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消费新常态下 携程与同程的顺势与分野

凤凰网科技
Aug 19

2025年上半年,“韧性”成为解读宏观经济和服务消费的核心关键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1.5个百分点;消费结构中,服务消费占比仍在提升,其中大众旅游消费已成为服务消费的重要增长点。

今年上半年,大众旅游市场的增长逻辑,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具体来看,消费信心趋稳,使得城乡居民在旅游消费上“更敢花”。一方面,非一线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速明显快于一线城市;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的出游花费增速显著高于城市居民,银发群体的旅行消费力显著高于年轻客群。

情绪消费、悦己消费等消费观念带来的需求多元化,使得人们在旅行上变得“更会花”。通过中转联程省下来的钱,刚好用在住宿、餐饮品质提升上;周末及节假日到高端酒店“宅度假”成为趋势;热门演唱会、音乐节和体育赛事与旅游的多元融合,让旅行变得更加生活化。

在消费趋势变化的同时,中国两大OTA携程同程旅行的叙事风格也发生着变化。携程在保持精英范儿的同时,更加强调国际市场带来的增长机会;以国内非一线市场作为基本盘的同程旅行,在顺应市场变化满足大众群体所需的同时,也享受着大众旅游市场消费力提升、需求多元带来的红利。

旅游消费仍属第一梯队 携程与同程取势获新机

前不久,麦肯锡发布的一份名为《新常态下的中国消费》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以来,中国消费市场步入以个位数增长为特征的“新常态”。随着中国消费者开始接受“新常态”,消费信心已趋于稳定。其中,农村消费者的信心明显增强。

麦肯锡研究团队认为,这主要得益于政府的乡村振兴政策以及与城镇地区更快的收入增长。2024年,农村居民收入同比增长6.6%,而城镇居民为4.5%。根据文旅部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来自农村居民的出游人次和花费增速,均高于国内整体和城镇居民的出游人次和花费增速。

随着消费信心的逐渐回暖,消费者捂紧钱袋子的双手开始出现松动。在接受个人及家庭收入缓增长甚至零负增长的同时,消费者对于身心健康的追求,甚至高于物质消费。在麦肯锡的调研中,旅游消费甚至超过了餐饮与食品饮料,与教育、保健品和健康服务、医疗服务并列第一梯队。

在国内消费“新常态”下,携程和同程旅行两大OTA也顺势而为,把握市场新机遇。从消费结构来看,非一线城市的人均消费高增长,为长期深耕大众旅游市场的同程旅行创造了新的机遇;国内人口老龄化,尤其是高线城市人口老龄化加剧,则让以高线城市居民为主力客群的携程,顺势布局“有钱有闲”的银发市场。

近年来,携程越发重视对银发市场的投入力度。2025年6月,“携程老友会”全国首家旗舰店在上海开业,与此同时,携程老友会已拥有超300万名会员,产品覆盖超50个友好目的地及国家。此外,根据携程在2024年5月披露的数据,携程的“银发族”用户占比达到10%。而在国际市场,携程更是持续加码。根据携程2025年一季度财报数据,其国际OTA平台总预订同比增长超过60%、入境旅游预订同比增长超过100%、出境酒店和机票预订已全面超过2019年疫情前同期的120%。

对于同程旅行而言,占据非一线城市市场的大众群体不仅是其核心客群,也是支撑同程旅行近年来保持业绩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

浦银国际今年5月发布的研报显示,中国下沉市场人口规模约占全国人口的七成,同时下沉市场的人均消费支出增长超过高线城市。根据灼识咨询数据和预测,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在2018-2023和2023-2028E分别为7.1%和5.2%,超过同期高线城市的增速。这也意味着,同程旅行服务的大众旅游市场规模未来仍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同程旅行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同程旅行87%的注册用户居住于中国非一线城市。二季度来自微信平台的新增付费用户有69%分布于中国非一线城市。

随着这部分群体消费力的持续提升,为同程旅行的高质量增长故事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过去一年中,同程旅行平台累计服务人次达19.9亿人次,同比增长7%;付费用户达2.5亿人次,同比增长10.2%,付费用户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二季度,客均收入贡献(ARPU)同比增长13.8%。这也意味着,同程旅行的用户规模在持续扩容的同时,用户价值也在持续提升。

市场扩张带动需求细化 精英与大众“各游所爱”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游客也有一千种旅行偏好。

在线旅游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的同时,消费者的旅行需求变得更加细分。需求侧的变化倒逼供给侧改革,使得精英化的携程与大众化的同程顺势而为,为精英与大众“各游所爱”保驾护航,并实现差异化的韧性增长。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发展的惯性。作为成立时间均超过20年的旅业上市公司,携程和同程旅行有着各自的成长惯性。同程旅行深耕国内大众旅游市场,致力于提升非一线市场的出行及旅行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携程则以“精英客群+高壁垒的供应链资源”为核心,在国内市场保持高速运转的同时,携程将这一模式复制到海外。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至2023年,携程在海外的战略投资及并购次数达13次,涉及海外OTA、旅行社、社交点评等多个领域。一系列的跑马圈地,使得携程的服务范围横跨北美和欧亚大陆,触及国内游、出境游、入境游、海外本地游多个市场。

近年来,同程旅行在深耕微信生态的同时,积极拓展多元化的流量来源,遍及手机厂商、地图应用、线下服务等场景。同程旅行今年打造的AI产品DeepTrip,目前已产生实际交易转化。与此同时,为了满足更多普通旅行者的出行需求,同程旅行在平台上构建了汽车票、跨城巴士、公交、地铁、打车等丰富的产品体系,并将服务渗透至交通产业链的“毛细血管”。

其二,增长的逻辑。携程在最近3个财报披露期(2024Q3至2025Q1)发布的业绩概要中,高增长的国际业务被着重强调,韧性增长的国内业务数据则未被提及。这似乎向外界释放出一个信号:携程的增长逻辑变了。

在券商分析师看来,国际业务将成为携程未来整体业绩高增长的重要引擎。方正证券预测,随着海外Trip.com盈利在即,且未来3-5年依托东南亚市场的在线化率提升红利及公司早期部署,携程在2024年至2026年期间的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将保持高双位数增长。

反观同程。大众旅游市场的旅行半径、旅行频次、旅行品质全面提升,让同程旅行走“群众路线”获得高增长的路径变得更加稳固。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同程旅行平台上首次乘坐飞机的用户规模环比上季度增长超过2.4倍,国际机票票量同比增长近30%; 这为同程旅行在上半年带来交通业务11.6%的同比增长,达到38.8亿元。今年上半年,受益于用户对中高星酒店住宿需求的增长,同程旅行住宿收入达到25.6亿元,同比增长18.8%。

从同程旅行披露的最新财报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同程旅行收入为90.5亿元,同比增长11.5%;核心OTA收入为78亿元,同比增长15.9%。

时至今日,“出海看携程,国内看同程”逐渐成为两家OTA的主流叙事。在关税博弈反复、内需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携程与同程旅行正在为大众旅游的韧性发展续写新的篇章。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