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士:乘龙汽车至今仍未拿到理想碰撞测试的详细数据,很难令人信服

IT之家
Aug 05

IT之家 8 月 5 日消息,自理想首款纯电 SUV 理想 i8 发布(7 月 29 日)后,理想汽车在发布会上展示的“2.6 吨小车撞飞 8 吨卡车”碰撞测试视频迅速引发广泛关注。

今日,第一财经采访到了东风柳汽研发院车身开发部部长张源等相关人士,试图揭开此次撞击事件中的种种疑云,以及背后更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东风柳汽由我国汽车央企东风汽车与柳州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合资而建,以商用车发家。1991 年,柳汽商用车基地投产且当年的汽车产销已突破 1 万辆,成立至今近 35 年。

接近乘龙汽车的知情人士表示:时至今日,公司并未拿到此次碰撞测试的详细数据,无法掌握测试所用乘龙卡车的卡扣是否扣住,这直接影响着车头倒下的问题。“我们得到的信息是,这次的测试是理想制定的测试大纲、中国汽研执行测试,但目前理想、中国汽研发的声明中,很多的测试细节仍未披露,很难令人信服。”

对此,理想汽车只表示“本次测试是合乎标准的”。

中重卡车一般分为驾驶舱(IT之家注:即车头)和货舱两个部分,载货后的总重量大多在 6 吨~100 吨区间,至少是家用乘用车重量的 3 倍。为了保证大吨位载货下的车头安全、方便卡车检修,卡车车头下方惯例会配置一个可以灵活开合的卡扣,打开这个卡扣即可轻松让“卡车向前倒头”。在业内,上述开合卡扣被称为锁止机构。

张源介绍称,理想汽车此次碰撞的是一款二手乘龙 M3,使用的是液压式锁止。他表示,相对于机械式锁止,液压式锁止的主要优点就是锁止力度大且稳定可靠,但成本高。

只要液压锁确实处于锁止状态,且油路处于正确的位置(下降的状态),那就不会出现自行解锁的情况。

如果卡车在碰撞前未激活机械锁止装置,驾驶室与底盘的连接处于松动状态,即使轻微撞击也可能导致翻转。但是,如果锁止机构已激活却仍发生翻转,则涉及到卡车结构设计缺陷的问题。

另一位汽车技术行业人士表示:我们在做碰撞试验时基本上没出现过锁止机构失效的情况。从车身强度还是刚度整体性上来看,卡车和乘用车碰撞导致卡车驾驶室脱离底盘是不符合常理的。

根据东风柳汽研发院相关人士分析,碰撞测试中,车头如此顺滑地倒下,大概率是因为车头没有锁止。“日常生活中,如果卡车头没有锁止、没有扣住,即使卡车司机一个急刹车,车头也会迅速掉下去,更不要提与一辆车迎面快速碰撞。”

在卡扣打开后,车辆若静止不动或低速行驶,从整个车辆的外观看,车头仍处于水平位置,很难被发现未锁住。

据称,在中国汽研的声明中,该测试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有检测行业人士表示:“一是,原本这样的测试就没有明文规范;二是,既然声明中已经明确了不是标准的碰撞试验,卡车卡扣是否必须扣住也存疑。”

一位接近东风汽车的相关人士表示,此次事件发生后,东风第一时间与理想、中国汽研进行了沟通,但彼时两家公司态度强硬,认为自身也因测试遭到了水军等攻击,拒绝删除测试视频。

交谈无果后,乘龙才发出了侵权声明。“乘龙是被牵连推上风口浪尖的,有关部门也注意到此事,现在我们提倡‘反内卷’,不想再打口水仗。”

理想汽车则发布声明表示,“对于测试过程导致东风柳汽乘龙品牌被意外卷入舆情争议,我们实属无心之举。理想汽车也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反内卷的号召,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