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酒店派系混战:从资本狂欢到存量博弈

蓝鲸财经
Aug 07

文|斑马消费 沈庹

10多年前,华住集团前执行副总裁王海军,在云南怒江边的亚朵村旅行,被当地人与人之间的诚实信任所感动,萌发了创立一家人文酒店的念头。

不久,一家叫做“亚朵”,主打人文关怀理念的中高端连锁酒店,在西安揭开面纱。王海军发现,很多客人对酒店的枕头评价颇高,干脆新辟零售业务卖枕头,2024年卖出380万只。

作为创新跨界系酒店的代表,亚朵诞生于连锁酒店行业转型升级时期,得以快速发展。但随着市场下沉、友商竞速,亚朵也正面临更大的竞争。

锦江系、华住系,与亚朵的境遇差不多。当市场由增量转向存量时代,如何提升经营效率,已是摆在眼前棘手的工作。

派系初具

很长一段时期,中国本土酒店的运营主体,大多为国有企业,主要接待政务、商务人群。普通人的住宿需求,只能由招待所或私人旅馆来满足。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商旅、个人出行需求增长,外资品牌进入国内,国有酒店开始探索掘金经济型酒店市场。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锦江饭店高管徐祖荣,借鉴美国汽车旅馆商业模式,创立了锦江之星。

如果以锦江之星创立算起,本土酒店连锁化时间迄今不到30年。快速走过了兴起、发展到壮大的过程。

国有酒店集团、地产企业、OTA系职业经理人等纷纷登场,连锁酒店行业的动静越来越大。

市场发展早期,市场参与者仍以国有酒店为主。在锦江集团支持下,锦江之星第一个吃螃蟹。

2003年后,携程网前高管季琦与沈南鹏等联袂创办如家酒店,后来季琦创立汉庭;携程网前高管郑南雁创办7天酒店和铂涛集团。

至此,国内经济型连锁酒店三大品牌在市场齐聚。

华住系前高管王海军创办亚朵酒店,已是2013年,通过寻求差异化和跨界发展,与殷乾元后来创立的希诺酒店一起,成为创新发展系的两大代表性企业。

连锁酒店从兴起到发展,正值房地产行业黄金发展期。在住宅业务之外,地产商们逐步涉足酒店领域。

1996年,万达在大连开出首家酒店,2003年在成都开办万达索菲特酒店,进军高端酒店领域;2007年,绿城在浙江舟山开出首家酒店。金茂、碧桂园以及保利地产等都布局了酒店业务板块,基本以星级酒店为主。

酒店行业几大重要系别渐成雏形,即国有酒店集团系、OTA系、地产系以及创新发展系等。

齐聚资本市场

如家酒店的创立,源于季琦在对携程用户的反馈和市场调查过程中,偶然发现中产及中低收入群体对经济型连锁酒店的需求。

这类商旅人群,出差住宿标准限制在200-300元区间。20多年前,这点费用住不了星级酒店,只能到低星级酒店或招待所凑合,住宿环境又难尽人意。

如家创办的2002年,正是经济型连锁酒店从无到有的行业初期,在整个酒店住宿行业中占比相当低。

中信证券研报显示,中国经济型酒店与星级酒店数量比,自2000年的0.34%增至2008年的19.66%,8年60倍增速,经济型连锁酒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朝阳行业。而且,相比发达国家7比1的数量比,中国蕴藏着巨大市场空间。

一时间,各类资本及势力聚首,共同推动连锁酒店市场发展。70后、80后,应该都体验过连锁酒店品牌发展的速度,出差或旅行,如家、7天等品牌成为首选。

后来的数据,进一步佐证了上述判断。

据Inntie Report披露,2003年-2008年,中国经济型品牌连锁酒店数量、房间数量取得100%、98%的复合增长率。

究其根源,过往20多年里,中小企业数量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以及城镇化率的提升,成为驱动连锁酒店行业迅猛发展的三大因素。

据艾瑞网,2003年,国内中小企业数量为2360万家,到2010年增至3450万家。由于差旅报销费用标准限制,企业员工出差只能选择经济型连锁酒店。统计显示,2008年,国内经济型连锁酒店顾客中,有高达42%比例来自中小企业。

这些品牌顺应了市场需求,经过一段时期的扩张后,在资本市场聚集。如家酒店2006年登陆纳斯达克;7天酒店2009年挂牌纽交所;华住集团2010年、2020年分别在纳斯达克及港股上市;亚朵酒店于2022年11月在纳斯达克上市。

融合与分化

资本化后,连锁酒店品牌们,走到新的发展阶段。

它们通过资本化,让投资人获得丰厚回报,顺利退出。后来,又纷纷私有化,投向更大的怀抱。

2016年,如家酒店完成私有化,成为首旅酒店集团旗下子公司。

2013年,铂涛集团对7天酒店私有化。2015年,锦江酒店斥资超百亿收购铂涛集团81%股权。收购后,锦江酒店规模超6000家,客房64万间以上。

铂涛集团被收购之后,郑南雁创办了百达屋,专注线下多元空间体验等业务。后来,他联合携程、欧翎投资以及红杉中国等,私有化开元酒店,并成立德胧集团。据公开资料,德胧集团已在亚太区布局酒店1400多家,客房超20万间。

季琦以汉庭酒店为基础,整合组建华住集团,旗下拥有全季、桔子、禧玥等品牌,覆盖经济、中端、中高端、高端及奢华等多类酒店产品。

在房地产行业新一轮周期中,地产商旗下的酒店板块,不少被用作增强流动性的标的。

2017年,万达通过将旗下70多家酒店,以近190亿元卖给富力地产,降低了自身风险。但没过几年,富力也遭遇流动性危机,这些酒店再次被摆上货架。

近30年里,连锁酒店消费人群更迭变化,主力消费人群已变成90后、00后等,酒店企业对品牌及产品持续更新升级。

比如,如家酒店升级为如家精选、7天酒店升级为7天优品等。这也是酒店企业,拓展中高端市场的重要举措之一。

如今的连锁酒店市场,锦江、首旅与华住三大派系你追我赶,亚朵、希诺等创新酒店差异化发展。

多头竞争、诸强领跑的格局已形成,市场也由增量走进存量时代,产品同质化、市场供应量趋于饱和,企业生存压力进一步加剧。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