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四年硬核科普,一场“反算法”的知识远征

市场资讯
Aug 07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豹变)

作者 |詹方歌

邢昀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都颁给了AI!”2024年10月诺奖揭晓时,这样的声音几乎铺天盖地。不少人因此断言,诺贝尔奖已经进入了AI时代,未来属于人工智能。但鲜有人深究,获得诺奖的两位科学家,究竟是凭借怎样的研究内容得奖。

最近,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在与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David Gross的直播对谈中,重新将这个问题摆上台面。

David Gross表示,上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霍普菲尔德的工作是将物理学方法拓展至神经科学领域,构建了“Hopfield模型”,揭示了大脑神经元网络存储记忆的机制。简单来说,就是运用物理学的思维和方法探索大脑功能。张朝阳则将其总结为,属于“物理学家的神经学研究”。

“AI仅是工具,而非科学。”David Gross进一步精准总结。

这样硬核、畅快的科学对话,在如今的中文互联网场域里其实不常见。算法塑造的信息茧房将每个人裹挟其中,被叫作“用户”的我们也早已习惯碎片化地吸收知识。张朝阳则在尝试做一件相当具有实验性的事情——在《张朝阳的物理课》的直播间,创造一个纯粹的物理王国,邀请每个人进入,没有“三分钟搞懂相对论”,而是花几个小时在黑板上手推公式。

用250余期直播课、20余节线下课,从单向输出到与科学家对话,张朝阳试图在“知识快餐化”的大浪潮里,构建一方仰望星空的热土,在当下焦躁的时代环境里,它不仅可以安放每个物理爱好者的精神需求,也为深度思考敞开大门。

1、与科学家对话

2024年7月,张朝阳作为国内物理科普的代表力量参加2024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与丘成桐、Edward Witten等物理学巨擘同台交流,场外还与徐一鸿、Cumrun Vafa两位科学家对话。今年7月,张朝阳再次与三位享誉国际的科学家开展物理对话,受邀嘉宾分别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David Gross、徐一鸿以及剑桥大学教授David Tong。

当这些原本被放置在学术塔尖的物理知识,开始以如此直接的方式触达受众,中文互联网的内容生态也开始重构。虽然短平快的内容仍然占据主流地位,但高精尖的内容也撕开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张朝阳与David Gross的对谈中,谈到了一个前沿物理学领域的重要课题——时空的本质是什么?人类文明演变至今,科学界对时空的认知也几次更迭向前:爱因斯坦提出时空是动态的实体,时空几何效应即引力;现代物理则发现,在靠近黑洞奇点或追溯宇宙起源等极端条件下,这套模型存在局限,时空也处于量子的“不确定”中。

而Gross则介绍了更为前沿的革命性观点:时空可能并非宇宙的基本属性,而是一种源自物质的“涌现现象”。从这个角度看,时空可能只是人类的“幻觉”。

普通人对于时空奥秘的理解可能仅限于哲学,甚至玄学。而物理学则给予了我们一个看待世界的新角度。从这个视角向外看,现在仍看不明晰,但科学家们探索的每一步,都在让它变得更清晰。试想,从婴儿时期即被塑造的“时空”概念或将颠覆,“时间如何开始”也变成伪命题。严谨的物理学自有其疯狂和浪漫。

“我们作为人类虽然很渺小,但仍是宇宙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去了解宇宙,享受宇宙存在的价值,享受我们作为宇宙成员的意义。”在与张朝阳的对谈中,徐一鸿说。

如何才能享受我们作为宇宙成员的意义?张朝阳和徐一鸿同时强调了物理直觉的重要性。拥有物理直觉的人如爱因斯坦,能够先越过大量计算看到本质,提出爱因斯坦场方程,而非采用传统的方式正向推导。

“物理直觉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直接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的能力。”张朝阳说。说是直觉,但“物理直觉”并非完全感性,而是基于理性和深度思考的思维模式,也正是碎片化信息和它所建筑的信息茧房正在消解掉的东西。

在张朝阳与David Tong近三个小时的对话中,两人从经典力学谈到量子场论的发展,还拓展到科学推广。David Tong认为,科学教育必须注入严谨的数学思维。虽然人工智能大大降低了知识获取的门槛,对于科学普及很有帮助,但没有什么能够取代与真人对话和碰撞的魅力。David Tong说,“这也是我来到这里的原因。”

或许你的兴趣点不在物理,但是仍可以从他们的对话中感受到深度思考的魅力,从而保持对于探索世界的兴趣,不断拓宽思维的边界。这便是科学家对谈对于更广泛受众的意义。

2、青年与物理:从“知道”到“思考”

4年前,为了推动搜狐视频直播业务,张朝阳开始打造这个以物理科普为特色的知识IP:《张朝阳的物理课》。

如今《张朝阳的物理课》积累起了250余期内容,从最开始的一个人,到走进大学与年轻人面对面交流,再到与物理学家对谈……不仅形式上不断丰富,课程内容也逐渐深入,涵盖经典力学、量子力学、广义相对论等。

直播中,最常出现的画面是张朝阳在小白板或者黑板上沉浸式演示推导过程,但有时同样会融入一些生活化、接地气的话题来降低门槛。在线下课回答现场观众提出的问题时,他提到自己玩手机要躺着玩,不伤脊椎;《奥本海默》热播时,他身着黑色西装,戴上奥本海默同款帽子,探讨量子力学史,让科学对话嵌入大众文化语境。

