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前瞻丨旺山旺水两度冲港股背后:新冠红利消散,25人销售团队需撑起42亿估值?

智通财经
Aug 06

今年以来,医药行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吸引大量资本关注。资本热情亦传导至一级市场,推动多家医药企业近期相继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年初曾向港交所递表的苏州旺山旺水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旺山旺水),近日再次向港交所递表,中信证券为其独家保荐人。

那么两度递表的旺山旺水质地如何,能否获得港交所青睐?

吃尽新冠红利后,现金告急

招股书显示,旺山旺水是一家生物医药公司,从事发现、获取、开发和商业化小分子药物。公司战略性地筛选并专注于病毒感染、神经精神及生殖健康于三个治疗领域,还开发了由九款创新资产(包括两款核心产品LV232及TPN171 以及一款关键产品VV116)组成的卓越管线。

据招股书显示,旺山旺水成立于2013年,在过去的12年里,旺山旺水完成了多轮融资。 2022年由于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特效药民得维备受关注,旺山旺水借此出圈,估值也水涨船高,从2020年6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翻了7倍至2022年的42亿元。

然而,“成也萧何败萧何”,随着新冠疫情结束,旺山旺水的好日子也结束了,2024年年底最新一轮估值仅较两年前增加2.5亿元。不仅如此,公司财务数据也跟着变脸。

据招股书显示,旺山旺水收入主要来源于授权VV116、提供CRO服务以及药品销售。

2023年、2024年及2024年前四个月和2025年前四个月,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0亿元、1183万元及322万元和1296万元。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盈利640万元、亏损2.18亿元及亏损7384万元和亏损1.12亿元。

分业务来看,公司收入结构变化较大。2023年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对于VV116的里程碑及权利转让付款,其他业务收入规模较小。2024年公司收入规模大幅下滑,主要收入来源变为特许权使用费付款和CRO,不过2025年前四个月这两项收入大幅下滑。2025年前四个月,公司收入主要来自于转让知识产权所得,药品销售略有起色但是规模较小。

从资产负债表来看,公司账面现金仅剩7283万元,而流动负债借款为2.00亿元,非流动负债借款2.57亿元,加一起4.57亿的负债。在扣除2025年前四个月的股份奖励开支等一次性开支以后,现金仅够四个月。

可以说眼下的旺山旺水财务方面并不乐观。那么,旺山旺水的管线又是否能支撑起公司的IPO呢?

核心产品竞争激烈,销售短板是硬伤

就管线而言,旺山旺水主要覆盖病毒、神经精神及生殖健康药物。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收入计,全身抗感染药物市场位列第四,2024年价值1580亿元,神经精神药物的销售额位列第六,2024年销售额达到1039亿元。可以说旺山旺水管线押注的药物市场空间非常大。

先看其核心药物VV116,除了用于治疗新冠这一适应症外,目前旺山旺水也已将其应用于治疗1至24个月RSV感染的婴幼儿中进行VV116干混悬剂的II/III期临床试验。

RSV是一种RNA病毒,可能会对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群体造成持续性威胁。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2024年,中国RSV感染病例数为2570万例,而全球RSV感染病例数为1.38亿例。然而,全球范围内尚无针对RSV感染的创新小分子抗病毒药物获批。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VV116是中国唯一一款靶向RdRp治疗RSV感染的临床阶段候选药物。

目前,RSV的标准治疗方式主要是支持性护理,包括补充氧气、鼻腔减充血剂、保持水合状态和补充营养,以及使用支气管舒张剂、肾上腺素和类固醇。对于小儿RSV感染,临床治疗选项包括干扰素、利巴韦林和支气管舒张剂,但由于显著的副作用且没有足够证据支持利巴韦林治疗RSV的疗效,因此不建议日常使用利巴韦林。

