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生物2025年上半年业绩加速增长

美通社
Aug 19
  • 收益同比增长16.1%至人民币99.5亿元,持续经营业务收益增长20.2%
  • IFRS毛利率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至42.7%
  • EBITDA同比增长50.5%,IFRS纯利同比增长54.8%
  • 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20.6%,经调整纯利同比增长11.6%
  • 上调2025全年收入指引至14-16%
  • 上半年新增综合项目86个,再创同期新高,包括2个临床III期项目
  • 综合项目总数达864个,业界规模最大的复杂生物药产品管线之一
  • 临床III期和商业化生产项目收益同比增长24.9%;2025年预计完成25个PPQ
  • 未完成订单总额增长至203.4亿美元,3年内未完成订单总额增长至42.1亿美元
  • 优化全球运营,提升业务能力,支持可持续增长

香港2025年8月19日 /美通社/ -- 全球领先的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CRDMO)服务公司药明生物("WuXi Biologics"或"集团",股票代码:2269.HK),今日发布其截至2025年6月30日("报告期内")之未经审核中期业绩。

财务亮点

收益:集团报告期内收益同比增长16.1%至人民币99.5亿元。推动集团收益增长的关键因素包括:(1)凭借领先的技术平台、行业最佳的项目交付时间和出色的项目执行记录,成功执行本集团的"跟随并赢得分子"战略;(2)不断扩大为生物制药行业提供服务的范围包括生物药发现,临床前开发,临床和商业化生产,快速发展的技术平台,包括抗体偶联药物(ADC)和双/多特异性抗体;(3)集团先进技术平台推动研究服务收益显著增长;以及(4)现有产能和新增产能利用率提升,包括欧洲基地产能爬坡。

毛利和毛利率:IFRS毛利同比增长27.0%至人民币42.5亿元,经调整毛利同比增长19.2%至人民币45.4亿元。IFRS毛利率为42.7%,经调整毛利率为45.6%。毛利率提升主要归因于业务放量增长,产品组合优化,WBS与数字化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和流程优化。

EBITDA和EBITDA利润率:EBITDA同比增长50.5%至人民币42.2亿元。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20.6%至人民币43.1亿元。EBITDA利润率和经调整EBITDA利润率分别增长至42.4%和43.3%。

纯利和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IFRS纯利同比增长54.8%至人民币27.6亿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增长56.0%至人民币23.4亿元。纯利及拥有人应占纯利增长主要归因于毛利增长,集团投资以及资产优化带来的收益。

经调整纯利:经调整纯利同比增长11.6%至人民币28.4亿元。经调整纯利率为28.5%。

基本每股盈利(EPS):基本每股盈利从人民币0.37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增长56.8%至0.58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同期摊薄每股盈利从0.35元增长57.1%至0.55元。

业务亮点

  • 综合项目数

集团2025上半年新增86个综合项目,综合项目总数高达864个,其中超过一半新增项目来自美国客户,彰显了客户对集团的高度信任,以及集团CRDMO业务模式在宏观环境下的运营韧性。临床III期和商业化生产项目数分别达67个和24个,为未来生产业务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集团在报告期内继续践行"赢得分子"战略,在86个新签项目中,从外部转入9个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后项目,其中包括2个临床III期项目。赢得分子项目大多为复杂分子项目,如双抗、多抗和ADC。

  • 研究业务

集团打造了多个业界领先的生物药发现技术平台,在2025年保持强劲增长。集团与全球创新合作伙伴持续推进研究项目,包括双抗/多抗T细胞衔接子(TCEs),以及ADC。这些合作体现了客户的信任,并将推动集团的生物药管线拓展。近期,为GSK开发的一款分子进入临床阶段,成为药明生物赋能的第四个进入临床阶段的TCE项目。迄今为止,集团研究服务已经赋能50多个分子项目,并有权益收取未来的潜在里程碑付款和销售提成,将显著助力集团利润长期增长。

