家庭关注的核心议题。
据知宠健康联合《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7岁以上老龄犬占比已达27.6%,老龄猫占比为10.1%,预计未来三年,将有超3000万只宠物步入中老年阶段。宠物“养老”问题由此进入公共话语体系,催生疫苗接种、慢病监测、营养干预等一系列新兴医疗需求。
与此同时,宠物主对健康防护的投入不断上升。《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2022-2023》显示,宠物保健品已跃升为宠物消费排名第一的品类,从“治病”转向“治未病”成为养宠理念的重要转变。
3. 宠物医院:诊疗体系加速扩容,成为服务体系核心枢纽
宠物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核心承接端,正迎来“连锁化+专科化”双轮驱动下的高速发展期。
根据《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2024年我国宠物医院市场规模达到378亿元,占宠物医疗总规模的45%(同比增长5%)。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全国注册宠物医院数量已达30,588家,较2022年增长14.2%。
Frost & Sullivan预计,到2026年该市场规模有望突破789亿元,远高于2021年的303亿元,2015-2021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21.8%。从基础诊疗向肿瘤科、眼科、心脏介入等高值专科延伸,标志着宠物医疗服务体系迈入专业深水区。
4. 疫苗市场:国产替代提速,构建安全与可及性双重保障
宠物疫苗作为基础防护体系的重要一环,在政策鼓励和市场需求双轮驱动下,正加速推进“国产替代”。
根据《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2024年宠物疫苗市场规模达75亿元,占整体医疗市场比重8.9%,2021-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5%,虽整体体量不大,但增长稳定。
政策层面明确支持国产疫苗自主研发,推动“替代进口+成本可控+可及性提升”并进。多家头部药企正加码技术攻关,推进犬猫核心疫苗的国产化覆盖,夯实宠物健康防护的底层能力。
(四)头部企业加码布局:资本加速涌入,构筑宠物医药“护城河”
随着“宠物医疗+疫苗+保健”成为行业增长新引擎,资本正加速涌入该赛道,推动产业链向精细化与高壁垒方向演进。
据IT桔子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间,国内宠物医疗领域累计完成融资72起,总金额达112.7亿元,成为宠物赛道中融资活跃度最高的细分板块之一。
头部企业纷纷加码布局,构建产品+服务闭环生态:
瑞普生物:重点发力宠物疫苗与处方药,已推出猫三联疫苗、环孢素内服溶液等产品,并通过联手瑞派宠物医院与中瑞供应链,打通研发、制造、销售与临床应用链条,初步形成“研发+终端”一体化闭环。
普莱柯:推进多款动物疫苗注册流程,重点包括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等核心疫苗,同时加快新药临床试验进程,增强产品管线深度。
海正药业:依托原有化学药优势,加快打造“化药+疫苗”双轮驱动体系,聚焦宠物慢病、传染病等重点疾病防控,构建覆盖宠物健康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整体来看,以药企为代表的医药力量正在深度绑定诊疗终端,推动宠物医疗产业从单一服务向“药械结合+生态协同”转型升级,构筑更具护城河效应的竞争格局。
产业链与资本动态,从“吃穿住行”到全场景布局
随着宠物经济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整个产业链正在向纵深与广度双向延展,涵盖从原料采购、产品制造、品牌运营、渠道销售到服务拓展、平台赋能的完整生态闭环。同时,跨界企业与资本力量持续涌入,使得宠物产业不仅是消费场景的细分延展,更成为创新试验场与流量聚合地。
(一)产业链条协同推进,国产品牌持续突破高端壁垒
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的产业链分为上游原料、中游制造与品牌、下游渠道三大核心环节,各环节协同作用不断加强。