此外,利巴韦林须以气溶胶的形式给药,这在婴幼儿中体现出技术挑战。不同物种的动物研究证实,利巴韦林具有显著的致畸或胚胎致死毒性。不仅如此,类如皮质类固醇及支气管舒扩张剂等药物的治疗效果有限,应谨慎使用。因此,迫切需要创新的治疗方案用于治疗RSV感染。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2月中国获批单克隆抗体nirsevimab上市,显示其在RSV预防方面的有效性,不过成本高昂,注射成本介乎于1800元至3500元之间及五个月的有限保护期。因此,开发用于RSV治疗的小分子抗病毒产品是全球范围内尚未被满足的重大医疗需求。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世界范围内尚无治疗RSV的小分子抗病毒产品。随着首个创新小分子抗病毒疗法预计于2026年获批,全球市场预计将于2026年达到670万美元,并于2035年大幅增至8.79亿美元,2026年至203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72.0%。

同样地,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中国尚无获批用于治疗RSV的小分子抗病毒产品。然而,随着首个创新小分子抗病毒药物(预计为AK0529)预计于2026年获批,中国用于RSV治疗的小分子抗病毒疗法市场预计将于2026年达到4670万元,并于2035年大幅增至10.67亿元,2026年至203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1.6%。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全球尚无治疗RSV的创新小分子抗病毒疗法获批。在全球范围内,用于RSV治疗的六款小分子抗病毒候选药物正在开发中。在中国,用于RSV治疗的两款小分子抗病毒候选药物正在开发中。在这些产品中,VV116乃唯一一款靶向RdRp的候选药物。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VV116干混悬剂亦是唯一一款为婴幼儿方便给药而设计的干混悬剂型,其处于II/III期临床试验阶段。

虽然旺山旺水的VV116在治疗婴儿RSV这一适应症上临床进展靠前,但是就RSV而言,目前全球范围内已开发相关疫苗,接种相关疫苗后,对药物的需求也会下降,并且近年来新生儿的出生率在下降,市场空间或不如预期的高。

再看公司的另一款核心药——LV232。LV232是一款潜在的同类首创双靶点5-HTT/5-HT3受体调节剂。凭借独特的作用机制,LV232的两个靶点协同发挥作用,增强抗抑郁效果,同时减少常见胃肠道副作用(如恶心及呕吐)的严重程度。2025年4月在中国启动LV232用于治疗抑郁症的II期临床试验,并预计将于2026年下半年完成试验。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却具有危险性的病症,影响着庞大人群,并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健康问题。根据GBD2021的资料,2024年全球受抑郁症影响的人数为3.62亿人,预计到2035年将达3.99亿人。2024年,中国约有5070万人受其影响,到2035年这一数字预计会增至5310万人。

药物治疗是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手段,多种药物已获批用于调节神经递质失衡状况。一线治疗方案(包括艾司西酞普兰)因其在调节5-HT、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水平方面的疗效与安全性,成为首选治疗方案。然而,这些药物存在显著的局限性,包括起效时间长及约30至40%接受一线治疗方案的患者反应不佳。二线治疗方案(如三环类抗抑郁药及四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和氯米帕明))因存在安全隐患以及患者依从性较差,比较冷门。

尽管三线治疗方案(包含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受限于饮食限制和安全性问题,但其可用于治疗对一线和二线治疗方案无反应的患者。此外,传统中药已获批用于轻度至中度抑郁症的治疗,艾司氯胺酮在中国亦获批用于治疗抑郁症,但因其致幻性,其可能会被滥用。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24款创新小分子抗抑郁药已在中国获批上市。

传统抗抑郁药物起效缓慢,通常,大约两周后开始起效,而出现全部药效需时四至六周。而通过抑制5-HT再摄取并靶向5-HT受体,有望提高突触间隙中的5-HT水平,从而更快地缓解抑郁症相关症状,减少外周胃肠道副作用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以此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与传统疗法不同,新型抗抑郁药旨在更迅速地改变神经递质的水平,更快地产生治疗效果。尽管艾司氯胺酮具有起效迅速的优势,但其滥用风险限制了其长期使用的适用性。艾司氯胺酮是一种受管制物质,根据美国缉毒局《受管制物质法案》被归类为附表III药物。除解决滥用问题外,药物安全性对于须长期治疗的患者而言尤为重要,凸显了选择药物对象时在安全性与疗效之间取得平衡的重要性,最终形成更佳的患者依从性。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中国拥有16种处于II期或更后期临床开发阶段的创新小分子抗抑郁药。