  • 开发业务

2025年上半年,集团新增了86个综合开发项目,进一步巩固了其拥有业界最大复杂生物药产品线之一的领先地位。新签项目中,双抗、多抗、ADC占比超过70%。目前平台产品线包含168个双/多抗,225个ADC,80个融合蛋白,25个疫苗和326个单抗,展现了集团在新一代分子技术上的强大执行力和行业创新领导力。

报告期内,受益于研发服务项目向开发阶段的发展和转化,集团的临床前收益同比增加35.2%。预计至2025年底,依托公司专利细胞株开发平台WuXiaTM,将有超过600个项目有权益收取潜在的细胞株提成。在中国生物药出海浪潮中,凭借其行业领先的技术平台及卓越运营,集团已成为全球生物药研究和开发的重要合作伙伴。

报告期内,集团推出新一代高浓度生物制剂开发平台WuXiHigh™2.0。该技术平台依托药明生物专有的辅料配方组合及新一代技术,可实现最高230mg/mL的蛋白浓度,最高可将粘度降低90%,同时保障配方稳定性与注射舒适度。这一平台的推出,体现了集团坚持创新技术开发,赋能客户加速研发进程,更高效地为全球患者带来创新治疗方案。

  • 生产业务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支持了67个临床III期项目和24个商业化生产项目,并计划在2025年完成25个PPQ。报告期内,临床III期和商业化生产收益同比增加24.9%,体现了早期项目进入成熟阶段,以及现有商业化项目的持续爬坡。为了进一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商业化生产需求,巩固可靠的供应链网络,集团继续推进"全球双厂"战略,通过全球布局不断提升产能和能力。

    • 爱尔兰:报告期内,MFG6.2新投产3个1000L一次性生物反应器,总灌流产能从3000L提升到6000L,并成功完成首个工程批次和PPQ生产。同时,MFG7也完成了第二个12000升规模PPQ生产。此外,MFG6近期首个产品通过欧盟EMA批准进行商业化生产,充分彰显药明生物全球一致的严格质量标准体系。迄今为止,爱尔兰基地保持所有PPQ生产成功率100%。
    • 新加坡:新加坡CRDMO中心的模块化生物制剂生产厂启动建设,原液(DS)生产厂已处于设计阶段。此外,药明合联生产基地已实现机械完工,并预计在2025年底正式投入运营,在2026年初开始GMP生产。集团稳步推进新加坡的CRDMO战略中心建设,为全球生物药提供研究、开发和生产的端到端服务。
    • 美国:集团位于马萨诸塞州的伍斯特基地(MFG11)建设持续推进中,上游配备6个6000升一次性反应器连接至单一下游生产线,实现高产出和高度自动化。MFG11建成后,将与新泽西州克兰伯里基地(MFG18)、波士顿研究服务中心强强联合,助力集团在美国提供从研究、开发、临床生产到商业化生产的端到端服务。美国基地的投资建设将进一步巩固集团的全球布局,并体现集团就近服务客户,链接创新和商业化市场的战略布局。
    • 中国成都:成都微生物商业化生产基地启动建设,该基地配备15000升发酵罐,可拓展年产能达60000升。该基地将搭载药明生物最新推出的EffiX™微生物表达平台,赋能高产量、高质量和高拓展性的创新生物药研发和生产。
    • 中国杭州:MFG20的15000升原液生产线完成首个商业化项目PPQ生产。这是亚洲首条5000升一次性(SUT)横向拓展原液生产线,也充分展现了集团率先应用SUT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卓越生产服务能力。
  • 资产优化

报告期内,为优化全球运营,提升资产效率,集团执行了两项战略交易。2025年3月,集团与默沙东完成药明海德爱尔兰敦多克疫苗基地资产转让交易。2025年5月,集团与泰尔茂就药明生物位于德国勒沃库森的生物制剂厂达成资产转让协议。通过本次交易,集团将进一步聚焦新加坡基地的大规模生物制剂产能建设,提高运营敏捷性,优化资产效率,拓展多元化解决方案,以满足全球客户不断增长的新需求。本次交易预计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

