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38亿美元!伯克希尔,被卡夫亨氏“坑”了

蓝鲸财经
Aug 04

文|侃见财经

伯克希尔的防御姿态越来越明显了。

除了巴菲特,罗杰斯以及达利欧等顶级投资家也都表示了对美股的担忧。尤其是罗杰斯,其表示,已清仓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股票,但仍持有中国权益资产。罗杰斯对美国债务问题表达了深度担忧,“大多数人对美国债务问题视而不见,这将导致严重后果”。

他还称,下一次美国经济危机将是他有生之年最严重的一次。繁荣期非同寻常,随之而来的衰退也将非同寻常。

8月2日晚,巴菲特旗下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二季度实现营收925.1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936.53亿美元;净利润为123.7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59.24%,上年同期为303.48亿美元。

2025年上半年,伯克希尔实现净利润169.7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430.5亿美元。

相关资料显示,二季度伯克希尔业绩之所以出现大幅下滑,与其二季度投资收益剧烈波动有很大的关系。

财报显示,第二季度,伯克希尔对卡夫亨氏的投资确认了约50亿美元的税前减值损失。伯克希尔表示,公允价值的持续下跌以及当前经济和其他不确定性因素,导致公司认定这一未实现损失为非临时性。

众所周知,最近两年对于伯克希尔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窗口时期。

一方面巴菲特面临退休,另外一方面,伯克希尔投资方面已经十分保守。这表明了伯克希尔短暂地告别了扩张周期。以目前美国科技股的行情来看,巴菲特似乎错过了一段行情,但是考虑到伯克希尔的体量,他的决定也符合公司的现实。

根据财报显示,二季度伯克希尔的现金储备为3441亿美元,较一季度的3470亿美元略有下滑,但是仍然处于历史最高位水平。

对于巴菲特而言,拥有庞大的现金流,就等于给了接班人阿贝尔更多容错空间。实际上,对于目前的美股巨头公司而言,的确性价比不高。

具体来看,二季度伯克希尔旗下铁路、能源、制造、服务和零售业的利润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但保险承保业务则有所下滑。

需要说明的是,二季度伯克希尔对卡夫亨氏的投资出现了较大的波动,截至6月底,伯克希尔将其卡夫亨氏持股的账面价值下调至84亿美元,计提了约38亿美元的减值。

据悉,卡夫亨氏主要从事食品和饮料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包括调味品和酱料、奶酪及乳制品、即食餐、肉类、饮料、咖啡及其他杂货产品。

资料显示,2013年2月,伯克希尔与巴西私募3G资本联手以280亿美元(含债务)收购亨氏公司。2015年,二者又将亨氏与卡夫食品集团合并,意图通过协同效应实现成本节约。但这一合并行为并未达到预想的目的。

两者合并之后,公司股价随即一路下跌,十年以来其跌幅超过了60%。今年5月,卡夫亨氏宣布伯克希尔将不再持有该公司董事会席位,可见伯克希尔淡出的信号明显,未来不排除伯克希尔减持甚至清仓该公司。

总的来看,从大方向上,伯克希尔依旧还是防御为主。7月29日,媒体报道,伯克希尔以每股285美元的价格出售430万股VeriSign股份,套现约12.3亿美元。

面对业绩的波动,巴菲特此前曾建议投资者忽略与会计准则相关的投资损益,并称这可能会误导投资者。

侃见财经认为,从长期来看,伯克希尔目前已经到了进可攻退可守的阶段,对于该公司而言,目前的首要问题并不是扩张,而是做好防御姿态,以等待美股未来可能出现的较大的机会。另外巴菲特的身体状况也可能对伯克希尔股价短期造成影响,但其庞大的现金储备,足以让阿贝尔应对任何危机。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忽略伯克希尔短期的业绩波动,着眼其长线价值。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