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四十条资本)
65岁科学家王庆华放下多伦多大学终身教职,回到中国实验室。那是在2014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已突破4亿,而中国占据近三分之一。手握在GLP-1分子工程领域十余年的研究成果,王庆华在广州创办银诺医药,专注代谢性疾病药物研发。
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王庆华通过十年时间,带领银诺医药穿越了生物医药最艰难的“死亡之谷”,并凭借核心产品依苏帕格鲁肽α(怡诺轻)一战成名。
这款产品是亚洲首款推进至注册审批阶段的原研人源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2025年1月获批治疗2型糖尿病,次月即杀入市场。前五个月销售便斩获3814万元收入,打破公司十年零营收纪录。由于其减肥适应症尚在Ⅱb/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所以银诺也被称为“国产司美格鲁肽”概念股。
产品面世不久后,银诺就敲开了港交所大门,并于今日上市,该股开盘价为72港元,较发行价(18.68)大涨285.44%,市值一度高达近329亿港元 。
IPO前,洪泰投资、淡马锡、中金资本、广州产投、华创资本、同创伟业、朗玛峰创投、国科嘉和、KIP资本、浦东创投、德屹资本、源星资本、大钲资本、光大控股、博远资本、优山资本、晓池资本、源慧资本等机构通过4轮融资入股,公司估值达到46.5亿元。
一名终身教授的十年冷板凳
王庆华的履历堪称代谢疾病领域的“黄金护照”: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多伦多大学终身教授、全球顶尖糖尿病研究机构班廷百思特研究所常务委员。回国后,他担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及博士生导师。
他在GLP-1分子机制的早期发现中贡献卓著,2007年首用“重组融合蛋白延长半衰期”技术,为今日依苏帕格鲁肽α奠定基石。但实验室成果未能转化为患者可及药物的现实,让他深感遗憾。他也感叹道:“胰岛素发现百年后,糖尿病仍需治本之策。”
25年深耕糖尿病机制研究后,他于2014年毅然转换身份,从学者蜕变为创业者。当时国内代谢疾病创新药领域尚属荒漠,患者依赖进口天价药。他在华山医院担任内分泌糖尿病研究所副所长时,亲见无数患者因药费放弃治疗,这成为他创办银诺医药的直接动因。
公司起步即锁定GLP-1受体激动剂这一黄金靶点,但选择了一条差异化的技术路径:开发人源、长效融合蛋白。当国际巨头聚焦周制剂时,王庆华团队凭借早期在融合蛋白构建上的突破,将给药周期延长至两周一次。这一策略也被人称为“用时间换空间”,以更低给药频率切入巨头尚未完全覆盖的市场缝隙。
十年冷板凳,只为这一刻。依苏帕格鲁肽α作为单药治疗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药上市申请(BLA)于2023年9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并于2025 年 1 月成功获批,商品名为怡诺轻。这使得银诺医药成为亚洲首家、全球第三家将原研人源长效 GLP-1受体激动剂推进到注册审批阶段的企业。银诺医药也由此跻身全球代谢疾病创新药第一梯队。
这款药物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依苏帕格鲁肽α拥有比同类长效GLP-1 药物更长的半衰期,平均半衰期长达204小时,可实现每周一次给药,有望做到每两周注射一次。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进口药垄断。此前国内GLP-1市场93.6%份额被诺和诺德、礼来占据。
除了依苏帕格鲁肽α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获批外,针对肥胖和超重适应症的IIa期临床试验也在稳步推进,预计 2026年底取得主要终点结果;用于治疗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炎(MASH)的研究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批准,即将在美国及中国启动多中心临床试验。此外,银诺医药还拥有五款具有前景或处于临床前阶段且进入IND 待启动阶段的候选药物,研发管线布局丰富且极具潜力。
迎来商业化曙光
十年一剑背后,是高昂的资金消耗。2023年公司完成III期临床时,研发开支高达4.92亿元,十年累计投入超10亿元。但随着核心产品面世,商业化曙光已经来临。
招股书显示,银诺医药2023年净亏损7.33亿元,2024年大幅收窄至1.75亿元,2025年前5个月亏损9788万元。关键转折在于研发开支的“悬崖式下降”:从2023年的4.92亿元降至2024年的1.03亿元,主因核心产品完成III期临床后,临床试验费用减少3.9亿元。这标志着企业从烧钱研发转向商业化造血。
今年2月18日,怡诺轻在阿里健康大药房首发上线,2支1毫克和2支3毫克的注射液售价1764元,532元/盒(2支),价格较同类进口产品低 30%-50%。怡诺轻上市后,公司的财务结构也随之迎来质变:公司前5个月实现营收3814万元。目前公司的渠道包括三级医院以及电商平台。
此外,公司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2.56亿元压缩至2024年的8446万元,这也反映了公司管理效率的提升。更积极的信号是202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首次转正,目前手握5.57亿元现金储备。
银诺医药的商业化曙光意义非凡。与不少港股同类企业相较,后者大多是依赖仿制药支撑现金流,但银诺属于原创药,这一价值点已经远远不同。也可以说,银诺商业化进度在Biotech中率先跑通了商业化模型。
4轮融资后估值46.5亿
银诺的阶段性胜利,并没有将市场悬着心的完全放下。因为GLP-1赛道虽热,但竞争堪称惨烈。在全球层面,诺和诺德、礼来双巨头垄断90%减重药市场,司美格鲁肽年销售292亿美元。在中国战场,在市面10余款上市GLP-1药物中,国产份额仅6.4%。而且另有几十家款减肥候选药正扎堆临床阶段,排队面世。
市面解读,银诺的破局点在于两处:一个是怡诺轻的疗效差异化。产品在糖尿病临床试验中观察到减重效果,非糖尿病人群用药4周平均减重6.2%,可开发减重药物增加营收。另外是实现产能自主,招股书也称有建厂计划,减少对CDMO的依赖。
创新药的成功,既需要实验室里的孤勇,也离不开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在发展的十年间,银诺共完成四轮融资,估值从Pre-A轮6.66亿飙升至B+轮46.5亿,累计募资15.58亿元。
实际上,银诺医药成立之初为知名药企昆药集团的控股子公司,昆药集团持有51%股权,2015年起脱离昆药集团体系独立发展。2020年10月,昆药集团减持套现1.66亿元并退出了股东行列。
这期间,银诺医药也在资本市场中经历了两次关键转折。2021年A轮融资时,依苏帕格鲁肽α刚进入IIb/III期临床,投资方对银诺的观望情绪浓厚;2023年,公司III期临床数据公布结果后,患者HbA1c指标显著下降2.2%,高剂量组体重平均降低7.0%,疗效数据点燃市场信心,这才进一步推动B轮融资估值跃升至39.3亿元。
IPO前夜,2024年7月,上海诺临、洪泰投资退出,淡马锡旗下Palace Investments、中金资本、广州产投、华创资本、同创伟业、朗玛峰创投、国科嘉和、KIP资本、浦东创投、德屹资本、源星资本、大钲资本、光大控股、博远资本、优山资本、晓池资本、源慧资本等机构选择继续坚守。
此次成功上市,银诺将获得更稳定的资金供给。银诺表示,此次IPO募资金额将拟投向三大方向。一是适应症拓展,公司计划于2026年启动中美同步的脂肪性肝炎II期临床,以及肥胖适应症IIb/III期试验。第二是全球化专利布局,计划于澳大利亚推进II期糖尿病临床,在美国申报脂肪肝试验。第三是口服剂型研发,应对恒瑞医药等对手的口服GLP-1竞争。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