虽然抗抑郁药受众广,但多数药为处方药,严格受处方市场监管,并且市场竞品过多,因此除了考量药效外,对其销售能力也是巨大的考验。就药品进展而言,旺山旺水的LV232不占优,另外与相同临床进展的药企相比,旺山旺水的销售能力也显然不如多数大药企,因此其在抗抑郁药市场中要脱颖而出并非易事。

最后看其TPN171。TPN171是一款潜在同类最佳、高效及高选择性的PDE5抑制剂,已于中国及乌兹别克斯坦获批用于治疗ED。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PDE5抑制剂是治疗ED的标准一线治疗药物,2024年,全球PDE5抑制剂市场规模达106亿美元。中国PDE5抑制剂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55亿元迅速增至2024年的9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4%,并且预计将继续显著增长,按4.4%的年复合增长率计,2035年将达150亿元。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FDA批准了四款PDE5抑制剂用于治疗ED:辉瑞的西地那非、拜耳的伐地那非、礼来的他达拉非及Metuchen的阿伐那非。在中国,国家药监局亦批准了这四款PDE5抑制剂以及悦康药业集团的爱地那非及旺山旺水的TPN171用于ED治疗。2024年,西地那非及他达拉非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占有中国及全球大部分市场份额。

目前已获批的多款PDE5抑制剂作用机制相同,但对其他PDE同工酶(如PDE1、PDE6和PDE11)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导致可能对患者的依从性产生负面影响,并引发安全性担忧的不良事件。

从临床数据来看,旺山旺水的TPN171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根据III期临床试验结果,TPN171在所有剂量组(2.5mg/5mg/10mg)中均显著改善勃起功能,其最低剂量比可比较PDE5抑制剂低2至80倍。

根据非头对头比较,有关结果显示,与于中国上市的PDE5抑制剂相比,TPN171在较低剂量下可能表现出更好的疗效。此外,基于一项非头对头比较,在所有TPN171剂量组的III期临床试验中收集的数据显示,头痛、面部潮红以及胃肠道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同类PDE5抑制剂所观察到的情况,并且未出现背痛、肌痛或视觉异常等常见不良反应。这表明TPN171可能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从临床数据对比来看,旺山旺水的TPN171的数据优于其他的竞品,理论上能分得不少市场份额。

由于治疗ED的药物主要通过OTC渠道销售,企业的商业化能力直接决定了其市场份额。然而,旺山旺水的销售能力先天不足——其业务开发及商业化团队区区25名成员,尽管经验丰富,但面对拥有数千名销售人员的大型药企的营销攻势,这种规模的差距本身就已构成了绝对的降维打击。

如此看来,尽管旺山旺水的TPN171理论上是款不错的药品,但由于缺乏销售团队,商业化能力的短板,也注定了这款药难成气候。

结语

旺山旺水的二次赴港IPO,折射出Biotech企业从研发到商业化的生死时速。尽管其管线押注三大百亿级赛道——RSV抗病毒药、抗抑郁创新药及ED优化药物,却难掩三重隐忧:RSV领域遭遇疫苗普及与新生儿下降的双重挤压;抗抑郁药面临16款临床竞品的红海混战;而最具潜力的ED药物TPN171,纵有临床数据优势,却在25人销售团队与巨头数千人军团的悬殊对决中几无胜算。更严峻的是,新冠红利消散后,7283万现金仅够支撑四个月运营,叠加4.57亿债务压顶,这场与时间的赛跑已不容半分闪失。当资本热情退潮,缺乏自我造血能力的创新药企,终需直面商业化这柄悬顶之剑。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