上游:涵盖动物蛋白、谷物、功能性添加剂等基础原料,主要由嘉吉(Cargill)、ADM、中粮等国际农产品巨头主导,工艺创新(如冻干技术)和绿色可持续原料成为驱动力。
中游:以主粮、零食、营养品为主,由倍内菲、麦富迪、Nutrience等品牌代表,AI配方定制、营养功能精细化、品牌人格塑造等推动产品迭代。
下游:电商平台(如天猫、京东、波奇)与线下宠物门店共存共生,核心消费群体为80/90后城市青年,消费需求呈现高端化、定制化、健康化特征。
截图自亿欧智库
据《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当前国内宠物食品市场正向结构多元化发展,根据鲜肉含量和产品价格,我国宠物食品主要分为高端、中端和大众三个类型。
高端市场:以玛氏、雀巢希宝、冠能等海外品牌为主,强调有机天然与国际认证;
中端市场:国产品牌快速渗透,如乖宝旗下弗列加特、佩蒂旗下爵宴等,突出功能配方与高性价比;
大众市场:满足营养均衡等基础功能,品牌集中度低、价格竞争激烈。
截图自银河证券研报
随着我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逐渐拓宽,国产品牌不断推出新品或子系列(如乖宝宠物旗下弗列加特、佩蒂股份旗下爵宴等),开拓高端市场,扩大中端市占率国产品牌的市场布局逐渐完善。
尽管头部品牌正在崛起,但中国宠物食品市场整体仍呈现高度分散特征。
根据欧睿国际数据: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市场公司集中度(CR5、CR10)分别为25.40%、32.70%;品牌集中度(CR5、CR10)分别为18.90%、26.00%。
相比美日等成熟市场(美国CR5约为70%以上),中国品牌集中度仍处于较低水平,行业竞争激烈,提升空间广阔。
截图自银河证券研报
目前,中国宠物产业已形成相对清晰的企业布局:
跨界涌入与平台加码,形成多元生态布局
宠物经济正迅速成为泛消费企业争相布局的“新战场”。从日化巨头到出行平台,从食品制造到数字平台,各类企业纷纷涌入宠物赛道,推动产业边界不断扩展,构建出一个融合产品、服务与技术的多元生态系统。
1. 跨界品牌加速入局,激发品类创新
滴露推出首款宠物家庭专用消毒液,切入宠物清洁护理场景;
豫园股份旗下“有鱼”品牌上线酥化粮和功能型零食,向情绪化消费靠拢。
这些传统日化、食品企业的入局,为宠物品类带来更多功能细分与品质升级的可能,反映出“宠物即家人”观念在商业端的落地转化。
2. 滴滴构建“宠物出行+托运”服务生态
在第五届TOPS它博会(2025年5月)上,滴滴“长耳朵网约车队”、宠嗒嗒(宠物托运平台)等创新服务集中亮相,预示宠物出行与专业服务正成为下一轮消费热潮。
滴滴宠物出行保障车队等待接驾中
2024年以来,滴滴加速布局宠物服务场景:
宠物专车于2024年8月起在北京、上海、成都等49城上线,11月起全国开放,并配套推出专属车型;
宠物托运于同年11月在成都试点,至2025年3月,已与全国超1200家宠物商户合作。
这一战略不仅回应了养宠家庭对出行便利化的诉求,更是滴滴对“网约车内卷”困局的突破尝试。据中国经济网、宠经说分析,滴滴的多元布局为宠物服务商业化提供了可复制样本。
3. 平台经济加持,助推品牌成长与消费升级
各大平台正深度绑定宠物生态,提升品牌孵化与转化能力:
淘天集团设立超5亿元宠物专项扶持基金,扶持新品与内容营销;京东宠物推出“0元试运营”与“无品牌入驻”机制,降低中小商家门槛;高德地图通过宠物标签与地图引流,打造“可搜索、可推荐、可打卡”的宠物友好场景;得物App则借助其潮流属性,吸引年轻宠物品牌入驻,构建“潮宠”生态。
从萌宠经济到产业共同体,中国宠物行业走向高质量增长
中国宠物行业正由过去的“舶来消费品+低频刚需”向“国产品牌化+高频全周期”加速演进。从主粮到保健,从居家用品到智能出行,从单品消费到全链条生态,中国“萌宠经济”的底色正在加厚,产业正从消费表层走向服务纵深,形成以食品、医疗、用品、出行、平台为支点的复合型增长体系。
未来,随着宠物主需求的不断细分、科技赋能的持续渗透、政策标准的逐步完善,中国宠物行业有望在资本、品牌、技术、场景四大维度实现系统性跃升,并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宠物产业现代化之路”。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