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负债率277%赴港上市减压?曹操出行港股上市首日重挫19%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文/观察者网 孙武】
6月25日,成立十年的曹操出行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份代号02643,全球发售4417.86万股,其中香港发售441.79万股,国际发售3976.07万股,每股发行价41.94港元,募资净额约17.18亿港元。以发行价计算,公司估值约228.23亿港元。港股公开发售部分获21.14倍认购,国际发售获2.78倍认购,并引入梅赛德斯-奔驰、未来资产证券(香港)、无极资本、国轩高科(香港)、亿纬亚洲和速腾聚创等六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约9.52亿港元。
上市当天,曹操出行股价低开低走,收盘报36港元,跌幅14.16%。资本市场的反应显示,投资者在被新能源与出行赛道的故事吸引之余,对公司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仍存疑虑。
从补贴时代到聚合时代
曹操出行成立于2015年,是吉利控股集团布局“新能源汽车共享生态”的战略性业务。创立之初,它选择了与滴滴、快的补贴大战不同的路径——以自有新能源车队和签约司机为主,强调高品质、低碳的专车体验。凭借吉利的造车能力与资金支持,曹操在新能源车定制化方面形成一定差异化优势。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总交易额(GTV)计算,曹操自2021年起连续位列国内网约车平台前三,并在2024年跃居行业第二。截至2024年底,公司业务已覆盖136个城市,仅2023年就新增85个城市。2022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76.31亿元、106.68亿元和146.57亿元,净亏损分别为20.07亿元、19.81亿元和12.46亿元;订单量由3.83亿单增长到5.98亿单,平均客单价从23.2元升至28.3元。毛利率也从2022年的-4.4%改善到2024年的8.1%,得益于定制车与车服规模化带来的成本下降。
行业整体上,自2016年监管政策落地以来,网约车市场经历了从野蛮生长到集中化运营的过程。2024年底,全国网约车用户规模达5.39亿人,市场高度集中,前五大平台市场份额合计超过90%。与此同时,聚合平台在2019年前后快速兴起,高德、美团等通过接入多家运营方的运力,逐渐掌握了流量分发的主导权,改变了平台间的竞争格局。
增长背后的双重负担
招股书显示,曹操出行的增长核心并不在自有App,而在第三方聚合平台:2022年至2024年来自聚合平台的GTV占比分别为49.9%、73.2%和85.4%,订单量占比也几乎同步提升。佣金方面,公司支付给聚合平台的费用在销售与营销开支中的占比从50.3%飙升至85.6%。这意味着,曹操的大部分订单和流量入口掌握在外部平台手中,一旦聚合平台提高分佣比例或调整流量分配规则,其订单量和利润空间将受到直接冲击。
与此同时,曹操的战略是“重资产”模式。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31个城市投放超过3.4万辆定制车,两款核心车型——枫叶80V和曹操60——的预计TCO分别为0.53元/公里和0.47元/公里,比典型纯电动车低33%和40%。这种模式在服务一致性和成本控制上确有优势,但折旧、车辆维护及融资利息的高额支出,使得销售成本常年占营收九成以上。过去三年,公司累计净亏损超52亿元,借款规模从56亿元增加到72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49%。
这种“双重依赖”——对外部流量依赖和重资产投入——让曹操的现金流承受持续压力,也让它在面对竞争和政策变化时缺乏灵活性。
合规与体验:行业共性难题
中国网约车监管要求平台、司机、车辆均需持证运营。然而,截至2024年10月,曹操出行59.23万辆活跃车辆中仍有5.09万辆未取得运输证,59.06万名活跃司机中有6.56万人,尚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分别占比8.60%和11.1%。在交通运输部公布的头部平台订单合规率排名中,曹操位列第8。
合规问题在整个行业都普遍存在。2023年,交通运输部、国家网信办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做好网约车聚合平台规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聚合平台不得干预价格、不得直接调度运力,司机和车辆必须具备运营许可。多地监管部门加大了执法力度,昆明对高德打车处以罚款的案例,就是在执行新规背景下发生的。
用户体验也是一大挑战。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10日,关于“曹操出行”的投诉累计10748件,近30天新增416件,涉及“线下加价、转私单”“价格不透明”“售后处置迟缓”等问题。这些投诉反映的不仅是曹操一家企业的服务瑕疵,更是整个行业在司机激励机制、价格透明度和平台治理方面的长期矛盾。
部分网约车平台强制将“特惠单”或优惠订单派给部分司机,这类订单价格较低,接单后司机实际收益往往低于正常水平。在一些城市,低信用或低分司机被系统自动切换为“轻快”模式,只能接特惠单,无自主选择权。这引发司机群体内部关于接单权益的不满,并凸显平台在保障司机经营自由上的不足。
有网约车司机告诉观察者网,曹操出行也存在这一问题,根据司机使用app频次和时长,降低单价。如果兼职司机一个月没用,就针对这个群体有相应鼓励接单奖励。这说明,曹操出行对于订单分发机制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仍值得进一步审视。
收入问题是导致司机流失的主要原因。据报道,2024年曹操出行司机时薪已降至35.7元,扣除油费、车辆保养等运营成本后,司机实际到手收入甚至低于外卖骑手水平。
多位受访司机向观察者网表示,由于平台强派特惠单和司机、用户双向大数据杀熟,需要每天12小时以上的工作,才能维持基本收入。
未来叙事与现实考题
曹操出行在上市之际,还向市场讲述了自动驾驶的未来蓝图。2025年2月,公司上线“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在苏州、杭州试点Robotaxi运营,并与吉利合作开发L4级自动驾驶定制车型,计划于2026年底推出。本次募资中约17%的资金将投入技术与自动驾驶。
不过,Robotaxi距离规模化商业落地尚有较长周期,短期内难以对盈利构成支撑。在当下,改善现金流、降低对聚合平台的依赖、提高车辆与司机持证率,可能比远期的技术布局更能赢得资本市场的信任。
曹操出行的港股IPO是一个行业样本。它展示了聚合时代平台快速做大的可能,也暴露了三大结构性问题:流量入口受制于人、重资产模式压缩利润空间、合规与服务治理仍存长尾短板。对于曹操以及整个网约车行业而言,真正的“护城河”不再是规模,而是能否在治理、合规和用户体验上持续建立优势。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常福强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