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dle 难懂,但不懂它是你的损失

链捕手
Aug 08

作者:Alex Liu,Foresight News

Pendle 是在本轮周期崛起的最成功 DeFi 协议,甚至不需用“之一”去修饰。讲解 Pendle 的文章已有不少,本文则旨在结合最新进展,尝试以新的视角解析 Pendle 成功背后协议机制、价值捕获设计中的与众不同之处。熟悉 Pendle 机制的读者可以跳过前文解释部分,只读后文的分析。

什么是 Pendle

Pendle 是一个交易“收益”(Yield Trading)的协议。为了解释如何交易收益,我们引入合成稳定币协议 Ethena 的两种资产 USDe 和 sUSDe 为例。

USDe 是价值 1:1 锚定美元的稳定币,单纯持有 USDe 并不会产生利息,但会产生 Ethena 的空投积分,每一季空投结束后能根据积分数量分配到 sENA 代币。sUSDe 是 USDe 的质押版本,是产生利息的稳定币,利率随市场情绪与资金费率在 5% ~ 15% 间波动。持有 sUSDe 获得的 Ethena 积分低于 USDe 。

对于上面两种资产,持有 USDe 的收益是 Ethena 积分,持有 sUSDe 的收益是利息和 Ethena 积分两部分。

利息也好,积分也罢,其实都很“时间敏感”。利率可能随市场环境剧烈波动,积分价值和快照日期、代币实时价格紧紧相关。所以所交易的“收益”需要一个期限。可以是之后 3 个月的收益,但不应是之后 300 年的收益。

收益由底层资产产生,我们将在某个期限后会产生收益的资产的当下价值称为“本金”,就凑齐了 3 个要素:本金、收益和期限。

Pendle 将可收益资产用统一的代币标准包装为标准收益代币(Standardized Yield,简称 SY),再拆分为本金代币(Principal Token,简称 PT)和收益代币(Yield Token,简称 YT)并设立期限,就使得一定期限内的“收益”可被交易。

在到期前,持有 YT 将获得对应底层代币的收益。到期后,PT 的价值将等于 SY,而 YT 的价值将会归零。( 如距离期限 10 天,YT 代表底层资产 10 天的收益,有价值;到期后代表底层资产 0 天的收益,无价值。)

例如可以将 1 USDe 包装为 1 个 2025 年 9 月到期的标准收益代币 USDe (Sep 2025)SY,再拆分为 1 USDe (Sep 2025)PT 和 1 USDe (Sep 2025)YT,它们之间的价值遵守:

1 USDe (Sep 2025)SY = 1 USDe (Sep 2025)PT + 1 USDe (Sep 2025)YT。

1 USDe SY 的价值和底层资产 1 USDe 相同,是 1 美元,为说明方便,我们取 1 USDe (Sep 2025)PT = 0.99 美元而 1 USDe (Sep 2025)YT = 0.01 美元。现在距离期限 2025 年 9 月约 1 个月。

作为交易者,我现在可用 100 美元买到 10000 YT,相当于 10000 USDe 在这 1 个月内产生的收益(即 Ethena 空投积分 ),到期后 YT 归零,价值转移到未兑现的 Ethena 空投积分中。交易者购买的动机是:看多 USDe 收益价值,即认为 Ethena 的空投价值将大于购买 YT 花费的成本。

以 100 美元撬动 10000 美元来产生积分,这种以小本金杠杆积分的能力,在之前的积分狂潮下为 Pendle 带来海量的增长。YT 交易者的大获全胜屡见不鲜:为获得 EigenLayer 空投杠杆 eETH YT 的交易员从 ETHFI 的空投中就收回了 YT 的全部成本,白嫖 EIGEN 代币;在 ENA 0.2 美元时买入 YT 杠杆 Ethena 积分,ENA 2 周内拉升至 0.6 美元上方,积分价值大增;Usual 空投超预期,购买 YT 收益达 10 倍以上。

Pendle 的“积分市场”页面

sUSDe YT 的持有者除获得 Ethena 积分外,还能获得底层资产所产生的利息。尽管到期后 YT 价值归零,但持有者能在 Pendle 合约领取到底层 sUSDe 资产根据实际利率产生的 USDe 收益。

当然也有 YT 交易的亏损案例:以 YT 杠杆某项目积分,结果项目迟迟不发币,积分价值被无限的稀释;以隐含利率(implied APY)为 8% 的价格做多存在 Aave 中 USDT 的底层收益,结果随市场环境恶化,期限内的实际平均利率为 4%,购买 YT 将损失一半本金。

