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郭阳琛 石英婧 北京 上海报道
8月9日,星期六,北京荟聚购物中心(以下简称“北京荟聚”)像往常一样热闹。下午3时,不少热门餐饮门店仍需排队叫号才能就餐。一旁的宜家店内更是聚满顾客,只能推着购物车缓步向前。
和眼前的热闹景象形成对比的是,北京荟聚正传出将被出售。日前,有消息称,英格卡集团正计划打包出售中国的10座荟聚购物中心。首批出售的3座购物中心分别位于北京市、江苏省无锡市和湖北省武汉市,涉及资金约160亿元,接盘方或为泰康人寿领投的保险基金。
作为来自瑞典的世界500强企业,英格卡集团旗下最为人所熟知的品牌是“蓝房子”宜家。2009年,英格卡集团另一大板块——英格卡购物中心(Ingka Centres)进入中国市场,负责“荟聚”品牌运营,并与宜家保持密切合作。截至目前,英格卡购物中心在中国市场投资总额约275亿元,总体租赁面积约94.3万平方米。
对于上述资产出售信息,英格卡购物中心相关负责人日前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回应道:“我们不对市场传言及推测发表评论。中国一直都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英格卡购物中心一直在评估和关注市场投资机会。”
不过,英格卡集团近年来的业绩难言理想。财报数据显示,2024财年,英格卡集团全球营收418.64亿欧元,同比下滑5.5%;净利润为8.06亿欧元,同比大幅下降46.5%,这一业绩表现不及2020财年。
险资接手多个“人气项目”?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荟聚于2014年开业,总建筑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商业可租赁面积近21万平方米,入驻品牌约450家,被称为“北京南城吸客能力最强大的购物中心”。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荟聚客流量突破3000万人次。
闫昊(化名)家住北京市海淀区,附近的五棵松商圈便开有宜家体验中心。但他每隔一两个月就会去逛一次北京荟聚,只因那里拥有北京市最大的宜家门店。
“‘荟聚’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很多朋友即使住在北京市的不同区,但都愿意约在北京荟聚聚会。那里的商业体量非常大,常见品牌一应俱全,经常会逛半天。”闫昊感慨道。
无锡荟聚则是英格卡购物中心在中国最早布局的项目,如今已成为当地人周末休闲、家庭采购、聚会聚餐的“默认选项”。2024年,无锡荟聚销售额达43亿元,客流量突破1800万人次,是整个苏锡常地区(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人气最旺的购物中心之一。
日前有消息称,英格卡集团此次交易首批选中北京市、无锡市、武汉市的3座荟聚购物中心,因为它们被看作是英格卡购物中心体系中最好的项目。后续,英格卡集团可能会将剩余的荟聚购物中心全部出售。
上述消息还指出,首批3座荟聚涉资共计约160亿元。泰康人寿领投的基金总规模80亿元,其中泰康人寿认购30亿元,中银三星、中宏、友邦、大都会人寿等参投方认购30亿元,英格卡集团将认购基金的劣后级出资约20亿元。剩余80亿元拟通过银行融资获取。
张力(化名)是一家知名保险公司不动产业务负责人。其告诉记者,保险基金的特性是长期投资,因此不动产投资是非常合适的资产类别。优质的商业地产项目能助力保险基金长期规划,为保险公司带来稳定的租金和运营收入。
事实上,保险公司正成为中国内地商业地产大宗交易的“主力军”。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平安人寿、建信人寿等保险公司在不动产项目中的合计新增投资金额达到47.47亿元,同比激增超6倍。
“这几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处于下行期。有一些以前根本不会出现在市场中的优质项目,现在也被摆上了货架,可谓是险资‘抄底’不动产资产的好时机。”张力表示。
逆势扩张难挡业绩滑坡
据了解,英格卡购物中心是英格卡集团三大业务板块之一,并与另两大板块英格卡投资、宜家零售保持长期合作。
时间拨回至1998年,宜家在上海市徐汇区开设了第一家门店,北欧风潮自此席卷中国家居市场。2009年,宜家已在中国拥有7家门店。就在这一年,英格卡购物中心正式入华,在无锡市、北京市、武汉市建设了首批3座荟聚购物中心。
记者了解到,经过数年运营,第一批荟聚经营成绩斐然。即使是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下行的情况下,英格卡购物中心仍选择加速扩张,2021年,位于福州市、长沙市和南宁市的3座荟聚购物中心相继开业。
