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教育大会启幕

市场资讯
Aug 17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8月16日上午,2025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教育大会暨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全国决赛在浙江省桐乡市启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理事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杨孟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名誉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桐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施如玉;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监事长,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飞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姜恩来;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理事长,山东大学教授张承慧;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周杰;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监事长,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积明;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监事长,安徽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孙长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高新波以及来自学术界、教育界、产业界共计1000余名代表现场参加大会开幕式,近150万人次线上参会,此外,还有来自包含港澳地区的全国各地的1万余名青少年参加比赛。

大会现场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周杰主持致辞环节。杨孟飞院士和姜恩来副会长分别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理事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杨孟飞致辞

杨孟飞院士在致辞中表示,智能化新阶段正对教育产生着重要影响,这给自动化科技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下面四个方面:一是培养智能教师,使因人施教变为现实,极大提升知识教育的效果和公平性。二是实现知识芯片和人脑的结合,使我们获得知识的效率大大提高。三是使人工神经网络和人脑的神经网络结合,创新潜力不断增大。四是形成新的教育制度和新的教育评估方法。他希望广大青少年朋友在本次全国决赛中,继续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追求,在实践中锤炼动手能力,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在解决问题中厚植家国情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姜恩来致辞

姜恩来副会长在致辞中围绕“抢抓时代机遇,担负教育变革新使命”“注重系统集成,构建未来教育新生态”“加强团结协作,开创智能教育新局面”三方面展开分享。他表示,必须抓住机遇,以数智化推动教育的深刻变革,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要从学校、教师、学生角度出发,建设未来教育新生态;各高校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将数智化转型作为“一把手”工程,摆在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核心位置,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强化条件保障,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确保改革方向坚定,奋楫前行。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周杰主持

中国自动化学会秘书长张楠介绍大赛概况。温州科技高级中学AI科创中心负责人谢作如作为裁判员代表,北京市大兴区第二小学周沫冉,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古丽加玛丽·阿卜力克木和廊坊市第六中学宋晨逸作为参赛选手代表上台宣誓。

中国自动化学会秘书长张楠介绍大赛概况

裁判员代表宣誓

参赛队员代表宣誓

大会报告环节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辛景民主持。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监事长,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飞跃;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理事长,山东大学教授张承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高新波分别作报告。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监事长,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王飞跃作报告

王飞跃研究员作了题为“人工智能教育之CASE: K21 = iSTREAMs + iCDIOs ”的报告。他基于平行智能与智能教育的研究,提出面向人工智能时代和K21教育的新基础课程——CASE(Control/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控制与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其核心思想是在K21教育过程中贯穿“干中学,学中干”,整合 iSTREAMs 和 iCDIOs,深度融合智能科技与新人文理念。通过虚实互动的智能方法,报告构建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多维教育生态,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理事长,山东大学教授张承慧作报告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理事长,山东大学教授张承慧以“面向‘国际化-多元化-智能化’的自动化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为题作报告。他指出,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对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自动化专业发展面临新挑战。报告分享了山东大学自动化类专业“国际化”“多元化”“智能化”建设的发展历程,探讨国家级教学成果沉淀过程和总结体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高新波作报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高新波作题为“人工智能崛起与教育变革”的报告。他指出,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人工智能教育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在报告中,他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以及近期大模型取得的里程碑式成果,进而展望了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对教育变革的方向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辛景民主持

本次大会特别设置了以“数字化教师发展:新质教育力的人才锻造机制”为主题的高峰对话环节,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监事长,安徽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孙长银主持。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监事长,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陈积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贺威;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荣誉监事,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鲁仁全;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常务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吕金虎;中原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夏元清;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赵玉新围绕教师数字能力培养体系路径、教师政策激励与动态评价机制、AI技术赋能教学管理和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建设展开深度思辩,场上场下互动频繁,现场气氛活跃热烈。

高峰对话

本次大会权威发布了《人工智能领域科技人才图谱》和《教育大模型技术路线图》两项关键成果,为数字教育时代的人才精准培养与学科发展提供科学指引与强大工具支撑。

发布仪式

《人工智能领域科技人才图谱》围绕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科技人才的结构、区域分布、供需关系、创新能力等核心维度,以一套多源异构、动态演化、全域覆盖的数据矩阵为基底,绘制一套融合空间格局、时序演进的可视化组图,形成一套涵盖创新动能的人才生态指标体系。通过“组图 + 指数”的呈现形式,对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科技人才的宏观态势、演进趋势与核心能力建设进行系统性解构与战略性研判,全面勾画人工智能人才发展总体画像。不仅为党和政府科学制定人才政策、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提供参考,还有效激发了人工智能领域创新活力,为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抢占全球竞争制高点筑牢人才根基。

《教育大模型技术路线图》汇聚了30多位计算机、自动化、人工智能教育一线专家,跟踪汇总了60余家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70余家国内外企业研发成果,调研了15个省市中小学校应用案例,收集了50余份大模型产业报告、1000余篇高水平科研论文专利,总结出22个教育大模型应用场景并完成量化测评,分析教育大模型技术发展的5大趋势和5大挑战,并给出应用与研发落地的10项建议。研究报告将为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大模型提供具体且可操作的指导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将大模型技术融入教育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报告提出我国未来发展教育大模型技术的重要挑战与战略要点,为我国科研与产业实践指出清晰的发展方向,助力我国教育大模型技术朝着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

2025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教育大会暨2024-2025学年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全国决赛以“数字化赋能教育发展,新质力夯实人才根基”为主题,旨在开辟智能教育新路径,打造教育新生态,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汇聚磅礴智慧。除了三场主旨报告、一场高峰对话外,大会精心设置五场平行会议,多位高校校长及权威学者齐聚一堂,深度研讨人工智能教育变革、学科建设、数字化教师发展、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小学AI科普等热点议题;大会特设教学成果展区,聚焦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汇聚呈现自动化、信息与智能科技领域的前沿数字化教育成果、跨学科探索及优秀教学实践案例,全方位展现创新教育培育新时代人才的巨大潜力。

大会同期举办2024-2025学年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全国决赛。本届大赛共设置超级工匠、机械装载、AIGC设计、智能编程等13个赛项,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近20万名学子参赛,目前共计完成包含香港、澳门、新疆、西藏等31个地区复赛的组织工作。经过历时半年多的初赛、复赛选拔,最终1万余名参赛选手脱颖而出,角逐全国决赛。

本文来自网易科技报道,更多资讯和深度内容,关注我们。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