交易需要有对手盘。YT 交易火热的背后,需要市场对 PT 存在需求以支撑流动性。上文的情况中,可以用 9900 美元买到 10000 USDe (Sep 2025)PT,1 个月后到期即可换回 10000 USDe。1 月赚 1%,相当于在 1 月的时间里锁定了约 12% 的年化,享受“固定利率”。

这也是国债券的模式,我以 100 元买入面额 110 的 1 年期国债,到期时兑换国债得到 110 元,则买入时锁定了 10% 的年化收益。同样,国债券在越接近其赎回期限时越接近其票面价值,到期可等额赎回。

作为收益的卖方,PT 持有者卖出了收益的“不确定性”,锁定了“固定利率”。

做 Pendle 的 LP(Liquidity Provider,流动性提供者)相当于同时持有 SY 与 PT,卖出了部分 YT。LP 除其 PT 部分产生的固定收益外,还能获得 PENDLE 的代币排放收益(流动性挖矿)。

不难看出,Pendle 让想降低风险提高稳定收益的用户,想承担风险提高潜在不确定收益的用户,单纯想 DeFi 挖矿的用户都有了选择。解决了用户刚需,采用自然而来。

Pendle 的数据

Pendle 究竟有多成功,数据说明了问题。尽管上周行情下行,同时 Pendle 经历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资产到期(意味着部分追求稳定收益的用户实现了“利润了结”),Pendle 的 TVL(总锁仓价值)仍然创下了新高,达 70 亿美元。

超过 48% 的 Ethena 资产被包装为了 Pendle 资产,达 46 亿美元。超过 40 亿的 Pendle PT 资产被存入 Aave、Morpho、Euler、Silo 等借贷协议中作抵押物。最新上线的 HyperEVM 相关资产在 4 天内就吸引了超 8000 万美元的资金存入。周中超 15 亿美元的资产到期却只在单日造成了不足 3% 的 TVL 下滑,大量资产选择留存继续参与 Pendle,体现出对协议的信任。

存入各借贷协议中的 PT 资产

加密盈利模式

世上有两种最赚钱的盈利模式:一是像赌场一样抽水,在加密世界中对应交易所;二是像银行一样赚取放贷和存款的息差,在加密世界中对应借贷协议。

Pendle 是以太坊上交易量第 5 大 的 DEX(去中心化交易所),属于收取交易费用的“抽水”模式。对交易者而言,“抽水”模式往往是负和游戏 —— 如为 CEX 赚取最多手续费的永续合约,多方赚钱就意味着空方亏损,长远来看,只有不断攫取手续费的交易所是唯一赢家。

Pendle 却存在让所有参与者都赚钱的场景,笔者认为这就是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即“正外部性”。

正外部性

Pendle 在用户层面主要涉及 3 大参与者:YT 交易者、PT 交易者、LP(流动性提供者)。协议层面还涉及合作协议 —— Pendle 能为合作协议带来巨大的 TVL 提升,Ethena 的例子足以说明很多。新兴项目想提升 TVL 做的第 1 件事往往就是“集成 Pendle”。

而 PT 交易者其实能“稳赚”固定收益,卖出“不确定”收益换来固定利率的他们的唯一风险是卖出去的“不确定”收益太值钱了,可能会少赚,但一定不会亏(币本位,持有 ETH 相关 YT 不会亏损持有的 ETH 数量)。且 PT 交易者是自愿拥抱“确定性”,可能拿着换来的 12% 固定年化 PT 在各种 DeFi 协议中堆乐高,造出年化 50% 以上的神矿,真不一定少赚了钱。

LP 的本质就是持有了部分 PT,而其中的 SY 部分往往能够得到各项目方极高的积分乘数。赚取固定收益,PENDLE 代币排放的同时高效挖积分,可以说是一鱼多吃,同样是稳赚。

唯一可能亏损的参与者是 YT 交易者。YT 交易者往往是以小搏大,在市场的实际情况比想象中更乐观时获利。而 Crypto 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不断的新资产发行和看涨的牛市情绪时刻保持着预期的高企。当下一个新币空投超预期发生时,当看多情绪助推实际利率高于定价时,Pendle 生态的所有参与者全部获利,而为其买单的人来自生态外部。理论上所有人都能赚钱,收益源于生态外,这正是它的美妙之处。

Pendle 不止交易利率,还交易预期。在高于预期的牛市环境下让每个参与者都赚钱,是它的“正外部性”。

PENDLE 的价值捕获

就算协议与众不同,PENDLE 代币是价值币吗?

