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外参财观
当美团与京东在外卖战场贴身肉搏:一个靠“黄袍大军”席卷流量,一个以“中央厨房”重筑信任。淘宝系却悄然举起另一面战旗。没有震天动地的补贴厮杀,也无颠覆后厨的重资产豪赌,淘宝闪购如同一道疾速闪电,在623个县域市场炸响惊雷:餐饮订单翻倍,“万单店”数量激增274%!
美团忙着抽成,京东砸钱炒菜,淘宝闪购却蹲在田间地头“捡便宜”,它绕开巨头们刺刀见红的城市主战场,将炮口对准了巨头无暇深耕的下沉腹地。没有百万骑手洪流,也无天价厨师招募,淘宝闪购仅凭“限时特价+精准推荐”这套轻巧组合拳,就在广阔县域市场撕开一条血路。当美团为一线白领配送9块9套餐,京东为高端用户现炒58元红烧肉时,淘宝闪购正用一碗18元的酸菜鱼或39元的小龙虾套餐,让县城青年直呼“真香”!
美团“抽流量”,京东“造厨房”,淘宝“点闪电”
美团能做成这么大,核心就是它那套“流量-抽成”的赚钱模式。它把海量用户和几百万商家都聚到平台上,自己就当一个中间撮合人,坐等收钱,每单外卖最高能抽走商家25%的佣金,商家想排前面还得再交额外的推广费。这感觉就像高速收费站,订单越多,它赚得越欢。但这高抽成对本来利润就薄的小餐馆来说,压力山大,跟“吸血”差不多。更麻烦的是,食品安全问题无形中被转嫁了,平台想管也常常力不从心,鞭长莫及。
京东搞的“七鲜小厨”走了条完全不同的路,砸上百亿开上万家店,花大价钱征集招牌菜,说白了,京东想用“中央厨房+门店现炒”这种从头管到尾的重资产模式,从源头上重新打造外卖的价值链。这招直接瞄准了美团模式的软肋——食品安全和那些看不见的所谓“幽灵厨房”。但这条路挑战巨大:首先性价比劣势一下子就出来了,就算京东的达达骑手再精锐专业,也干不过美团的“黄袍”骑手大军,成本高,风险大,埋下了无数的火药桶。
就在美团和京东这两大巨头竞争不休的时候,淘宝闪购却另辟蹊径,用一套“轻、快、准”的闪电战术,悄悄杀进了它们还没完全覆盖的县城市场。背靠阿里强大的数据和算法,能根据你以前买过啥、你在哪儿、甚至天气情况来精准推荐,依靠阿里“全家桶”APP的合力,它和支付宝、高德地图、菜鸟驿站这些兄弟应用配合得天衣无缝,支付宝让你付款超方便入口也多,高德地图能精准匹配你的位置和附近有啥好吃的,菜鸟驿站还能当社区提货点,帮忙解决点“最后一公里”的效率问题,
最关键的是,淘宝闪购自己根本不碰食材、不建厨房、不养厨师,和京东那种大包大揽的重资产模式截然相反,商家自己报名参加活动,自己定折扣和库存量,平台主要提供流量和工具支持,这种“轻平台”模式,让它能在广阔的县城市场快速铺开,成本还特别低。
“闪购”暗礁隐现
淘宝闪购的“万单神话”背后,其实也藏着它的致命弱点。它的模式本质上是在走钢丝,试图同时做到三件事:价格便宜到极致、吸引海量用户、降低运营成本。但稍有不慎,比如外部竞争加剧或者内部协调不好,整个模式就可能崩掉。
闪购最大的武器就是“低价”。但问题是,这低价要是全靠平台自己砸钱补贴和逼着商家吐血让利,能撑多久?想想看,万一哪天平台补贴力度小了或者停了,那些冲着便宜来的用户,会不会像退潮一样跑光了?对手们可没闲着。美团已经在一些城市搞起了“特价专区”,专门盯着闪购的热门爆款打价格战。京东也出手了,直接祭出“买贵了赔你”的政策,明摆着就是要动摇闪购的价格优势根基。
第二个麻烦是用户体验。闪购为了降低成本,自己不养庞大的配送队伍,这省了钱,但也埋下了体验的隐患。第三方配送的服务质量时好时坏,更关键的是,当热门爆款一抢而空之后,平台不能像美团、京东那样,立刻推荐附近有货的水果店顶上,宝贵的用户需求和流量瞬间就流失了。
第三个难题是内部生态协调不畅,闪购虽然能带来巨大流量,但淘宝主站的核心用户习惯是“计划性购物”,这和闪购主打的“看到就想立刻买”本质上有差异。用户本来是打开淘宝想买手机的,结果被闪购吸引下单了,表面看是场景融合了,实际上可能打乱了用户原本的购物计划和路径,体验反而别扭。更棘手的是,闪购在阿里内部还要和天猫超市、淘菜菜这些“兄弟业务”抢资源。这种内部打架、资源内耗,很可能会让闪购这个“流量核弹”的威力大打折扣。
而美团和京东的反击,招招都打得很准。美团正把它在送外卖领域练就的“超脑”即时配送系统,开放给超市、百货这些商家用,全力提升全品类商品的配送调度效率。京东则利用自己强大的供应链老本行,在像手机数码、美妆这些利润高、客单价也高的品类上猛推“小时达”服务,直接杀到了淘宝闪购的核心地盘。
面对这样的对手,如果淘宝闪购还只是死抱着“低价爆款”这一招鲜,恐怕很难守住自己的阵地,护城河不够深。
闪购的野心:从“抢单”到“养商”
淘宝闪购的野心,可远不止做个普通外卖平台那么简单。它正在悄悄打造一个超级入口,把本地的生活服务和网上购物全都融合在一起。这背后藏着几个关键招数:
首先,数据是个大宝藏。用户每天点外卖、在超市闪购的记录,加上淘宝本身就有的海量购物数据,让平台能更精准地了解每个人。这些数据未来能玩出很多花样,比如推荐保险、金融产品或者健康服务,想象空间巨大。
其次,做本地生活的“连接器”。把本地的商家、供货的、送货的、买东西的人全串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的小生态圈。想想看,如果县城里的人习惯了用淘宝闪购买菜、点外卖、买日常用品,那他们对平台的依赖度可就太高了,想跑都跑不掉。
最后,激活县乡市场,成了当地的“新基建”。既能处理本地农产品的订单,又能给村民提供几十个兼职送快递的工作机会。淘宝闪购正慢慢变成推动县乡商业数字化的基础工具。
不过,挑战马上就来。美团仗着自己“啥都能送到家”的生态厚度压过来,京东则用“品质商品快速送达”的供应链优势直插核心。闪购的“轻快灵”能顶住巨头的重压吗?它主打的“爆款”策略,在生鲜日用品上成功了,能顺利打进像数码产品、美妆这些更值钱、要求更高的领域吗?还有,它在用户体验上的一些短板,能不能在用户失去耐心前赶紧补上?
即时零售的终局,绝非“外卖三巨头”变“两大一小”的简单洗牌。 淘宝闪购的价值,在于它揭示了一种可能性:未来的战场属于那些能同时驾驭“海量用户触达”、“智能本地履约”、“全域消费协同”三重能力的“新物种”。闪购若能将这场“闪电战”沉淀为扎实的“基础设施革命”,便有希望从搅局者蜕变为新一代规则的制定者。否则,万单神话恐将如流星划过,只留下一道短暂的光痕。零售世界的残酷法则从未改变:快,可能赢得一场战役;唯有深,才能赢下整场战争。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