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热衷抢筹A+H,这是港股新风向标!龙头企业受青睐,更重谋定价权

智通财经网
Aug 13

基石投资者在港股市场向来扮演着 “意见领袖” 的角色,在今年A+H上市浪潮下,这一群体的结构分布与配置逻辑自然也成为市场焦点。

据Wind数据显示,在今年港股上市浪潮中,已有10家A股企业完成A+H两地上市,合计募资达886.24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的0家相比,今年A+H企业数量呈现显著增长,且募资规模创下历年同期A股企业赴港上市的最高纪录。在此趋势下,哪些基石投资者在为这些A+H上市企业 “背书”,自然成为市场焦点,而这也显现了国际资本对香港市场的认可。

针对今年基石投资港股IPO情况,记者向某香港券商高管了解到,从今年港股IPO市场来看,行业龙头企业在吸引国际基石投资者方面表现突出,如宁德时代吸引了包括科威特投资局等23家国际顶尖基石投资者认购,国际配售占比达 92.5% ;恒瑞医药也吸引了景顺、瑞银资管、高瓴资本等多名基石投资人,认购金额占到发行规模的四成以上。但对于非头部企业,国际投资者参与度则相对较低。

“发行人是龙头企业,才能真正的吸引国际投资者。”某香港券商高管如此总结。不仅如此,对于非头部企业来说,国际投资者参与基石投资并非仅仅出于对企业基本面的看好,背后还存在着更多“利益互换”的考量。

A+H企业中,基石投资者更青睐哪些企业?

按时间顺序来看,年内已上市的10家A+H企业分别为峰岹科技蓝思科技安井食品三花智控海天味业吉宏股份恒瑞医药、宁德时代、钧达股份赤峰黄金。观察这些企业的基石投资者参与活跃度,可从行业地位与国际投资者结构两个维度切入。

若排除基石投资者背后实控人所属地区这一因素,于本年亮相港股市场的10家A+H企业引进基石投资者在数据层面已显现出一大特点:龙头企业对基石投资者的吸引力显著高于非龙头企业,强大的行业地位及稳定的盈利能力,能为基石投资者注入更强信心,从而吸引更多参与者。

作为行业龙头及年内全球最大规模 IPO,宁德时代的表现尤为突出。此次上市港股汇聚了23家基石投资者参与,涵盖能源巨头、主权财富基金和顶级市场化机构在内的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约203.71亿港元,占全球发售总额比为57.13%。其中,中石化(香港)和科威特投资局各认购 38.76 亿港元,为最大手笔。

无独有偶,同为行业龙头的三花智控,基石投资者参与家数也超过10家,进一步印证了头部企业在吸引基石投资者方面的强大号召力。

与龙头企业形成反差的是,像吉宏股份钧达股份赤峰黄金的基石投资者均处于少数。而这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龙头企业在发展前景和经营稳定性上被市场广泛看好,这类优秀标的自然更易获得基石投资者青睐,毕竟各方都看重对企业成长红利的分享。相比之下,对于那些存在更多不确定性、投资回报预期较低的企业,基石投资者在参与时会更为谨慎,往往优先选择自身熟知且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产业资本会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港股上市企业,而这些产业资本通常与上市公司存在业务关联。以峰岹科技为例,基石投资者中就包括三花智控,两家企业于今年初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互为重要合作伙伴,这种基于业务协同的投资布局,也成为基石投资领域的一大看点。

国际投资者在港股IPO中参与度如何?

从基石投资者的结构分布观察,国际投资者占比较高的A+H企业依次为恒瑞医药、蓝思科技、吉宏股份、宁德时代、三花智控。体现区分的是,基石投资者因青睐龙头企业认购更多份额,而细分可见,国际投资者不单单是对因龙头企业知名度与影响力更大而投注其中,同时还布局科技、生物医药等兼具成长性与确定性的热门赛道。

在具体决策过程中,国际资本的考量体系呈现出清晰的优先级:首先聚焦企业的行业地位与所在板块的长期市场前景,以此作为评估投资回报率的核心依据;其次,以行业周期性波动可能引发的风险敞口为判断依据,从而筛选出风险收益比更优、风险可控性更强的标的。

整体而言,吸引国际投资者活跃参与新股上市,涉及多维度的复杂考量。对此,记者向某香港券商高管了解到,真正吸引国际投资者的固然是龙头企业,但对于一些参与非头部企业的基石投资者而言,背后更多涉及“利益互换”的考量。

一方面,企业需要找到足够的基石投资人以确保发行成功,部分投资者可能会借此与企业达成默契,企业通过提供一定的优惠条件或未来合作承诺等,换取投资者对发行的支持;另一方面,一些国际投资者也希望借助参与投资的机会,打开特定领域的市场大门,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进而获取企业背后的资源。这种双向的利益诉求,构成了非头部企业吸引基石投资的重要逻辑。

港股吸引力将持续

长期来看,港股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还将持续显现。不仅A股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潮仍在延续,南向资金的持续涌入正深刻影响AH股估值体系。

数据显示,在今年已递表的251家IPO中,含已上市的A股公司为54家,占比达21.5%,另有 40 家A股公司已通过公告明确赴港发行H股的计划。

其次,据中金公司研报团队分析,2024年2月至今,南向成交占比从约20%抬升至接近35%,AH溢价整体回落,当前处于125%的低位。受益于港股近半年多的强势表现和南向资金的持续涌入,AH溢价大幅回落,个别公司甚至出现了A股较港股大幅折价的“罕见”情形。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A to H上市后表现优异,当前分别交易31%和15%的倒挂。

国际资本的配置动向同样凸显港股吸引力。高盛研报分析,近期参与认购香港新股的投资者约3分之2来自外资、约3分之1为本地投资者。退休基金、主权基金等国际长线投资者正增加参与认购香港新股。同时,国际资金正温和地流出美国长期债券和股票市场,估值合理、具可观增长潜力的香港上市公司,对国际投资者资产配置具相当吸引力。

本文转自“财联社”;智通财经编辑:刘璇。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