  • 未完成订单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未完成订单总额达203.4亿美元,其中未完成服务订单和未完成潜在里程碑付款订单分别为113.5亿美元和90亿美元。3年内未完成订单从2024年12月的36.5亿美元,增长至42.1亿美元,将进一步巩固近期收入增长预期。

  • 质量

集团始终致力于打造最高质量标准体系,赋能客户,守护患者。得益于其世界一流的质量体系,集团自2017年以来,累计完成44次全球各国药品监管机构的检查,以零关键发现项和零数据完整性问题100%通过,其中包括22次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检查。位于中国无锡的五个生产厂—两个原液厂(MFG1和MFG5)和三个制剂厂(DP1、DP2和DP5),成功通过美国FDA的药品上市批准前检查(PLI)。这一成绩进一步巩固了药明生物优异的质量监管合规记录—100% PLI通过率,验证了集团坚持以全球最高标准建立的卓越质量体系。

  • 人才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员工总数达到12552人,其中包括4362名科研人员,关键人才保留率高达98.8%。成功吸纳全球人才,和完善的人才发展体系,进一步夯实了集团全球运营能力,助力其高效交付项目并持续推动创新。

  • WBS(药明生物业务管理体系)

自2021年开始,集团各个业务部门实行药明生物业务管理体系(WBS),通过效率提高、质量提升和成本降低持续推动卓越运营,从而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在报告期内,集团执行了近130个WBS改善项目,通过节约成本、提高人效和提升质量,使得毛利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此外,集团通过执行ESG精益项目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显著减少了碳排放、用水量、废弃物产生和能源消耗。集团将始终坚持深入WBS精益管理体系,植入持续改善的企业文化,通过创新和人才发展不断创造长期价值。

  • 可持续发展

集团以可持续发展为长期业务增长战略的核心支柱,并与公司愿景和使命高度融合。报告期内,集团在ESG各项关键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并获得全球权威ESG评级机构和机构投资者的广泛认可,包括被纳入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JSI),获得MSCI ESG AAA评级,EcoVadis铂金奖牌,被Sustainalytics评为风险管理最高等级"风险可忽略"企业,同时获得其ESG"行业最高评级"和"区域(亚太)最高评级"。此外,集团还荣登CDP"水安全管理","供应商参与度"评级A级榜单,获得CDP气候变化领导力A-评分,充分彰显了公司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卓越表现和领先地位。

管理层评论

药明生物首席执行官陈智胜博士表示:"2025年上半年,我们业绩稳健攀升,赢利持续增长,新增综合项目86个再创同期新高,实现集团收益16.1%的同比增长,运营利润率显著提升。此外,临床III期和商业化生产项目收益同比增长24.9%,2025年预计完成25个PPQ。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印证了公司CRDMO商业模式的独特价值,彰显‘跟随并赢得分子'战略的完美执行。我们将把握全新商机,继续以极致卓越的服务能力赋能全球合作伙伴,加速客户管线推进,加深客户长期合作。"

陈博士进一步表示,"依托WBS体系,以及对创新技术与数字化平台建设的持续投入,公司将不断加快战略执行,提升运营效率,驱动技术创新。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全球网络,链接创新中心,对接全球市场,为客户创造价值。我们将始终恪守国际最高合规标准,赋能客户和合作伙伴,加速创新生物药推向市场,惠及全球病患。上半年业绩的强劲表现,也让我们对未来的加速增长及全年收入指引上调充满信心。"

药明生物董事长李革博士总结道,"2025年上半年,药明生物展现了强大的业务韧性,并取得了稳健攀升的业绩表现。我们始终以客户为中心,依托一体化、开放式平台,持续赋能全球生物药的研究、开发和商业化生产。未来,我们将持续赋能合作伙伴创造更大价值,推进生药物研发进程,提升病患生命质量,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物药'的伟大愿景。"

