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蛇眼财经v
京东养车输官司了!
事情起因是,2023年京东养车以“震虎价”为宣传核心,开展了一系列营销活动,宣称“价格比友商低5%”。随后途虎养车正式起诉京东养车不正当竞争,诉讼持续了近两年,终于有了结果。
法院认定“震虎价”系列营销活动本身为商业诋毁行为,损害了途虎养车的商业信誉。判赔途虎养车500万、下线“震虎价”,还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京东汽车官方旗舰店抖音号及京东养车App发布消除侵权影响的声明。
在市场竞争中,价格优势无疑是吸引消费者的有力武器,但前提是这一优势必须建立在真实、合法的基础之上。京东养车败诉,不仅仅是其自身的一次挫折,也为整个汽车后市场的竞争敲响了警钟。
烧钱闯荡汽车后市场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汽车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众多参与者,竞争愈发激烈。
据了解,截至2024年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53亿辆,其中汽车3.53亿辆,新能源汽车更以3140万辆的规模占据8.9%的市场份额,全年新注册量达1125万辆,占比超四成。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预测数据,2024—2029年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0%,到2029年市场规模约为2.9万亿元。
不过,汽车后市场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价格高、服务差、透明度低”等诸多问题。传统4S店模式面临独立售后市场的价格竞争,配件流通体系混乱、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制约用户体验。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催生“三电”维修、电池回收等新需求,而技术人才短缺、标准化缺失成为行业痛点。
在此背景下,京东养车试图通过“震虎价”策略为消费者提供更低价的养车服务,解决行业痛点,打破行业现有的格局。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因违反了法律规定,触碰了不正当竞争的红线。
对于京东养车而言,此次败诉后,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策略。
一方面,京东养车要加强对营销活动的合规审查,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法律风险。在策划新的促销活动时,团队需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相关法规,仔细考量活动规则、价格对比依据等细节,确保宣传内容真实、准确、不误导消费者。
另一方面,京东养车要深化服务升级,打造差异化体验。通过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优势,如京东强大的供应链能力,优化供应商管理,提高履约交付效率,降低成本,以更合理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正品配件和优质服务。
总之,汽车后市场的未来发展,需要企业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公平、有序、健康的竞争环境,而如何在规范化与创新中平衡,将是京东养车勇闯竞争激烈的汽车后市场的关键命题。
群雄逐鹿,攻坚战不好打
京东养车“震虎价”涉诉后调整了策略,推50亿补贴并征集新名,继续挑战途虎养车的市场地位。
京东养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很遗憾友商认为‘震虎价’对他们产生了影响,但‘震虎价’只是一个名字,不会影响京东养车坚持提供又好又便宜养车体验的决心。京东养车将推出50亿养车补贴活动并上线365无忧购服务,同时面向全网征集新名称,参与用户最高可获得iCAR V23汽车家庭使用权大奖”。
如此大规模的促销补贴背后,是京东养车在汽车后市场掀起的凌厉价格战攻势。然而,面对途虎养车那盘根错节的线下网络与已然成熟的品牌心智,京东养车这场攻坚战显得尤为艰难。
在规模方面,途虎养车凭借“线上预约+线下工场店”模式,铺设了一张遍布全国城市的服务网络。据了解,截止今年4月,途虎养车工场店突破7000家,行业排名第一,覆盖中国大陆所有省级行政区、318个地级行政区以及1759个县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覆盖率超95%。
与之相比,京东养车虽然发展势头迅猛,在2024年门店数量突破2200家,且通过“城市合伙人”等策略在重点城市及周边区县积极布局,但与途虎的庞大体量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门店数量的劣势,意味着京东养车在服务的便捷性与覆盖面上难以与途虎抗衡,部分地区的消费者可能因周边缺乏京东养车门店,而不得不选择其他品牌。
在品牌影响力方面,途虎养车通过提供便捷服务,以及在无数次保养、维修服务中积累的良好口碑,成功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深厚的信任。
对于车主而言,汽车维修保养关乎行车安全与车辆寿命,信任一旦形成,便如坚固的护城河,很难被轻易打破。当车主考虑养车服务时,途虎往往会因其长期积累的品牌形象,成为他们脑海中的首选,这种品牌惯性给京东养车的市场拓展增添了巨大阻力。
更为复杂的局面在于,各方势力正加速涌入这一战场。
天猫养车依托阿里生态持续发力,传统豪强如中石油的“昆仑养车”、车企自建体系也凭借自有资源分割市场。新能源车企更开始自建售后体系,进一步挤压独立后市场空间。群雄逐鹿已成现实,京东养车争夺每一块市场份额都异常艰难。
简单来说,汽车后市场的竞争已超越简单价格与流量之争,正演化为一场对服务品质、供应链韧性、客户信任的立体化检验,这对京东养车、途虎养车来说都是一大挑战。
行业大洗牌,不要被淘汰
当价格战愈演愈烈,汽车后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牌风暴,想要在如此残酷的竞速中存活,参与者必须拿出超越价格战的“真本事”。
一来,服务不标准一直是汽车后市场行业痛点,服务的深度与标准化将成为汽车后市场巨头们的关键战场。
途虎养车积极打造“途虎标准”,将复杂的维保过程拆解为可量化、可追溯的规范动作,从车辆接待、检测、维修到售后回访,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与流程;京东养车则试图通过高效的供应链体系,为消费者节省等待时间,还能降低库存成本,同时以更合理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正品配件。
二来,技术能力更是未来制高点。随着智能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汽车的电子架构和电池管理系统变得愈发复杂,对维修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京东养车、途虎养车想在汽车后市场分一杯羹,必须配备昂贵的专用诊断设备,并持续投入资金与精力对技师进行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掌握日新月异的技术。否则,连进入这个市场的“入场券”都将失去。
三来,后市场的利润争夺,本质上是一场供应链效率的战争。传统模式下,配件从品牌商到消费者往往需要经过区域代理、经销商、门店等多个环节,层层加价导致终端价格虚高,同时假货、翻新件的流通更让消费者苦不堪言。而新能源时代,随着三电系统配件占比提升,供应链的正品保障和响应速度变得尤为关键。
站在2025年的节点回望,汽车后市场的洗牌从来不是简单的优胜劣汰,而是一场关于服务本质的回归。当价格战的硝烟逐渐散去,真正的竞争焦点已浮出水面:服务的标准化解决信任问题,技术的硬实力决定生存资格,供应链的深度则决定发展上限。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