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龙头商超三江购物与盒马的合作,正式进入倒计时。
8月5日,三江购物(601116.SH)发布公告称,公司与盒马的合作协议将在2026年3月31日到期后不再续签。公告发布次日,三江购物股价下跌超5%。
事实上,这场合作的终止早有伏笔。4月21日,三江购物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旗下的泽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计划减持其持有的不超过1643万股三江购物股份。当时,三江购物董秘部门工作人员曾回应时代周报记者称,宁波地区7家合作门店仍在正常运营,减持行为“目前没有影响”。
但不到四个月后,双方便确认不再续签协议,合作关系走向终结。根据公告,合作终止将对宁波地区的7家盒马门店产生直接影响。三江购物方面表示,将妥善安置员工,尽量减少对顾客购物体验的影响。
合作终止,也意味着三江购物在新零售探索中将进入调整期。
公告显示,三江购物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浙江浙海华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宁波地区盒马门店。近年来,该业务已成为三江的重要营收和利润来源。2024年,由浙海华地运营的盒马门店实现营收约5.5亿元;净利润达1833万元,占三江购物全年净利润的超过10%。
如今合作终止,未来是否将引入新的合作伙伴,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对此,8月7日,时代周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三江购物董秘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以公告为准,未透露更多后续计划。
九年新零售长跑
回顾过去九年,三江购物与盒马的合作走过了从样板合作到区域特例的路径。
2016年,新零售概念横空出世,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首次提出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同年11月,阿里巴巴宣布以21.5亿元入股浙江连锁超市三江购物,拿下后者32%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
这一重磅投资迅速吸引了资本市场的热烈关注。作为阿里新零售战略入股的首家线下商超,三江购物一时间成为市场焦点。自阿里入股消息公布复牌后短短17个交易日内,三江购物股价狂飙逾310%,共有14天涨停。
资本市场的狂热背后,是对阿里与三江购物深度合作的期待。
2016年11月18日,三江购物与阿里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授权三江购物及其子公司开设和运营新业态盒马鲜生门店。借助阿里的技术和品牌,三江购物开始在宁波地区试水新零售门店。
彼时,盒马前CEO侯毅曾对外界表示,未来盒马鲜生整个浙江的门店都由三江代理和负责管理,盒马只输出品牌、系统、技术、大数据等。
然而,此次合作在落地过程中充满变数。
2018年4月,阿里在杭州开出由盒马自营的盒马鲜生门店,浙江业务开始转为直营。同年8月,阿里成立杭州盒马公司,加速收回盒马业务主导权。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福建。2018年10月,阿里与福建零售商新华都结束合作,由盒马收购合资公司股份实现控股。
尽管在多个区域阿里逐步改为直营模式,但在宁波,三江购物依然是盒马本地运营的重要合作方。
回顾过往,三江购物与盒马的合作周期经过多次延长。
2019年11月,双方签署新协议,将合作期限设定到2022年底。2023年初,又续签至2026年3月31日。在三江购物的助力下,盒马鲜生成功落地宁波,并由三江全资子公司负责具体运营。
如今,随着协议进入倒计时,这段新零售样板合作也将走向终章。这也意味着,三江购物将面临新一轮的战略调整与业务重构。
“单飞”后挑战重重
此次合作的转舵,对三江购物而言,是一次由外部赋能向内部重塑的变化。
对于这场合作终止,三江购物在公告中给出的理由是“基于当前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盒马整体战略规划,经慎重考虑,决定协议期满后不再续约”。
对于宁波当地业务,合作终止的直接影响更为具体。按照通知函要求,双方需协商合同期满后的安排,包括门店交接和过渡方案。
三江购物方面表示,将妥善安置相关员工,尽量减少对顾客购物体验的影响,同时尽快与盒马协商过渡细节。即便如此,公司仍坦承此举“期间会对宁波盒马门店销售产生影响”。
失去盒马的支持将使三江购物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尤其是在如何保持业务稳定和盈利能力方面。
“盒马与三江购物的合作类似于授权经营或特许经营的模式,即盒马授权三江使用其品牌、体系和供应链进行门店运营。”连锁产业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当前三江在宁波开设了多家盒马门店,该合作曾对三江购物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形成正向贡献。
“合作终止后,短期内可能对三江购物的业绩产生一定影响。”文志宏指出,公告发布后三江购物股价下跌,也反映出市场对这一事件的反应。
在这样的背景下,三江购物将更多依赖自身的转型成果和未来战略来推动发展。
文志宏进一步表示,合作终止意味着三江购物旗下相关门店未来或将无法继续使用“盒马”品牌、系统及供应链,门店或需以自有或其他品牌重新构建门店体系与供应链,“这一转型虽存在成本压力,但三江自身具备零售运营能力,完成调整并非全无可能。”
在他看来,不排除另一种可能性,即盒马方面未来或考虑将这些由三江运营的门店整体收回、并入自营体系,“若成行,也不失为一种较为稳妥的解决方式。毕竟盒马仍有进一步扩张计划,这种整合路径也存在一定可能性。”
此次三江购物与盒马“分手”,不仅是一次合作关系的终止,也标志着那场轰轰烈烈的新零售实验正逐渐走向尾声。
后阿里周期
事实上,三江购物自身也在探索新零售路径。在与盒马的合作过程中,三江购物的新零售之路经历了探索、扩展到稳定的周期。
2019年起,三江购物启动了“快速转型,三年升级”的新零售战略计划,目标是三年内将公司从传统的社区平价超市转型升级为新零售的社区生鲜超市。
时代周报记者获悉,为实现这一目标,三江购物在门店数字化改造、商品结构、生鲜供应链和数字化运营等方面同步发力,并借助阿里巴巴的新零售经验和技术支持,加速线上线下融合和供应链改造。
三江购物2019年年报披露,当年有15家门店达到“新零售1.0”改造标准。此后,门店改造范围进一步扩大,到2021年底共计144家门店完成了新零售1.0升级,完成比例为71%。
走过新零售1.0阶段,三江购物开始将重心转向内部能力的构建。
2022年初,三江购物宣布其第一阶段的新零售转型已基本按计划完成。这一年,三江购物开始实施第二个“三年发展战略”,明确将战略重心从门店业态升级转向“全公司数字化1.0”建设。
与此同时,公司战略节奏亦发生变化,门店扩张节奏趋缓。
2022年以后,三江购物的门店网络并未在新零售旗号下进一步快速扩张,反而趋于稳健经营。以2024年前三季度为例,三江购物新开门店为0,同期关闭了2家亏损或不达标门店。
如今,三江购物的第二个“三年计划”也即将走入尾声,但合作方面却遇到变数。此次与盒马合作的终止,无疑是三江购物发展路径上的一个关键拐点。
随着盒马的撤出和阿里持股比例的持续下降,三江购物由此进入后阿里周期。而在这个新的周期中,流量红利和资本光环并不是支撑零售企业的核心。对于三江购物而言,从曾经“被赋能”的角色中走出,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将成为下一个阶段最重要的课题。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