主要财务比率(截至6月30日止6个月)

主要财务比率

2025上半年

2024上半年

变动

收益 (人民币百万元)

9,953.2

8,574.2

16.1 %

毛利 (人民币百万元)

4,252.9

3,350.0

27.0 %

毛利率 (%)

42.7 %

39.1 %


纯利 (人民币百万元)

2,756.6

1,780.3

54.8 %

纯利率 (%)

27.7 %

20.8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 (人民币百万元)

2,339.3

1,499.1

56.0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率 (%)

23.5 %

17.5 %


经调整纯利 (人民币百万元)

2,840.0

2,544.8

11.6 %

经调整纯利率Margin (%)

28.5 %

29.7 %


EBITDA (人民币百万元)

4,221.8

2,805.9

50.5 %

EBITDA利润率 (%)

42.4 %

32.7 %


经调整EBITDA (人民币百万元)

4,305.2

3,570.4

20.6 %

经调整EBITDA利润率 (%)

43.3 %

41.6 %


经调整基本每股盈利 (人民币)

0.59

0.55

7.3 %

关于药明生物

药明生物(股票代码:2269.HK)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CRDMO)公司。公司通过开放式、一体化生物制药能力和技术赋能平台,提供全方位的端到端服务,帮助合作伙伴发现、开发及生产生物药,实现从概念到商业化生产的全过程,加速全球生物药研发进程,降低研发成本,造福病患。

药明生物在中国、美国、爱尔兰、德国和新加坡拥有超过12000名员工。通过药明生物的专业服务团队,以及先进技术和精深洞见,公司为客户提供高效经济的生物药解决方案。截至2025年6月底,药明生物帮助客户研发和生产的综合项目高达864个,其中包括24个商业化生产项目。

药明生物以可持续发展为长期业务增长的基石。公司持续推动绿色创新技术,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先进的端到端绿色CRDMO解决方案,同时在ESG方面不断取得卓越成就。秉承创造共享价值的理念,公司携手利益相关方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通过负责任运营模式推动社会价值与生态效益双提升,实现全价值链的协同赋能。更多信息,请访问:。

前瞻性陈述

本新闻稿载有若干前瞻性陈述,该等前瞻性陈述并非历史事实,乃基于本集团的信念、管理层所作出的假设及现时所掌握的资料而对未来事件作出的预测。尽管本集团相信所作的预测合理,但基于未来事件固有的不确定性,前瞻性陈述最终或会变得不正确。前瞻性陈述受以下相关风险影响,其中包括本集团所提供的服务的有效竞争能力、能够符合扩展服务的时间表、保障客户知识产权的能力。本新闻稿所载的前瞻性陈述中仅以截至有关陈述作出当日为准,除法律有所规定外,本集团概不承担义务对该等前瞻性陈述更新。因此,阁下应注意,依赖任何前瞻性陈述涉及已知及未知的风险。本新闻稿载有的所有前瞻性陈述需参照本部分所列的提示声明。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标

为补充本集团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展示的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本集团提供作为额外财务指标的经调整纯利、经调整纯利率、经调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经调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及经调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惟该等数据并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要求,也不是该准则所呈列。

本公司认为经调整的财务指标有利于理解及评估本公司的基础业绩表现及经营趋势,并且通过参考该等经调整的财务指标,及借着消除本集团认为对本集团核心业务表现并无指标作用的若干异常、非经常性、非现金及/或非经营性项目的影响,有助于管理层及投资者评价本集团财务表现。本集团管理层认为该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财务指标于本集团经营所在行业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然而,该等未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呈列的财务指标,不应被独立地使用或者被视为替代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编制及呈列的财务信息。本公司股东及有意投资者不应独立看待以上经调整业绩,或将其视为替代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准备的业绩结果。且该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财务报告指标不可与其他公司所呈列类似标题者作比较。

更多信息,敬请联系

媒体关系 

投资者关系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