PENDLE 代币采用 ve(voting escrow)机制,持有者可以锁仓 PENDLE 代币得到 vePENDLE 代币。而 Pendle 协议的利润目前全部分配给 vePENDLE 持有者。Pendle 对所有 YT 产生的收益收取 5% 的费用(包括积分,意味着 vePENDLE 持有者能收到各种代币空投带来的收益),对到期但未赎回的 SY 的收益收取同样比例费用。PT、YT 的交易费用同样全部给到 vePENDLE。

除此以外,ve 代币机制的标准玩法:锁仓 vePENDLE 获得 LP 流动性挖矿加成、项目方贿选带来的投票奖励等也是一样不少,为锁仓代币带来收益的同时减少代币流通,增强代币需求。(ve 代币机制细节可再写 3000 字,此处不做展开,不了解的读者可参阅 CRV、Curve War 相关资料)

据官方页面,25 年 7 月的 vePENDLE 的费用达到 285 万美元,即使除去不确定性更大的空投部分,也达到 228 万美元。

截止 8 月 8 日凌晨,PENDLE 代币升破 5 USDT,单日涨超 25%,领涨 DeFi 板块。

团队与融资

Pendle 团队创建于 2020 年,创始人 TN Lee 此前是 Kyber Network 的创始成员。这个主要 Base 在新加坡与越南的团队在 2021 年上线了 Pendle 的第一个版本 —— 一个类似于链上加密指数的产品,并推出了 PENDLE 代币。但这个版本的 Pendle 并没有在当时找到 PMF(产品市场契合点),不算成功。

Pendle 在 21 年 4 月完成了一轮私募融资,金额为 370 万美元,参投方包括 HashKey Capital、Mechanism Capital 等等,同时它通过 IDO 的方式以 0.797 美元 / 代币的价格融资了 1183 万美元。

Pendle 创始人 TN Lee

市场在 21 年触顶后很快进入了熊市,Pendle 团队却凭借其敏锐的嗅觉和前瞻性在熊市中努力构建并快速转型,最终在 22 年推出了如今大获成功的 Pendle V2 版本,成功让项目跨越周期焕发又一春。

2023 年 7 月,Pendle 以 Launchpool 的方式上线币安现货。1 个月后,Binance Labs(现 Yzi Labs)宣布投资 Pendle。

简单的未来展望

Pendle 目前没有像样的竞品。无论是 EVM 上的 Spectra 还是 Solana 上的 RateX 等功能相似的产品,都在流动性、资金体量、协议集成上远远落后。(笔者一个人就买光了 RateX 上所有合理价格的 USDe YT)随着 Pendle 和 Ethena、Aave 等头部协议建立起越来越多的生态联动与 DeFi 乐高玩法,其赛道的统治地位将愈发难以撼动。

经过时间验证的合约安全,积累而来的品牌效应和用户信任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传统资本(Tradfi)若想要入局收益交易赛道,与 Pendle 合作也极可能是首选项。

此外,Pendle 昨日最新上线的资金费率交易协议 Boros 被视作下一个主要增长点。资金费率市场被认为是有着 2000 亿美元未平仓价值,超 3000 亿美元单日成交量潜力的赛道。上线 24 小时以来,Boros 就实现了 1500 万美元的未平仓位,3600 万美元名义交易量的亮眼数据。笔者计划在后续文章介绍此协议。

笔者在 2024 年 3 月首次介绍 Pendle 时(彼时 PENDLE 1.2 美元)曾写到:收益和风险是金融最核心的因素,转移平衡两者是永恒的玩法。通过去中心化的魔法,Pendle 让这一切发生在链上,并不断将生态外的潜在收益搬进生态内,实现正和游戏,逐步成为 DeFi 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在笔者眼中潜力不可限量。我相信好应用的估值最终一定会大于“鬼链”。

如今 1 年半过去,Pendle 已是 DeFi 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币价也超过不少“鬼链”。在可预见的未来,Pendle 仍将高速增长,领跑 DeFi 赛道。

声明:本文作者持有 PENDLE 代币,价值达到披露标准。

点击了解 ChainCatcher 在招岗位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