这4年间,张朝阳直播间的用户也在变化,最初人们只想围观互联网公司CEO能怎么讲物理课,还有人觉得这只是网红企业家在作秀。4年过去,质疑声慢慢退去,张朝阳物理课的用户群体也转向学生、科研工作者和物理爱好者

这些人中,有不少是大学生甚至高中生。在碎片化输出蔓延的互联网,这样一个深度思考的氛围,与行业内泰斗级人物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对他们来说非常珍贵。

在张朝阳与物理学家们的对谈现场,一位清华物理学博士因为见到诺奖获得者David Gross非常激动,声音微微颤抖,但仍然用流利的英文认真与Gross探讨量子引力研究课题;一位被清华物理系“强基计划”录取的准大一新生,曾在竞赛中遇到以徐一鸿教材为原型的考题,因而去购买了徐一鸿的书,并“追星”到对话现场。

这些年轻人的提问也折射出复杂而鲜明的集体情绪。有本科生面对未来感到迷茫,试问物理的应用性在哪里。面对这样与时代情绪紧密相关的话题,张朝阳表示,生存的议题很重要,年轻人确实也很艰难。只是在满足生存的基础之上,人也可以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有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想了解科学权威们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物理学研究的动力;也有人追问在物理研究的道路上,应该选择最感兴趣的话题,还是最重要的课题。

徐一鸿等科研权威们在互动中,也试图引导年轻人传承研究精神。徐一鸿举了个例子,牛顿被苹果砸中引发的思考发现了万有引力,“科学问题重不重要,需要你去决定,科学的发展不能只依靠前辈的经验,也要靠年轻人的思考和推动”。

学习不一定是功利的。这也是张朝阳尝试做物理课时秉承的理念,希望能为每个物理爱好者创造一个非功利的、纯粹的学习场域,采用反碎片化的教学方式,为年轻人提供超越快餐式知识的认知锚点。

这样做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物理知识的传递,更在于思维方式的塑造与科学精神的启蒙。每个人的人生之路并不相同,“授之以鱼”不现实,但更为开阔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看作勇气之“渔”,在生存焦虑的现实之中,为年轻人打开一扇映着碧海蓝天的窗口。

3、用IP在快餐时代播种“永恒价值”

和传统意义上的网红直播带货模式不同,张朝阳的直播不刷礼物,不带货,有的只是手写的推导过程和硬核物理知识。在直播行业普遍追求流量的大环境下,这甚至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但是,不卖货并不代表IP不具有价值。四年长跑之下,“张朝阳的物理课”形成的IP效应,填补了中文互联网基础科学内容缺口,也展示了“非功利求知”的真正魅力。

此前,他在与David Gross对话过程中提到的“AI被过度炒作”话题,冲上了微博科技热搜第1位,微博热搜第18位。这也能让我们重拾一些对于传播深度、严肃内容的信心,即便在信息泛娱乐化的今天,深入的探讨仍然有其生存空间。

事实上,张朝阳的物理课也超越单一内容IP的范畴,成为搜狐平台战略转型的核心支点。

近年来搜狐将直播纳入媒体矩阵,与图文资讯一起,成为搜狐媒体平台的延伸。和其他视频平台的带货模式不同,搜狐视频致力于打造知识直播平台,并在2019年推出了一系列视频直播。长久以来的孵化在2021年迎来跨越式发展,《张朝阳的物理课》也在这一年开播。

在后续的发展中,张朝阳的物理课也超越了物理本身,成为搜狐视频在内容速食化时代下推动科学普惠,沉淀高质量内容的催化剂。

如今,受到张朝阳的带动,一批各领域专家学者开始在搜狐视频经营自己的知识直播IP,内容涵盖数学、物理、天文、地理、生物、古生物、植物学、航空航天、人文历史等领域。搜狐视频也孵化出了《科学演讲局》等栏目。

以深度内容重构用户注意力分配,通过科学普惠证明“慢内容”可持续生长,最大程度地降低人们获取知识的门槛,让知识触达每一位有意获取的人,是内容平台最重要的公共价值。

实际上,搜狐视频打造的IP并不仅限于科学科普,还有《星空下的对话》这类人文对谈直播节目。在这里,张朝阳放下公式推导,邀请俞敏洪、周鸿祎、尹烨、彭凯平、夏伯渝、陆川、曹德旺、冯仑等行业领袖畅聊时代变化和行业发展。经验有其价值,观点需要在碰撞中不断生长,无论是人文社科还是科学探险,每一位用户都可以在搜狐视频打造的深度求知空间中,安放自己的好奇心和兴趣。

时代喧哗造物忙,人们一边焦虑一边奔波,身体疲惫不堪,却又总觉得灵魂无处栖息。儿时的兴趣,自然、天文、物理、文学,早就在早高峰地铁进站的轰鸣声中遗失了。

但就像张朝阳说的:在满足生存的基础之上,人也可以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些丰富而纯粹的兴趣,也会成为成年人内心的铠甲,帮助每个人对抗现实的琐碎,重新获得投入生活浪潮的力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