上述英格卡购物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2024年,西安荟聚和上海荟聚也迎来开业。其中,上海荟聚总投资超过80亿元,是英格卡集团在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单体投资项目。
据介绍,上海荟聚集商业与办公于一体,总建筑体量约43万平方米,已引入超过312个精选品牌,其中首店及特别概念店占比约71%,包含了23家全国首店、29家上海首店、77家区域首店及51家品牌旗舰店、概念店。购物中心之上还建有5栋办公楼,这也是英格卡集团在中国甲级办公楼市场中首度亮相。
上海荟聚很快成为了沪上新地标。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国庆节假期,上海荟聚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每日接待超过8.8万人次,累计吸引长三角地区客流62万余人次。
“英格卡购物中心在全球拥有38个体验中心,分布在15个市场。其中10个在中国市场落地,占比将近1/4。”今年7月,英格卡购物中心中国区总裁朱洁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市场表现一直非常突出和亮眼。目前,英格卡购物中心在中国的访客数量与租户销售额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出租率持续高位运行,顾客体验调研成绩优异,这也坚定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
“我们长期持有每一个项目,这种商业模式让我们能够超越短期回报的考量。现阶段,我们专注于对现有购物中心进行焕新升级,同时也以开放视角,期待与宜家一同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项目。”朱洁敏强调。
如今,荟聚购物中心却被蒙上了打包出售的阴影,或与英格卡集团业绩不容乐观密不可分。财报数据显示,2024财年,英格卡集团全球营收同比下滑5.5%至418.64亿欧元,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46.5%至8.06亿欧元;作为“王牌”市场,宜家中国区销售额约112亿元,较上一年度缩水近10亿元,较2019年巅峰期更是减少超40亿元。
亟须补齐线上渠道短板
和线下购物中心快速发展相比,英格卡集团旗下的宜家在线上渠道的布局则稍显滞后。
2008年,82岁高龄的宜家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凭借一票否决权,放缓了宜家投资网络销售渠道的步伐,也错失了发展电商的黄金期。
“网页上可以做买卖,却会减少来店的客人,这样便会失去一些额外的生意,比如有些商品是顾客随手挑选的,并不一定是他们需要的东西。”英格瓦·坎普拉德彼时一直对电商业务倍感忧虑。
直到2018年,宜家才在中国市场开启线上渠道拓展之路。彼时,宜家推出了“IKEA宜家家居快闪店”小程序,但顾客只能购买限量款,无法购买常规单品。
2019年,宜家中国推出为期3年的“未来+”战略,重点便是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最终,宜家官方小程序商城于2021年3月上线,消费者能够在线选购约9300种宜家产品,并享受送货上门、安装、退货等服务。此外,宜家于2020年3月上线了天猫旗舰店,但天猫平台产品种类偏少,与线下购物体验相差较远。
而消费者的线上购物需求与日俱增。财报数据显示,2024财年,宜家中国线上业务占比约25%,线上渠道共吸引了约3.7亿人次访问。其中,超过70%的访问来自消费者的自主搜索与主动访问,这类消费者通常表现出更高的访问深度与购买意愿。
据了解,2025年8月8日,宜家京东官方旗舰店开业。作为宜家在中国市场的全新线上触点,宜家在京东平台将覆盖168个品类、6500余种产品,搭配物流配送与会员服务,未来还将持续优化在京东平台的运营与服务体验,进一步拓展产品覆盖范围。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家居行业竞争已从单一产品转向“全渠道体验+供应链效率”。英格卡集团选择出售荟聚购物中心,同时加大线上布局力度,也是财务优化、市场适应与战略聚焦的综合结果。通过剥离重资产、拥抱数字化,英格卡集团能够更好地应对消费行为变化和行业竞争,同时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