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世界第一大投行高盛要裁员的消息曾经备受市场关注,然而就在最近高盛却突然宣布不裁员了,有人要问高盛这是怎么了?
一、高盛突然宣布不裁员了?
据投资界的报道,根据《金融时报》,高盛已决定今年不再进行第二轮大规模绩效裁员,原因是——投行业务的复苏优于预期,股票交易收入更是刷新华尔街历史。
梳理下来,由高盛操刀的IPO交易尤其亮眼。年初至今,高盛主导参与的首次公开发行和股票增发交易总额高达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0亿元),当中不乏宁德时代、蜜雪冰城、古茗、布鲁可等明星公司。这也使得高盛重返港股IPO发行承销排行榜榜首。
最近几年,这家叱咤华尔街的投行巨头都会在内部进行一年一度的淘汰赛,动辄减员数千人。犹记得2023年初,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市场低迷后,高盛至少裁减3000人的消息甚嚣尘上,这是高盛史上又一大规模裁员,主导IPO和并购交易的投行部门则是重灾区。
今年也不例外。早在一季度便有市场消息称,高盛正准备进行新一轮裁员,此轮裁员的重点是副总裁级别。当时知情人士透露,高盛CEO David Solomon已向高管们表示,与总体招聘规模相比,公司近年来招聘了太多的副总裁,预计将裁员约3%至5%。该计划作为优先事项,将影响约1900名员工,预计产生1.5亿美元的遣散费。
春天过后,事情有了变化。得益于全球交易市场的复苏,高盛在今年第二季度的交易活动相当活跃,收获了超乎预期的成绩单——营收145.8亿美元,净营收145.8亿美元;每股收益10.91美元,同比增长26.57%。
二、高盛这是怎么了?
面对着当前高盛突然放弃了自己的裁员计划,这件事的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分析整件事呢?
首先,美国企业的裁员与否非常常见。高盛突然宣布不裁员是很正常的,我们之前就反复说过,因为美国企业经常因为业务不好而裁员,一旦业务好转又会大规模招聘。这种行为在美国企业界非常普遍,尤其是在金融行业。金融行业是一个高度依赖市场环境的行业,当市场环境不佳时,企业往往会采取裁员的方式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然而,当市场环境好转时,企业又会迅速增加人手,以抓住市场机遇。
高盛之前的大规模裁员正是因为业务不景气,市场低迷。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高盛和其他金融机构一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高盛采取了裁员这一常见的企业自救措施。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善,高盛的业务也开始逐渐恢复,因此不再需要继续裁员,反而可能需要增加人手来应对新的业务需求,这个时候再去裁员似乎意义已经不大了,反而因为新业务的需要不断扩大员工的规模,从而真正提升自身的优势,这才是当前最核心的底层逻辑所在。
其次,高盛的中国区业务高速增长是其复苏的缩影。具体来看最近一段时间,高盛的业绩表现尤为亮眼,尤其是在主导参与众多明星公司的IPO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就以大家最为熟悉的中国区业务为例,特别是港股的业务,从宁德时代到蜜雪冰城,再到古茗、布鲁可等知名企业,他们的上市不仅仅带来了自身资本化水平的持续提升,更为自身带来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而上市之后屡创新高的股价,也为其承销的投资银行高盛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无论是承销费用,还是品牌影响力的提升都是让人羡慕不已。这些成功的案例充分展示了高盛在资本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和强大的执行力。
特别是在中国市场,高盛凭借深厚的本土化经验和广泛的人脉网络,成功助力多家中国企业登陆国内外资本市场,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亚洲乃至全球投行领域的竞争优势。这些IPO项目的顺利进行,不仅直接贡献了可观的收入来源,更重要的是,它们反映了市场对高盛专业能力的认可,增强了客户信心,为未来的业务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复苏,企业融资需求日益旺盛,尤其是新兴科技企业和成长型公司的崛起,为投资银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才是高盛最大的优势所在。
第三,高盛的复苏代表着金融业自身的苦日子似乎要到头了,长期以来,高盛一直被视为全球金融业的“风向标”。其经营状况的好坏往往被视为衡量整个行业乃至宏观经济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此次高盛宣布不再裁员,且业绩全面向好,无疑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资本市场正在经历触底后的强劲反弹。
特别是以港股市场为代表的新兴市场领域,近期表现出较强的活力和潜力。随着中国内地经济的稳步增长和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愈发凸显,吸引了大量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融资。高盛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仅为企业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还通过自身的研究和分析报告,引导投资者关注并投资于这些具有成长潜力的企业。
高盛的积极态度和行动,无疑增强了市场参与者的信心,促使更多资金流向股市和其他风险资产,从而推动整个资本市场的活跃度和估值水平的提升。这种正向循环效应将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
第四,金融市场的周期律注定了其不可能始终处于底部。我们纵观全球金融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从工业革命以来,全球金融体系日渐完善,金融已经成为全球最赚钱的行业,因为其直接对接金钱,也就注定了其不会被轻易所取代,也很难出现其他产业那种持续不断的衰退期。虽然短期内金融市场可能会出现波动,但从长远来看,资本市场不可能永远处于低迷状态。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经济危机或市场调整之后,都会伴随着新一轮的增长周期。对于金融业而言,当前的低迷只是暂时的现象,未来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将得到极大提升,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形态不断涌现,为金融机构创造了更多的盈利机会。即使是我们现在每个人都在讨论的人工智能大模型、AI Agent等等都需要大量的金融服务来支撑自己的长期发展,这反而不仅没有取代金融,更带来了金融更多的繁荣。另一方面,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跨国资本流动更加频繁,这为金融机构提供了跨市场的业务拓展空间。同时,各国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也会出台一系列支持性的政策措施,为金融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金融复苏似乎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在当前这样的大背景下,高盛选择在这个时候停止裁员,不仅是对当前市场环境的积极回应,更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前瞻布局。通过保留和培养人才队伍,加强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高盛已经开始提前布局,力图拿下更好的先发生态位。不过,不是所有金融机构都是高盛,都有那么强势的市场地位,想要实现金融业的全面复苏还需要一段时间之后才行,能否真正实现复苏还要看各自机构自身的能力与适应力。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