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外自愿减产全面解除 国际油价跌跌不休

芝商所CMEGroup
Aug 08

  导言:

  本周(7.31-8.6),国际原油价格整体呈现下行走势,周度均价环比下跌。WTI均价66.48美元/桶,较前一周下跌0.94美元/桶,或-1.40%。周内,导致油价承压的因素有:原油供应增加的预期升温,OPEC+决定大幅增产,投资者对美俄关系持观望态度。

  本周(7.31-8.6),国际原油整体呈现下行走势,周均价环比下跌。

  周内,原油供应增加的预期导致国际油价承压,OPEC+8国(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表示鉴于当前全球经济状况健康且库存水平较低,8国同意在9月将石油日产量提高54.7万桶。此次恢复产量是OPEC+为夺回市场份额而一系列加速增产举措中的最新一项,至此OPEC+8国提前一年恢复了额外自愿减产份额。会后两名OPEC+消息人士透露,8个国家定于9月7日再次举行会议,届时可能会考虑恢复另一项总计约166万桶/日的自愿减产。

  此外,市场调查数据显示,阿联酋7月份将石油日产量提高了10万桶,至350万桶。尽管这将使其产量显著超过其在OPEC+协议中的配额,但该组织自身数据显示,阿联酋总体上符合配额要求。地缘局势方面,投资者对美俄关系持观望态度,美国是否会对俄罗斯实施二级制裁仍存不确定性,特朗普表示威特科夫与普京的会晤取得了“重大进展”,重点讨论了如何结束自2022年2月以来持续三年半的俄乌冲突。俄方也表示,普京与威特科夫的会晤气氛良好,双方就乌克兰冲突以及改善美俄关系的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但另一方面,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对印度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并以印度持续购买俄罗斯能源为由,对印度商品额外征收25%的关税,不过,这项额外关税要在21天后才生效。此前特朗普将对俄乌协议的最后期限由50天收紧至10天并警告称,如果俄罗斯未能在期限内达成停火协议,美国会对进口俄罗斯能源的国家施加二级制裁。

  本周,国际原油现货均价环比涨跌不一。中东原油市场方面,因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OPEC+)决定9月份提高石油产量54.70万桶/日,中东原油期货与现货估价下跌。亚太原油市场交易冷淡,9月装船货交易已经基本完成,商家开始10月装船货交易。亚洲一些能源公司等待中东厂商公布新一轮原油官方售价的公布。越南PV Oil公司将很快开始销售10月装原油现货,该公司眼下计划出售Chim Sao、Ruby和SV-DN原油,以及各一船Bunga Kekwa和Bunga Orkid原油船货,该公司将在本周末敲定其销售计划。许多市场商家认为,10月装船的越南原油将在一定程度上吸引需求,因欧洲维多公司Geelong炼油厂里的流化催化裂解装置(RFCC)将于10月初结束检修。另外,泰国PTT公司计划从9月底起进行炼厂维修,但一些人士表示,这不会对他们的地区原油采购产生太大影响。

  此外,印度的俄罗斯原油进口量下降。因美国威胁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买家大幅提高关税,目前印度炼厂已经基本停止购买俄罗斯原油。有消息人士表示,印度石油、HPCL、巴拉特石油及芒格洛尔炼化到目前为止没有再购买俄罗斯原油。印度石油公司发布标书,寻购9月末至10月交付的原油船货。另外,初步装船计划显示,9月份,尼日利亚四种主要原油的出口量将为每日平均75.8万桶,低于8月份每日86.4万桶的计划水平。

  本周,供应方面,OPEC+加快增产速度的决策,凸显出其内部矛盾与外部压力相互交织的局面,其战略重心已从先前保障原油市场价格,全面转向保住OPEC+在全球原油市场的份额。自二季度起,OPEC+逐月加快原油产能的释放速度,其增产步伐超出预期,还意味着与最初计划相比,该组织有望提前一年完成复产。尽管OPEC+希望通过扩大供应来抢占市场份额,但从长期来看,或加剧成员国之间的配额分歧,甚至引发市场对原油供应过剩的担忧。

  需求方面,受新能源替代以及需求增长放缓的影响,美国今年驾车出游的旺季汽油需求降至860万桶/日,低于往年旺季900万桶/日的水平。特朗普的新关税可能在短期内抑制全球商品流动,拖累工业生产和能源需求,市场担心这些措施将进一步加剧贸易担忧情绪,从而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最终打压石油需求预期。亚洲大国经济放缓令全球能源结构调整更具现实意义,而美国的关税政策则可能直接削弱全球原油的实际消费能力。

  技术图上,国际原油价格整体呈现下行走势。当周导致油价承压下跌的主要因素:一是原油供应增加的预期升温;二是OPEC+决定大幅增产;三是投资者对美俄关系持观望态度。当周对油价起到支撑的主要因素:一是美国因原油进口问题制裁印度;二是美国原油与汽油库存减少。截至6日,WTI报收64.35美元/桶,环比下跌5.65美元/桶或-8.07%;截至6日当周,WTI均价66.48美元/桶,较前一周下跌0.94美元/桶,或-1.40%。从技术形态上来看,标志着油价区间震荡。

  经济方面,周内美国方面,据估算,8月1日起,美国的平均实际关税率将从现行政策下的13.5%升至接近18%,而与欧盟达成的这项协议将使这一数字降至16%。这仍较特朗普开始第二任期以来上升了近14个百分点。依照美联储2018年的模型估算,未来两到三年内,这种冲击可能使美国GDP下降近2%,并使美国消费者价格上涨1.2%。由于欧盟的关税本就很低,因此降低对美国出口商品的关税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有限。

  本周,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国(OPEC+)同意将9月的石油产量提高54.7万桶/日,这是OPEC+为夺回市场份额而实施的一系列加速增产行动中的最新举措,其理由是经济健康和库存低。此举符合市场预期,并标志着OPEC+全面提前解除了其最大规模的减产协议。

  市场机构调查数据显示,上月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原油产量保持稳定,因沙特减产部分抵消了阿联酋进一步增产的影响。调查显示,OPEC7月平均日产量为2831万桶,与前月基本持平。沙特减产22万桶/日,至953万桶/日,部分抵消了6月份为在以色列与伊朗冲突期间将供应转移出该地区而实施的增产幅度。而阿联酋增产幅度约为沙特减产幅度的一半。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宣布对数十个国家实施新一轮关税,并明确表示这些关税将维持不变,尤其是对印度商品征收25%的关税。这一决定与印度从俄罗斯大量采购石油有关,特朗普批评印度通过转售俄油获取巨额利润,忽视乌克兰局势的道德考量。印度方面则回应称,其能源进口是为了维护国内经济稳定,并指责美国的针对行为“毫无正当性”。

  据船舶追踪数据和公司文件显示,委内瑞拉7月份石油出口环比下降约10%,原因是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的主要合作伙伴正在等待美国批准其在委内瑞拉的业务扩张。

  金联创预计下周(8.7-8.13),美国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正在收紧,如果美国对俄油开征关税,势必会引发供应紧张的担忧,从而推高油价,反之则令油价承压。美国的关税谈判仍在继续,如果能够推进顺利,则有利于油价的反弹。综合来看,由于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下周国际原油价格或以震荡为主。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